里爾市(Lille)位於法國北部,介於法國與比利時的邊界,該市自當選2004年歐洲文化之都,創舉許多表演藝文活動後,就積極應用因此誕生的工作團隊與展出地點,以年度性的策劃來延續當年的藝術盛況,這也是今年Lille3000的活動起源。在三年後的今天所舉辦的Lille3000藝術活動,為期三個月的時間將同時推出五場大型展覽與數場傳統歌劇與現代劇的演出,整個活動區域涵蓋法國北部加萊海峽大區(Nord-Pas-de-Calais)。
Tim Noble, Sue Webster, Forever (version 3), 2001
攝影:Ecran Voile
均是大師,值得一看的經典masterpieces
在Lille3000整體活動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企業家弗朗索瓦.皮諾Francois Pinault的私人攝影、錄像與光藝術作品。命名為《時光藝跡Passage of Time》。該展策展工作由現任大巴黎省立當代藝術典藏機構(FRAC Ile-de-France)的展覽策劃負責人凱洛琳‧布爾喬亞Caroline Bourgeois所擔任,因她於1998 – 2002年正是負責建構皮諾多媒體藝術典藏的主導人,換句話說,這也是凱洛琳對30年來多媒體藝術發展的觀點。
一探本展展出名單,其中可見到Dan Flavin、Cindy Sherman、Gilbert & Georges、Pierre & Gilles、Douglas Gordon、Gary Hill、Ed Ruscha、Hiroshi Sugimoto、Bill Viola…等人,一個個大師級的作品除了象徵了「精選」的眼光,並道出本典藏背後代表的「市場價值」;雖常言道「貴不代表好」,我們卻不得不承認《時光藝跡》中展出的作品除了高價之外,也的的確確均是值得一看的經典。
Dan Flavin, Untitled (to Saskia, Sixtina, Thordis), installation, 1973
攝影:Ecran Voile
耀眼的藝跡bedazzlement
當我們一進入由舊郵政大樓Tri Postal改建而成三層樓建築物中,迎面所見的是長年以日光燈為創作媒材,美國藝術家Dan Flavin多彩耀眼的《Untitled (to Saskia, Sixtina, Thordis)》。完成於1973年,這件總長五十公尺的作品過去只曾在當年於德國科隆美術館展出過一次,可謂難得一見。命名為「耀眼的藝跡L’eblouissement」,凱洛琳希望這件令人眼花撩亂,差點睜不開眼睛的作品可以洗滌我們腦中的幻象,做好準備以觀賞隨之將展露我們眼前的多樣作品。
緊接Dan Flavin的作品,以歷史觀點出發,「Les Annees 70」篇主要展出一系列於70年代發跡之影像與錄像藝術家的作品。其中Cindy Sherman小幅的黑白攝影系列《Murder Mystery Series》與《Bus Riders Series》,及晚期的《Untitled # 420》與《Untitled》,呼應著Dan Graham的《Body Press》,法國雙人組Pierre & Gilles,以及英國雙人組Gilbert & Georges迷人的巨幅影像,質疑藝術家對於個體身分、性別與身體的議題。
Cindy Sherman, Untitled, color print, 2000 系列
攝影:Ecran Voile
媒體批判medias critism
而Dara Birnbaum批判電視媒體的《(A) Drift of Politics : Laverne & Shirley》一作則與Martha Rosler的《Global Taste》有著異曲同工的笑感。一如英國Young British Artists流派Tim Noble & Sue Webster的《Forever》霓光燈裝置,或波蘭藝術家Piotr Uklanski的《Global Taste》,只是後者的創作失去前者70年代所具有的強烈批判與影像分析的前衛性,反映的是二十一世紀後之當代廣告媒體中的一種假象與商業美感。
左側:Rosemarie Trockel, Untitled, video installation with 12 monitors, 1997
右側:Piotr Uklanski, Untitled (Skull), Ink print on canvas mounted on a wall, 2000
攝影:Ecran Voile
《回歸生活政治面Histories of Lives and Survivals》篇
而知名伊朗女性藝術家Shirin Neshat的《Anchorage》與《Anchorage》、韓國女性藝術家Kim Sooja的《A Needle Woman》、或者阿爾巴尼亞籍藝術家Anri Sala的《Nocturnes》與阿爾及利亞籍藝術家Adel Abdessemed的《Birth of Love》、《Joueur de Flute》與《Separation》…等:前兩位藝術家以女性的背景,透過大型的錄像裝置作品來探討女性在宗教國情與沙文主義背後的壓抑情緒;而後兩位以外國人身分在法國藝壇走出一片天的年輕藝術家,探討正是邊緣人或外地人在異國中所可感受到的社會衝突與文化差異。此外,他們的作品與英國黑人藝術家Steve McQueen的錄像小品《Exodus》具有同樣的動機與批判意識。
Francesco Vezzoli, Marlene Redux : A True Hollywood Story, video installation, 2006
攝影:Ecran Voile
當時間成為創作的素材與生活的信念Time equals Faith
在難以一一道盡所有經典作品中深刻的內容,尚須值得一提的是結束本展的最後篇章,由攝影大師Ed Ruscha、Hiroshi Sugimoto、Andres Serrano與錄像大師Bill Viola…等人所總結的《時光藝跡》篇。
加州藝術家Ed Ruscha被皮諾所典藏的《Untitled》壓克力畫作所呈現的是在一個黑色的背景中,由投影光線在電影銀幕上所呈現的一個反諷標題:「劇終The End」,這件作品除了突顯出該藝術家喜歡挑戰既成知名符徵的創作模式之外,並同時也批判著好萊鄔制式化與高娛樂性的霸權美學。而日本攝影師Hiroshi Sugimoto則反拍曾在日本美術館中展出的蠟像:達文西知名的《最後的晚餐The Last Supper》的全景。然此一攝影作品並非試圖歌誦此一世界知名壁畫的風采,而是透過攝影作為複製機器的眼光來反思影像的本質。而Hiroshi Sugimoto的意圖與美國藝術家Andres Serrano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後者將在美術館中所購買到的週邊商品:基督雕像或名畫雕像放進不同的液體中:如尿液《Piss Christ》或水中《Black Supper》所拍攝下的影像,乍看下驚悚的畫面挑戰著人們心中虔誠的「信念」。
Andres Serrano, Black Supper, 5 cibachrome prints mounted on plexiglas, 1991
攝影:Ecran Voile
如果「信念」可視為是藝術家之於創作的重要動力,Bill Viola於本展中所展出的《Going Forth By Day》則是一個由五個大型投影影像所組成的錄像裝置作品,分別探討著「誕生Fire Birth」、「旅程The Voyage」、「重生First Light」、「洪水The Deluge」與「路徑The Path」;透過火與水的影像、光、影、音的操作、以及生與死的意象來探討生命的歷程與靈魂的救贖。
Gilbert & George, Blood Tears Spunk Piss, 68 hand-dyend gelatine silver prints, 1996
攝影:Ecran Voile
推出私人典藏展,強調公私合作的典範Exemple of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Public & the Private
皮諾本次令人印象深刻的多媒體藝術展除了再一次象徵了這位國際知名的私人典藏家,在當代藝術私人典藏領域中不可動搖的地位之外;並繼他於威尼斯宣布興蓋新美術館的重大計畫之後,正式以「主題展」的形式,跨出對外推動典藏展覽的第一步。而法國里爾市本次以公家機關身分推出私人典藏「主題展」的範例,不但為該省的Lille3000藝術活動帶來一高素質的展覽之外,事實上也強調了今天公私單位合作的必然情勢。
Guy and Myriam Ullens © UCCA, 2007
尤倫斯夫婦,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2007
一個為中國當地人民設想的藝術殿堂A contemporary art center for the chinese people
而另一個由私人基金會蓋藝術中心並辦展的例子應該就是於十一月初在北京開幕的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llens Contemporary Art Center)。假巴黎當代藝術博覽會《FIAC》的盛會,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在10月18日開幕當天於會中舉辦了一場記者會,由這兩位擁有今日世界上最重要的中國當代藝術的典藏家尤倫斯夫婦Guy & Mariam Ullens、資深藝術顧問Jan Debbaut(前泰德現代美術館典藏館長)、與藝術中心館長費大為Fei Dawei,共同向法國的記者介紹了此一新興的藝術中心及未來展望。位於北京今天最活躍的798藝術特區,這一對比利時籍的典藏家除了顯現出對中國藝術有著深度的喜愛與了解之外,並特別強調此一藝術中心的創辦,除了要與大眾共享其長達二十年來的收藏成果之外,並堅持該中心須由中國人來管理經營,以中國人的觀點來策劃展演活動,簡言之,一個為中國當地人民設想的藝術殿堂。
巴黎當代藝術博覽會大皇宮場內一景
攝影:Ecran Voile
遇上黑色星期四的巴黎當代藝術博覽會《FIAC》
依據藝術市場網站Artprice.com以2006年拍賣交易額的排名,法國市場今日落後美國、英國與中國,排名世界第四順位。而今年邁入第34屆,為期五天的巴黎當代藝術博覽會很不幸地遇上大巴黎市所有交通駕駛所策劃的集體罷工活動。當天無論是地鐵、郊區火車或高鐵路線均嚴重癱瘓,讓所有人交通不便,動彈不得。此一社會抗爭事件讓開幕(10月18日星期四)當天的人潮竟然比前一天的專業人士預覽日還要少,整個現場到下午三點之前還呈現出相當冷清的景象。幸好黑色星期四的罷工活動沒有延續到週末,本屆巴黎當代藝術博覽會最終還是吸引了約72000人次,比起去年成長了17%;由分別來自23國的179個藝廊的參與,其中包括首度參展的上海香格納藝廊(Shangart Gallery),推出曾梵志、丁乙、徐震、梁绍基…等中國藝術家的作品;以及來自印度孟買的Chemould Prescott Road藝廊,推出一系列印度當代藝術家Suhasini Kejriwal、Mithu Sen、N.S. Harsha、Anant Joshi、Hema Upadhayay、Dhruvi Acharya的作品。
巴黎當代藝術博覽會杜樂麗花園公共雕塑區一景
印度藝術家Subodh Gupta, 27 years light, 2007
courtesy Galerie In Situ Fabienne Leclerc
攝影:Ecran Voile
Artbar:
Lille3000的展覽活動:
《God Hungry – Subodh Gupta》– 20/Oct – 30/Dec/07
《Les 10 ans du Fresnoy – Territoires de l’image》–13/Oct/07 – 01/Jan/08
《時光藝跡Passage of Time》– 弗朗索瓦、皮諾基金會攝影、錄像與光藝術典藏展Collection François Pinault Foundation
策展人:凱洛琳‧布爾喬亞Caroline Bourgeois
展期:16/Oct/07 – 01/Jan/08
地點:Tri Postal, Lille, France
網址:www.lille3000.com/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llens Contemporary Art Center
目前規劃的展覽:
《85新潮New Wave 85》– November, 2007
《占卜師之家House of Oracles – 黃永砯創作回顧展》– February, 2008
《尤倫斯典藏展The Ullens Collection》– June, 2008
地點:中國北京798藝術特區798 zone, Beijing, China
網址:www.ullens-center.org/
巴黎當代藝術博覽會The International Fair for Contemporary Art
日期:18 – 22/Oct/07
地點:大皇宮、羅浮宮地下中庭與杜樂麗花園Grand Palais, Cour Carree du Louvre & Tuillerie Garden, Paris, France
網址:www.fiacparis.com/
杜象獎(Prix Marcel Duchamp)得主:Titiana Trouve
mercredi, octobre 24, 2007
mercredi, octobre 17, 2007
表演、互動;盜版、回收 – 挑戰當代藝術的經濟價值(Performer, Interagir ; Pirater, Recycler - la valeur économique d’art contemporain mise à l’épreuve)
KELLEY WALKER, Black Star Press(反時針旋轉90度版本);Black, Star, Black Press, 2006
數位輸出與巧克力絹印在畫布上
以六張畫作組成的三聯作、211 x 792 公分
Collection Galerie Catherine Bastide, Bruxelles
在本屆里昂雙年展註一中,一件作品特別令人印象深刻,在展場前樹立的標示牌還特別警告觀者「本展中的演出性質挑逗,有可能刺激心靈過度敏感的觀眾」,基本上就是請先做好心理準備再進場。一走入空蕩的展場中,我們可以很明顯地認出三位知名藝術家丹‧弗雷文(Dan Flavin)、丹‧葛拉漢(Dan Graham)、以及與賴瑞‧貝爾(Larry Bell)佔據展場角落的三件作品。就在這三件意味著五光四色、透明櫥窗、偷窺意識的作品所組成的三角形空間中,一位背對著觀眾,深著西裝的男子突然轉身面向我們,不言一語上演起一段脫衣秀;當男子漸漸脫下衣衫,最後只剩下一小塊貼身衣物時,舞者突然喊出一串《Tino Sehgal, Selling out, 2007》的口號,而表演就此結束,男子也開始慢慢穿回衣物;這時觀者可上前與之交談,舞者會告訴你:「汀諾‧賽蓋邀請了四位舞者(兩男兩女),每日輪流在不同的時段,在觀者進入展場後開始脫下衣衫,直到身上只剩下最貼身衣物時,喊出作品的名稱,這就是他的作品。」
KELLEY WALKER, Black Star Press;Black, Star, Black Press, 2006
數位輸出與巧克力絹印在畫布上
Collection Galerie Catherine Bastide, Bruxelles
就在一個禮拜之後,於法國南部的Magasin國立當代藝術中心推出了汀諾‧賽蓋另一件不同的作品,這次參與的演員是每次十二位的小學學生。共分成兩群,第一群學生在觀眾走進空無一物的展場後會迎向他們,「告訴」他們關於展覽的好與壞,以及好壞的理由;而在此同時,另一群學生則呆在創作工坊中故自做著一連串臨時發想的活動,但不能完成任何實體性的物件與創作(如塗鴉與黏土雕塑...等),也不會與觀眾產生任何互動。在為期六週的展出期間,會有不同學校的學生參與這場演出,用「訴說」的模式來完成這件無形的作品,為此,館方在開展前還須對所有參與的學生與老師進行為期1週的「教育訓練」。這件作品衍生自汀諾‧賽蓋對美術館與學校合作之例行性藝術教育推廣活動的觀察,一群群孩童循序進入美術館殿堂以「親眼見證」藝術歷史的進程與作品,然對藝術家來說,真正的藝術經驗應該也可以透過一種「參與性」(participative)的活動所完成。
誘發情境式的創作模式
上述兩件奇特的表演作品,是汀諾‧賽蓋一貫的創作形式。而這位英國籍藝術家過去的表演作品還包括去年柏林雙年展中的《擁吻》(Kiss)一作,一對戀人每天八小時連續不間斷忘情地擁吻,直到雙年展結束為止。對於這些創作,汀諾‧賽蓋堅持不留下任何攝影紀錄文件,此外,藝術家還拒絕我們將這些「誘發情境」(provocative situation)稱為表演藝術,因為對藝術家而言,這些作品並非延襲過往表演藝術(performance)的形式,以攝影文件或影像紀錄作為演出之後的「痕跡」(trace),進而成為藝術經濟市場的商品。藝術作品最終也可以跳脫藝術作品的實體性,在其中,藝術元素與觀者之間即時性(immediate)與意料之外(unforeseen)的反應與互動、排斥與認同才是作品的本質。汀諾‧賽蓋期望透過無形的文字、動作、舞蹈與演出模式來質疑著藝術的本質、作品的物性、以及藝術家、藝術作品之於大眾和社會之間的生產與消費關係。
KELLEY WALKER個展展場一景 © MAGASIN / I. Kalkkinen
數位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註二
相對於汀諾‧賽蓋演出式的創作模式,另一位年輕美國藝術家凱利‧沃克(Kelley Walker)同樣也對藝術作品的生產與消費模式有著高度的興趣。承襲八十年代的「挪用主義(appropriationism)」,凱利除了大量使用既存的影像、圖像與口號之外,並只用數位工具如掃描機、電腦繪圖軟體如Photoshop、以及印表機所提供的功能來創作,顛覆手工與技術的傳統創作手法,視電腦應用繪圖軟體為當代數位時代中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創作工具。
凱利最知名的創作是一個以光碟片形式(cd-rom)存在的作品《Shema》,片中儲存著藝術家數位化的影像,隨著光碟並附上一證明書,除了證明此一光碟的正版性,並明列出關於本件作品的版權條款:「任何購買本件作品的人可以隨心所欲複製並散佈片中的影像,任何其他人透過任何管道得到此一光碟或片中影像的複製版,也可以隨心所欲複製並散佈這件作品…。」這件作品事實上除了讓凱利有別於八十年代以「挪用」手法創作的藝術家,其中納入了「回收(recycle)」的概念,一如該藝術家於2006年完成的《Untitled》燈箱裝置作品。
KELLEY WALKER個展展場一景 © MAGASIN / I. Kalkkinen
《Untitled》燈箱裝置作品的背景圖案是一張1988年一場航空意外的紀錄照片,這張照片首先被班尼頓用來作成一張廣告背景;隨之被凱利選上經過加工,納入光碟中成為多張數位藝術作品之一;而這件藝術作品並再度被使用作為藝術雜誌Artforum的封面;而今天,凱利選擇再次利用這張封面,創作出這件燈箱裝置作品。在作品上,我們可以追尋上述一層又一層「影像加工」的過程,首先有班尼頓和Artforum的商標,還有凱利在掃描板上塗上的螢光色牙膏痕跡,以及印表機在列印這張海報時留在影像上的色表。以同樣的反覆操作模式還可見於該藝術家所完成的《Black Star Press》系列,該作至今共生產出十個不同的版本。藉由上述作品的分析,我們可以很清楚了解到凱利所要傳達的創作意念與操作模式,其中除了質疑當代數位世代的版權價值之外,並間接質疑了藝術經濟市場的運作與迷思。
然凱利的創作雖饒富興趣,但並不創新,此外,今天關於創作版權的重要議題早已在網際網路高度發展下有了新的議題與面貌,國際「創作共享」版權標準(Creative Commons)即是一重要的範例。又或者說,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在蘋果電腦創新傳統圖像設計規格,為攝影、廣告與圖文媒體設計帶來數位革命二十多年後的今天,出生於1969年的凱利所認知的圖像世界也是今天Y世代之七、八年級生所認知之高媒體化的社會,而凱利的創作基本上就是依循著今日影像氾濫之果的緣由與歷程,隨著修改影像技術的方便性與普及性所可預期的結果。此外,凱利還特地另外設計了一件以麥金塔電腦(Macintosh)歷年來的海報與廣告為主,並加入一張安迪‧沃荷的影像的燈箱作品,似乎在向普普大師致敬的同時,也為這段「數位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的近代史留下最一針見血的註腳。
KELLEY WALKER, Untitled, 2006
數位輸出、燈箱
154,3 x 304,8 x 10,2 公分
© MAGASIN / I. Kalkkinen
Collection Mr. & Mrs. Andrew B. Cohen, courtesy Paula Cooper Gallery
盜版或回收,無解的議題
相對於汀諾‧賽蓋拒絕留下任何創作(或交易)紀錄的極端作法,凱利的創作從平面到立體,漸漸朝向物件性(object)或雕塑性的創作形式,於今年完成的磚牆系列《Untitled》,呈現出的是一個個磚塊掃描影像,磚塊中的背景是國際各大時報的頭版頁,而磚塊與磚塊間的隙縫則是用手工貼上去的一連串報紙文字片段,讓這件乍看像是平面絹印(serigraph)的作品有了不一樣的立體感,也更迷人,一如燈箱、回收符號、牙膏與巧克力的使用一般,凱利並宣稱「與其批判藝術之於真理的理念喪失,我反而對於廣告系統的訊息與魅力操作模式更有興趣 ...。」然而這類作品或許才是凱利創作中趨漸成熟、較具深度的表現。
KELLEY WALKER, Untitled, 2007(左邊)
數位輸出影像、雷射切割的鐵片、金箔
直徑147,3 公分
凱利的創作基本上並不具有任何批判性的意圖,最後我們是否會愛上凱利的創作,就某方面來說或許很難,因為其中坦誠(卻過於天真)的動機?聳動(卻更迷人)的視覺意象?還是簡單(卻過於制式化)的Photoshop圖像功能?又或者在其中,所謂的盜版(piracy)或回收(recycle)的概念分立在法治與道德的天平兩端,在在隱喻著藝術不再是世界真理的呈現,它在今日能夠具備的功能或許只是反映並肯定了影像再現系統(representation)的失調;就如凱利挪用麥片包裝盒外象徵回收的環保指標,將之放大作成看似鑲金的鐵片雕塑作品《Untitled》,失去警世的功能;又如一個個裹了巧克力的迪斯可球(disco ball)《Circle in circle》,失去反射閃光的用途,孤零零地懸掛在展場中,無言且永不停息地自轉著。
註一:汀諾‧賽蓋與凱利‧沃克均受邀參加了本屆里昂雙年展。
註二:本句改編自德國哲學家班雅明知名的文章標題《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
Art-info
汀諾‧賽蓋Tino Sehgal
展期:07/Oct – 18/Nov/07
凱利‧沃克Kelley Walker個展
展期:07/Oct/07 – 06/Jan/08
地點:Magasin國立當代藝術中心, Grenoble, France
網址:www.magasin-cnac.org/
jeudi, octobre 11, 2007
不只可能、而且必要:全球戰爭年代的樂觀主義 - 伊斯坦堡雙年展 Not Only Possible, But Also Necessary: Optimism in The Age of Global War – Istanbul Biennial
「…在當今全球戰爭與自由資本主義全球化的時代,不只可能並且必要重新活化現代化進程與現代性議題,推動主動性計畫以改善社會發展。在今天,現代化進程須透過多樣的形式,同時突顯在地性條件與概念,並建立起各種在地性與『全球性』之間的對話平台…」…侯瀚如(策展論述)
雙年展策展人侯瀚如
相對於過於概念性的里昂雙年展,同時也受邀參與該展的策展人侯瀚如於土耳其第十屆伊斯坦堡雙年展所推出的內容與作品頓時令人感到相當實際、並客觀的特質。不同於今年夏天歐洲各地舉辦的「西方盛事」 – 卡塞爾文件展、威尼斯雙年展與里昂雙年展,伊斯坦堡雙年展本屆的策展方針與該市同時跨越歐亞兩洲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土耳其這個國家本身多元的民俗風情與政治發展相當契合之外,並與當代全球的政治地理風貌產生即時性的批判與迴響,令人在觀展之餘不但信服侯瀚如巧妙的策劃概念,並反思「藝術」作為推動人文思想與社會發展之主要媒介之外,還有在瞬息萬變卻又息息相關的全球性發展進程中,得以引發的連鎖效應。
Vahram Aghasyan,《Ghost city》, 2005
Photo : Frederic Chastanier
衝突Conflict與對立opposition的現狀
出生於亞美尼亞的年輕藝術家Vahram Aghasyan在象徵著紀念土耳其國父凱末爾Kemal Ataturk的 The Ataturk Cultural Centre(AKM)中所展出的《Ghost city》數位攝影系列,呈現出的是亞美尼亞中一個個有如漂浮在洪水中,永遠尚未完成並空無一人的廢墟。藝術家透過簡單的數位攝影作品,強而有力地批判政府辦事不力的結果;同時,或許也批判造成亞美尼亞現狀的緣由,其實與土耳其之間有著難以釐清的責任關係?
同樣以聳動的影像來批判全球戰爭時代所帶來之難解的社會議題,代表蘇聯參加今年威尼斯蘇聯館的藝術團體之一AES+F所展出的《Last Riot 2》一作,則是該件同名錄像作品的平面數位影像版,畫面上一群看似純真的年輕人,個個手持利器如長刀、短劍與機關槍相互殘殺,除了呼應當今戰爭不斷的時代之外,同時也批判此一亂象對於青少年身心發展的影響,同樣也源自風靡全球的戰爭電玩遊戲中。
AES+F,《Last Riot 2》, 2005 - 2007
Photo : Frederic Chastanier
這次受邀的三位台灣藝術家之一陳界仁選擇以社會與人文關懷的觀點、紀錄與見證的形式來揭露台灣這個發展中國家的模範,背後因為全球化經濟型態的轉變而對於平民所帶來的生活劇變。而同樣具有揭露真相的企圖,白俄羅斯藝術家Aleksander Komarov所展出的錄像作品《On translation : Transparency / Architecture Acoustique》則有趣地透過德國柏林國會(Reichstag)的圓球體頂端的透明意象來探討今日政府與公民、(政治)意識形態與形象與傳達訊息之間錯綜複雜的溝通關係。
最後,法國藝術家Adel Abdessemed所完成的物件裝置作品《Axe On》,一個個用刀子完成的蓮花散佈在位於博斯普魯斯海峽旁的倉庫展場Antrepo No. 3中,以一種無言的暴力簡述了第三世界在全球化高度發展下,對於在地文化、政治與經濟發展的衝擊與殺傷力。
Adel Abdessemed,《Axe On》, 2007
Photo : Frederic Chastanier
虛擬世界還是烏托邦願景 A virtual world or an Utopia
加拿大藝術家Nancy Davenport分別於AKM與Istanbul Textile Traders’ Market(IMC)中展出的兩件數位錄像作品:《Weekend Campus》與《Workers》應用同樣的創作手法,透過數位化照片剪接的手法,試圖以虛擬且不自然的影像串聯與動畫模式來敘述一段段看似存在的歷史與生活故事。
而就位於Nancy Davenport的《Workers》一作旁邊,由中國藝術家歐寧Ou Ning與曹斐CaoFei所完成的《大柵欄計劃The Da Zha Lan Project》則選擇自人民生活層面出發,透過紀錄、社區研究與多人合作的形式,探討該區之於都市發展與社區沒落之間的落差與難題。此外,同樣以探討社區發展議題,曹斐並於Antrepo中展出另一件專門以網路社群為主題的數位虛擬作品《人民城寨RMB City》。《人民城寨》計畫是一個虛擬的線上城市on-line,靈感取自於知名的網路虛擬遊戲《The Second Life》,RMB City除了濃縮了所有中國當代城市特徵的新城市之外,同時透過其虛擬存在的特性質疑今日各大城市在高科技建築策略的發展下,卻忘卻人文關懷與社區規劃的基本需要。這件作品並呼應著另一個由兩位藝術家Laurent Gutierrez與Valerie Portefaix所組成的藝術團體MAP Office所完成的《Cities of production》與《The Factory》,以中國大陸南方城市發展為藍圖(blueprint)探討著生產(production)、社會、空間與人之間的關係。
Nancy Davenport, still from "Workers" DVD, 2005
同樣具有建築的背景,知名荷蘭建築師Rem Koolhaas與建築事務所AMO共同發表的作品《The Gulf》則採取研究的角度,一一解讀了當今發展最快的都會之一:波斯灣地區(The Gulf)的發展。該區今日美侖美奐如世界最新奇觀的貝殼狀群島式新度假勝地、世界上最頂尖之六星級大飯店、未來將吸引多數人潮的四大知名美術館、以及沙漠區首見的滑雪勝地…一個個創世紀的建築發展計畫同時勾勒也質問著未來烏托邦的型態與無限的可能性。此一壯觀的地圖式紀錄作品呼應著於AKM中展出,由韓國藝術家Lee Bul所完成的《Mon grand recit : Weep into stones》。該雕塑作品中的白色基地酷似一個巨大的冰川一般,加上如淚水般聚集形成的石塊,漂浮在現代化遺址之後散存的廢墟之間,呈現出多項二十世紀具象徵性的模型與符徵,質問著一世紀的現在化進程中已經完成、尚未完成、應該完成但永遠不會完成、不應該完成卻完成的奇幻烏托邦。
Rem Koolhaas & AMO, The Gulf, 2007
而台灣參展的女性藝術家陳慧嶠在Antrepo No. 3中所展出的兩件裝置作品:「此時此刻-古老的感覺」及「此時此刻-知覺的泡泡 在結束中開始」,同香港籍美國藝術家Paul Chan所展出的影像投影作品《1st light》則均顯露出樸素的品質,只透過細膩的媒材處理與符徵,隱喻著失落的夢。
積極手段activist proposals
就位於陳慧嶠與Paul Chan的作品不遠,由雙人組Allora & Calzadilla所完成的錄像作品《There is more than one way to skin a sheep》則是一件相當饒富興趣且具積極手段的反動行為,透過片中主角騎著腳踏車繞過伊斯坦堡市區,定點地吹著土耳其黑海區用羊皮製成的民俗樂器,突兀的行為與高揚的樂聲不但吸引了路人與我們的目光,並誘發我們對此一傳統民族與音樂的興趣。同樣試圖透過音樂來傳達或延續傳統之於現代化的重要角色,旅法藝術家Fikret Alay推出的錄像投影作品《Tinica》敘述一個年輕人來到面對著層層工宅式建築物的小山坡上,他收集了不同的鐵罐與油桶(樂器),咨意地敲打起來並忘我地演奏出一段迷人的打擊樂;而就在我們深深受到樂聲著迷之際,音樂乍然停止,這位業餘音樂家將所有收集到各個樂器踢下山腳下,只留下尚留在我們耳中的餘音,誘發出一絲絲令人惆悵的觀感。
Allora & Calzadilla, 《There is more than one way to skin a sheep》, 2007
Photo : Frederic Chastanier
而英國籍藝術家Justin Bennett則選擇他擅長應用的聲音創作模式,在Antrepo No. 3展場中各地擺上一個耳機,觀者得以透過耳機聆聽到藝術家花了數月時間遊走在伊斯坦堡市中錄製下來、少引人注意的各種聲音。該件作品與展於AKM中的土耳其藝術家Erdem Helvacioglu《Memories on silent walls》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隱喻異像metaphoric imagery
如果音樂尚可成為抗拒全球現代化與機構制式化的最佳反動利器之一,今日多數的藝術家則選擇以更抽象、甚至隱喻的手法來傳達他們意念與觀點。加拿大藝術家Ken Lum在Antrepo No. 3展場中應用透明反鏡的理論建立起一個走道,乍看之下鏡子的作用在於對映出對面牆上的文字,然當我們繞過角落走到鏡子的背後,才猛然驚覺從鏡子的內側我們可以觀察一個個同樣也走進走道的民眾,心中一股偷窺與監視感受油然而生,批判著高監視化的現代化社會。而土耳其藝術家Omer Ali Kazma在本雙年展中所展出的作品則是里昂雙年展中同名作品的完整版。《Obstructions》由四個投影影像所組成,每一個影片呈現出一項須高精密注意力的勞力工作:鐘錶大師、外科醫師、陶瓷藝術家與屠宰場的屠夫,一個個主角專注在他們手中的工作,毫無階級之分,緊湊的節奏與特寫的影像隨著時間的過去反覆播放,反而透露出一股實驗電影的特質。同樣應用異質的元素來組成一想像的異像空間,年輕的土耳其藝術家Emre Huner展出的《Panopticon》動畫片,應用動畫的手法將一群看似怪異、毫無相關的影像元素組在一起,跳脫時序性的故事脈絡,如艾莉絲漫遊仙境般留給大眾無限的想像空間。
彭弘智Hung-Chih Peng, 《十誡及伊斯蘭註解》, 2007
Photo : Frederic Chastanier
後記:
最後,象徵著土耳其現代化發展之 The Ataturk Cultural Centre(AKM)屬於五、六十年代中期的建築風格,在刻板與老舊的外表中顯露出具歷史性遺址的氣派,因此與內部展出的作品反而創造出一股相當有趣的對話;而位於市中心的Istanbul Textile Traders’ Market(IMC),其猶如迷宮式的上下階梯走道,多間象徵著土耳其紡織加工主力的服飾批發店面,讓在此區展出的作品與之相互交錯,卻也呈現出相當不同的風貌,並更強化了該區的策展理念。然而,位於博斯普魯斯海峽旁的第三展場:港灣倉庫Antrepo No. 3可能就是本次伊斯坦堡雙年展真的引人詬病的部分。該展區因原本改自於港口倉庫的原因,其寬廣的空間容易造成隔音不易的缺點,因此多數在此區展出的作品均令人難以專心且清楚地玲聽到片中的內容與對話,最終只能讓人得到作品彼此相互干擾的概觀感受,甚為可惜。
雙年展第三展場:港灣倉庫Antrepo No. 3的外觀
Artbar :
不只可能,而且必要─全球戰爭年代的樂觀主義Not Only Possible, But Also Necessary - Optimism in the age of global war
第十屆伊斯坦堡雙年展10th Istanbul Biennial
策展人:侯瀚如Hou Hanru
日期:08 Sep. – 04 Nov. 07
地點:Istanbul, Turkey
網址:www.iksv.org/english/
雙年展策展人侯瀚如
相對於過於概念性的里昂雙年展,同時也受邀參與該展的策展人侯瀚如於土耳其第十屆伊斯坦堡雙年展所推出的內容與作品頓時令人感到相當實際、並客觀的特質。不同於今年夏天歐洲各地舉辦的「西方盛事」 – 卡塞爾文件展、威尼斯雙年展與里昂雙年展,伊斯坦堡雙年展本屆的策展方針與該市同時跨越歐亞兩洲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土耳其這個國家本身多元的民俗風情與政治發展相當契合之外,並與當代全球的政治地理風貌產生即時性的批判與迴響,令人在觀展之餘不但信服侯瀚如巧妙的策劃概念,並反思「藝術」作為推動人文思想與社會發展之主要媒介之外,還有在瞬息萬變卻又息息相關的全球性發展進程中,得以引發的連鎖效應。
Vahram Aghasyan,《Ghost city》, 2005
Photo : Frederic Chastanier
衝突Conflict與對立opposition的現狀
出生於亞美尼亞的年輕藝術家Vahram Aghasyan在象徵著紀念土耳其國父凱末爾Kemal Ataturk的 The Ataturk Cultural Centre(AKM)中所展出的《Ghost city》數位攝影系列,呈現出的是亞美尼亞中一個個有如漂浮在洪水中,永遠尚未完成並空無一人的廢墟。藝術家透過簡單的數位攝影作品,強而有力地批判政府辦事不力的結果;同時,或許也批判造成亞美尼亞現狀的緣由,其實與土耳其之間有著難以釐清的責任關係?
同樣以聳動的影像來批判全球戰爭時代所帶來之難解的社會議題,代表蘇聯參加今年威尼斯蘇聯館的藝術團體之一AES+F所展出的《Last Riot 2》一作,則是該件同名錄像作品的平面數位影像版,畫面上一群看似純真的年輕人,個個手持利器如長刀、短劍與機關槍相互殘殺,除了呼應當今戰爭不斷的時代之外,同時也批判此一亂象對於青少年身心發展的影響,同樣也源自風靡全球的戰爭電玩遊戲中。
AES+F,《Last Riot 2》, 2005 - 2007
Photo : Frederic Chastanier
這次受邀的三位台灣藝術家之一陳界仁選擇以社會與人文關懷的觀點、紀錄與見證的形式來揭露台灣這個發展中國家的模範,背後因為全球化經濟型態的轉變而對於平民所帶來的生活劇變。而同樣具有揭露真相的企圖,白俄羅斯藝術家Aleksander Komarov所展出的錄像作品《On translation : Transparency / Architecture Acoustique》則有趣地透過德國柏林國會(Reichstag)的圓球體頂端的透明意象來探討今日政府與公民、(政治)意識形態與形象與傳達訊息之間錯綜複雜的溝通關係。
最後,法國藝術家Adel Abdessemed所完成的物件裝置作品《Axe On》,一個個用刀子完成的蓮花散佈在位於博斯普魯斯海峽旁的倉庫展場Antrepo No. 3中,以一種無言的暴力簡述了第三世界在全球化高度發展下,對於在地文化、政治與經濟發展的衝擊與殺傷力。
Adel Abdessemed,《Axe On》, 2007
Photo : Frederic Chastanier
虛擬世界還是烏托邦願景 A virtual world or an Utopia
加拿大藝術家Nancy Davenport分別於AKM與Istanbul Textile Traders’ Market(IMC)中展出的兩件數位錄像作品:《Weekend Campus》與《Workers》應用同樣的創作手法,透過數位化照片剪接的手法,試圖以虛擬且不自然的影像串聯與動畫模式來敘述一段段看似存在的歷史與生活故事。
而就位於Nancy Davenport的《Workers》一作旁邊,由中國藝術家歐寧Ou Ning與曹斐CaoFei所完成的《大柵欄計劃The Da Zha Lan Project》則選擇自人民生活層面出發,透過紀錄、社區研究與多人合作的形式,探討該區之於都市發展與社區沒落之間的落差與難題。此外,同樣以探討社區發展議題,曹斐並於Antrepo中展出另一件專門以網路社群為主題的數位虛擬作品《人民城寨RMB City》。《人民城寨》計畫是一個虛擬的線上城市on-line,靈感取自於知名的網路虛擬遊戲《The Second Life》,RMB City除了濃縮了所有中國當代城市特徵的新城市之外,同時透過其虛擬存在的特性質疑今日各大城市在高科技建築策略的發展下,卻忘卻人文關懷與社區規劃的基本需要。這件作品並呼應著另一個由兩位藝術家Laurent Gutierrez與Valerie Portefaix所組成的藝術團體MAP Office所完成的《Cities of production》與《The Factory》,以中國大陸南方城市發展為藍圖(blueprint)探討著生產(production)、社會、空間與人之間的關係。
Nancy Davenport, still from "Workers" DVD, 2005
同樣具有建築的背景,知名荷蘭建築師Rem Koolhaas與建築事務所AMO共同發表的作品《The Gulf》則採取研究的角度,一一解讀了當今發展最快的都會之一:波斯灣地區(The Gulf)的發展。該區今日美侖美奐如世界最新奇觀的貝殼狀群島式新度假勝地、世界上最頂尖之六星級大飯店、未來將吸引多數人潮的四大知名美術館、以及沙漠區首見的滑雪勝地…一個個創世紀的建築發展計畫同時勾勒也質問著未來烏托邦的型態與無限的可能性。此一壯觀的地圖式紀錄作品呼應著於AKM中展出,由韓國藝術家Lee Bul所完成的《Mon grand recit : Weep into stones》。該雕塑作品中的白色基地酷似一個巨大的冰川一般,加上如淚水般聚集形成的石塊,漂浮在現代化遺址之後散存的廢墟之間,呈現出多項二十世紀具象徵性的模型與符徵,質問著一世紀的現在化進程中已經完成、尚未完成、應該完成但永遠不會完成、不應該完成卻完成的奇幻烏托邦。
Rem Koolhaas & AMO, The Gulf, 2007
而台灣參展的女性藝術家陳慧嶠在Antrepo No. 3中所展出的兩件裝置作品:「此時此刻-古老的感覺」及「此時此刻-知覺的泡泡 在結束中開始」,同香港籍美國藝術家Paul Chan所展出的影像投影作品《1st light》則均顯露出樸素的品質,只透過細膩的媒材處理與符徵,隱喻著失落的夢。
積極手段activist proposals
就位於陳慧嶠與Paul Chan的作品不遠,由雙人組Allora & Calzadilla所完成的錄像作品《There is more than one way to skin a sheep》則是一件相當饒富興趣且具積極手段的反動行為,透過片中主角騎著腳踏車繞過伊斯坦堡市區,定點地吹著土耳其黑海區用羊皮製成的民俗樂器,突兀的行為與高揚的樂聲不但吸引了路人與我們的目光,並誘發我們對此一傳統民族與音樂的興趣。同樣試圖透過音樂來傳達或延續傳統之於現代化的重要角色,旅法藝術家Fikret Alay推出的錄像投影作品《Tinica》敘述一個年輕人來到面對著層層工宅式建築物的小山坡上,他收集了不同的鐵罐與油桶(樂器),咨意地敲打起來並忘我地演奏出一段迷人的打擊樂;而就在我們深深受到樂聲著迷之際,音樂乍然停止,這位業餘音樂家將所有收集到各個樂器踢下山腳下,只留下尚留在我們耳中的餘音,誘發出一絲絲令人惆悵的觀感。
Allora & Calzadilla, 《There is more than one way to skin a sheep》, 2007
Photo : Frederic Chastanier
而英國籍藝術家Justin Bennett則選擇他擅長應用的聲音創作模式,在Antrepo No. 3展場中各地擺上一個耳機,觀者得以透過耳機聆聽到藝術家花了數月時間遊走在伊斯坦堡市中錄製下來、少引人注意的各種聲音。該件作品與展於AKM中的土耳其藝術家Erdem Helvacioglu《Memories on silent walls》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隱喻異像metaphoric imagery
如果音樂尚可成為抗拒全球現代化與機構制式化的最佳反動利器之一,今日多數的藝術家則選擇以更抽象、甚至隱喻的手法來傳達他們意念與觀點。加拿大藝術家Ken Lum在Antrepo No. 3展場中應用透明反鏡的理論建立起一個走道,乍看之下鏡子的作用在於對映出對面牆上的文字,然當我們繞過角落走到鏡子的背後,才猛然驚覺從鏡子的內側我們可以觀察一個個同樣也走進走道的民眾,心中一股偷窺與監視感受油然而生,批判著高監視化的現代化社會。而土耳其藝術家Omer Ali Kazma在本雙年展中所展出的作品則是里昂雙年展中同名作品的完整版。《Obstructions》由四個投影影像所組成,每一個影片呈現出一項須高精密注意力的勞力工作:鐘錶大師、外科醫師、陶瓷藝術家與屠宰場的屠夫,一個個主角專注在他們手中的工作,毫無階級之分,緊湊的節奏與特寫的影像隨著時間的過去反覆播放,反而透露出一股實驗電影的特質。同樣應用異質的元素來組成一想像的異像空間,年輕的土耳其藝術家Emre Huner展出的《Panopticon》動畫片,應用動畫的手法將一群看似怪異、毫無相關的影像元素組在一起,跳脫時序性的故事脈絡,如艾莉絲漫遊仙境般留給大眾無限的想像空間。
彭弘智Hung-Chih Peng, 《十誡及伊斯蘭註解》, 2007
Photo : Frederic Chastanier
後記:
最後,象徵著土耳其現代化發展之 The Ataturk Cultural Centre(AKM)屬於五、六十年代中期的建築風格,在刻板與老舊的外表中顯露出具歷史性遺址的氣派,因此與內部展出的作品反而創造出一股相當有趣的對話;而位於市中心的Istanbul Textile Traders’ Market(IMC),其猶如迷宮式的上下階梯走道,多間象徵著土耳其紡織加工主力的服飾批發店面,讓在此區展出的作品與之相互交錯,卻也呈現出相當不同的風貌,並更強化了該區的策展理念。然而,位於博斯普魯斯海峽旁的第三展場:港灣倉庫Antrepo No. 3可能就是本次伊斯坦堡雙年展真的引人詬病的部分。該展區因原本改自於港口倉庫的原因,其寬廣的空間容易造成隔音不易的缺點,因此多數在此區展出的作品均令人難以專心且清楚地玲聽到片中的內容與對話,最終只能讓人得到作品彼此相互干擾的概觀感受,甚為可惜。
雙年展第三展場:港灣倉庫Antrepo No. 3的外觀
Artbar :
不只可能,而且必要─全球戰爭年代的樂觀主義Not Only Possible, But Also Necessary - Optimism in the age of global war
第十屆伊斯坦堡雙年展10th Istanbul Biennial
策展人:侯瀚如Hou Hanru
日期:08 Sep. – 04 Nov. 07
地點:Istanbul, Turkey
網址:www.iksv.org/english/
samedi, octobre 06, 2007
一窺烏果.榮第隆尼(Ugo Rondinone)腦內的構造? - 談巴黎東京宮《第三意識THE THIRD MIND》展
九月底於巴黎東京宮(Palais de Tokyo)正式開幕,由瑞士當代藝術家烏果.榮第隆尼策劃,名為《第三意識》(THE THIRD MIND)的展覽共聚集了 31位藝術家的創作作品,創作年代廣及自六十年代到去年才完成的作品,名單從安迪‧沃荷(Andy Warhol)到卡迪‧諾蘭德(Cady Noland)、從威廉‧布洛斯(William S. Burroughs)到南西‧葛羅斯曼(Nancy Grossman)、從布萊恩‧蓋辛(Brion Gysin)到凱倫‧克林尼克(Karen Kilimnik),外加上尤斯‧費雪(Urs Fischer)、沙拉‧盧卡斯(Sarah Lucas)、蘇‧威廉斯(Sue Williams)、薇雅‧塞爾蔓(Vija Celmins)…等 ,涵蓋各世代的藝術家,不但具高度媒材異質性,也具高度觀念性。
© Sarah Lucas, Car Park, 1997 / vue de l’installation au Museum Ludwig, Cologne, 1997
© Sarah Lucas / Courtesy Sadie Coles HQ, Londres.
反覆性repetition
一進入展場中,在繞過美國藝術家賈許‧史密斯(Josh Smith)以展覽名稱所完成之格式不大,如章印式反覆佈滿半個牆面的影印(photocopy)作品,佔據著另一半個牆面的則是英國藝術家沙拉‧盧卡斯的大型裝置作品《Car Park》。這件作品共由兩個元素所組成:一部門窗遭到打破而碎裂一地的實體轎車、以及貼滿週遭牆面的黑白照片,照片中呈現出毫無人影、冷清空蕩的停車場。最後,位於牆後第一個展覽空間,首當其衝的是由策展人自約500件所組成,由安迪‧沃荷於1964 – 1966年之間所完成之錄像作品《Screen Tests》系列中所選出近20件的單頻影像,一台台擺在地上的電視機中放映著令人熟悉的人物:杜象(Marcel Duchamp)、裘納斯‧馬卡斯(Jonas Mekas)、路‧瑞德(Lou Reed)、妮基‧聖法爾(Niki de Saint Phalle)、蘇珊‧桑塔格(Susan Sonntag)、艾倫‧金斯伯格(Allen Ginsburg)等人。
雖說這三位藝術家分屬不同的世代,創作出發點也均具相當不同的企圖:沃荷對於流行符徵、明星影像與媒體社會的高度興趣與批判早已是眾所皆知的知名美學理論;而隸屬於英國YBA一代的盧卡斯在這件作品中展出的實體轎車則影射著她來自英國郊區的出身背景,呼應該區真實存在的暴力現狀,在其中,年輕世代的怒火與叛逆一表無遺;而年僅三十一歲的美國藝術家賈許‧史密斯其最知名的創作是長年以來所畫的一個主題:他自己的名字,質疑著藝術史中原創性的概念與繪畫的未來。
Andy Warhol, Screen Tests, 1964 – 1966 / © 2007 The Andy Warhol Museum,
Pittsburgh, PA, a museum of Carnegie Institute. All rights reserved.
View of exhibition / photo : ecran voile
氾濫與極簡overflow v.s. minimal
這三件開啟本展的藝術作品不約而同地透露出手法上的類同性,即高度反覆同一意像或主題,直到氾濫的模式。而位於沃荷作品展場旁邊,獨立出來的一個空間則展出由威廉‧布洛斯與布萊恩‧蓋辛共同完成的平面拼貼作品(Collage)。一個個看似文件展出的玻璃相框中凝聚著這兩位大師如遊戲般的創作結晶,令人難以去真正地解讀每個拼貼作品試圖表達的意涵。而自剪貼組成的文字與影像中所呼應的或許是另一位藝術家尤斯‧費雪所展出的裝置作品《費雪夫人》(Madame Fisscher),如工作室般的個人空間佈滿了藝術家雜亂的片段筆記、摘要、媒材研究與實驗,其氾濫(overflow)與無章的脈絡顯露出當代藝術家日常生活中Cup-up式的生活 - 創作型態。
相對於此,已逝美國藝術家保羅‧泰克Paul Thek早期幾何型的雕塑作品,透過黃色透明的有機玻璃,我們可以端視到有如人體內部血管結構的解剖物片段,此一血肉的呈現主要呼應著藝術家當年反越戰的藝術宣言。同樣已逝,可被視為是極簡藝術之父的美國藝術家羅蘭‧布萊登Ronald Bladen,其於六十年代與七十年代初所完成的兩件幾何大型雕塑作品《Three elements》與《Cathedral evening》則可視為是極簡藝術中的最佳表現。而另一澳洲藝術家托巴‧凱杜麗(Toba Khedoori)幾近建築透視圖的大型畫作,簡單的幾何線條素描被一層細緻的白色臘所覆蓋,不但賦予畫作表面具體的質感,並隱喻著另一延續性的無形想像空間。
URS FISCHER, 'Madame Fisscher', 1999/2000
Collection Hauser & Wirth, St Gallen
女性眼光的批判性feminism criticism
就在展出羅蘭‧布萊登的大型雕塑作品之旁,我們可以發現另外兩位美國藝術家卡迪‧諾蘭德與南西‧葛羅斯曼的雕塑作品。以社會學與人類學為出發點,卡迪‧諾蘭德被視為是「再挪用式」(reappropriation)創作策略手法的佼佼者,擅用具高知名度的媒體影像、歷史事件與人物來完成一系列如新聞快報或雜誌封面的絹印作品(serigraphy),呈現在木製或鐵製的看板上,看似要為這些矯飾的訊息留下具體的見證,進而解構媒體符徵的陰謀,以批判美國社會與政治的亂象。同樣也應用具高度象徵性的媒材與符徵:黑色皮革、拉鍊、索繩,南西‧葛羅斯曼一個個相當異常,且具高度物化性(fetishism)的黑色人頭雕像,除了挑戰著觀者的目光與態度,或許也影射著人心深部潛藏的壓抑性與暴力性。
隨之的展場牆面上所呈現的則是一張張美國藝術家蘇‧威廉斯早期完成的黑白素描作品。看似細膩且輕柔的筆觸呈現出的卻是一個個難堪且猥褻的畫面,勾勒一個女子受到性侵害與性暴力的場景與意念,二十幾張的素描串聯成有如一本藝術家私密日記紀錄,以女性主義的觀點質疑著男女之間的社會階級與情愛暴力關係。
Nancy Grossman, Mary, 1971 / Private Collection, Courtesy Michael Rosenfeld Gallery, New York.
對立性opposition
展覽中最後一個獨立的小型展場中則展出兩件作品,分別由美國藝術家凱倫‧克林尼克所完成的裝置作品與拉脫維亞籍美國藝術家薇雅‧塞爾蔓所完成的素描畫作。凱倫‧克林尼克的in situ裝置作品《天鵝湖》具巴洛克式的裝飾特質,整合了天鵝湖舞劇中所有的重要視覺要素:散佈一地的寶麗龍球象徵著湖面、兩件黑白色絲綢芭蕾舞裙象徵舞劇中的黑白天鵝、兩雙芭蕾舞鞋、兩面古典鏡面、一張天鵝形浪漫座椅、以及手繪的山水背景。《天鵝湖》一作除了顯示出藝術家對於寓言、童話高度的興趣之外,事實上,自克林尼克其它的平面畫作中,我們也可發現克林尼克對當代傳媒體追星文化的高度敏銳度,其至今最知名的畫作之一即是希爾頓集團知名繼承人,也是當代時尚熱門人物之一巴黎、希爾頓(Paris Hilton)的肖像畫。
而薇雅‧塞爾蔓的星空素描作品《夜空第十一號》(Night Sky #11)則隸屬於超寫實主義畫派。她的素描主題常常以大自然的景觀為主,而她具高度耐力、毅力與細心用鉛筆所素描出來的海浪、天空、蜘蛛網與星空(這次展出的作品)也呈現出幾近攝影令人驚歎的質感;然如果我們更細心的觀察,畫中細膩的鉛質顆粒更顯現出主題背後更為無限的想像空間,在面對著靜凝安祥的《夜空》,《天鵝湖》最終瀰漫著一股曲終人散後的寂寥與空虛。
Karen Kilimnik, Swan Lake, 1992 / Ringier Collection, Suisse / Switzerland
誰是烏果.榮第隆尼Who’s Ugo Rondinone
美國文學家威廉‧布洛斯與藝術家布萊恩‧蓋辛於七十年代曾經共同出版了一本書,名為《第三意識》,是兩位藝術家自超現實藝術家創作手法中所應用的拼貼Cup-up手法,將獨自剪輯下來的文字與圖片重新拼貼組合,以衍生出新的文本內容與詩意所完成的作品。兩位藝術家並宣稱此成果有如透過另一無形卻存在的它者,即《第三意識》所完成的作品。簡言之,打破慣有的書寫文法與閱讀系統,試圖透過非理性的方式(甚至有時借由藥物的幫助)來創造出文字間與作品中似是而非、虛擬幻真的風格。
Vija Celmins, Night Sky #2, 1991
Oil on canvas, mounted on aluminum
而瑞士藝術家烏果.榮第隆尼借用本書的標題來作為本展的主題,透過挑選不同藝術家的作品,試圖邀請大眾進入策展人的腦中以解讀其中錯綜複雜的串連與脈絡,這不禁令人想起最近一個知名的日本網站:一窺腦內構造《脳内メーカー》註一。該網站要大家忘掉心理學家大師佛洛伊德過於繁瑣又嚴肅的人格分析法,只要一秒鐘,就可以一窺自己腦內的構造。幸好,這樣取巧的美夢是不存在的,最終,烏果.榮第隆尼身為國際當代藝壇中知名的藝術家之一,他的腦中有著什麼樣的意識?我們或許永遠不會知道,甚至連藝術家本身在一場面談中也提到:「…要我如何解釋我的創作理念?我不知道。為什麼我不知道?因為對我而言,所有的作品都跨入虛無的空間…難以理解也難以體認。而我則深陷此一惡性循環的死胡同中:編織一些毫無用處的解釋以描述此一弔詭的虛無性 – 它們即是我藝術創作中詩意的源頭。換句話說:即使我們存在於此,然我們的生命事實上毫無任何意義可言…」註二
Williams S. Burroughs & Brion Gysin, Untitled ("W.R. Hearst, Jr."), c.1965 / © 2006 Museum Associate / LACMA / Collection 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Acquisition grâce aux fonds de la Hiro Yamagata Foundation.
然而在藝術家這番極具虛無主義、並帶一絲惆悵的自述之外,《第三意識》則很有技巧地推出了31位藝術家的作品,其展場的設計不但不會令人感到雜亂無章,並高智慧地清楚點出展覽的旨意:一方面除了向兩位大師威廉‧布洛斯與布萊恩‧蓋辛致敬,推崇他們知名的「拼貼Cup-up」創作手法之外;另一方面也引領大眾一窺策展人的Alter ego,在其中,我們看到的不是策展人烏果.榮第隆尼的腦內構造,但是藝術作品之間永無止境且無限可能的對話與激盪。
註一:http://usokomaker.net/
註二:轉述自藝術家Doug Aitken與烏果.榮第隆尼的面談內容《Entretien avec Ugo Rondinone》
展覽訊息Art-info
《第三意識THE THIRD MIND》展
策展人:烏果.榮第隆尼(Ugo Rondinone)
日期:27 Sep. 2007 – 03 Jan., 2008
地點:巴黎東京宮(Palais de Tokyo)
網址:www.palaisdetokyo.com
© Sarah Lucas, Car Park, 1997 / vue de l’installation au Museum Ludwig, Cologne, 1997
© Sarah Lucas / Courtesy Sadie Coles HQ, Londres.
反覆性repetition
一進入展場中,在繞過美國藝術家賈許‧史密斯(Josh Smith)以展覽名稱所完成之格式不大,如章印式反覆佈滿半個牆面的影印(photocopy)作品,佔據著另一半個牆面的則是英國藝術家沙拉‧盧卡斯的大型裝置作品《Car Park》。這件作品共由兩個元素所組成:一部門窗遭到打破而碎裂一地的實體轎車、以及貼滿週遭牆面的黑白照片,照片中呈現出毫無人影、冷清空蕩的停車場。最後,位於牆後第一個展覽空間,首當其衝的是由策展人自約500件所組成,由安迪‧沃荷於1964 – 1966年之間所完成之錄像作品《Screen Tests》系列中所選出近20件的單頻影像,一台台擺在地上的電視機中放映著令人熟悉的人物:杜象(Marcel Duchamp)、裘納斯‧馬卡斯(Jonas Mekas)、路‧瑞德(Lou Reed)、妮基‧聖法爾(Niki de Saint Phalle)、蘇珊‧桑塔格(Susan Sonntag)、艾倫‧金斯伯格(Allen Ginsburg)等人。
雖說這三位藝術家分屬不同的世代,創作出發點也均具相當不同的企圖:沃荷對於流行符徵、明星影像與媒體社會的高度興趣與批判早已是眾所皆知的知名美學理論;而隸屬於英國YBA一代的盧卡斯在這件作品中展出的實體轎車則影射著她來自英國郊區的出身背景,呼應該區真實存在的暴力現狀,在其中,年輕世代的怒火與叛逆一表無遺;而年僅三十一歲的美國藝術家賈許‧史密斯其最知名的創作是長年以來所畫的一個主題:他自己的名字,質疑著藝術史中原創性的概念與繪畫的未來。
Andy Warhol, Screen Tests, 1964 – 1966 / © 2007 The Andy Warhol Museum,
Pittsburgh, PA, a museum of Carnegie Institute. All rights reserved.
View of exhibition / photo : ecran voile
氾濫與極簡overflow v.s. minimal
這三件開啟本展的藝術作品不約而同地透露出手法上的類同性,即高度反覆同一意像或主題,直到氾濫的模式。而位於沃荷作品展場旁邊,獨立出來的一個空間則展出由威廉‧布洛斯與布萊恩‧蓋辛共同完成的平面拼貼作品(Collage)。一個個看似文件展出的玻璃相框中凝聚著這兩位大師如遊戲般的創作結晶,令人難以去真正地解讀每個拼貼作品試圖表達的意涵。而自剪貼組成的文字與影像中所呼應的或許是另一位藝術家尤斯‧費雪所展出的裝置作品《費雪夫人》(Madame Fisscher),如工作室般的個人空間佈滿了藝術家雜亂的片段筆記、摘要、媒材研究與實驗,其氾濫(overflow)與無章的脈絡顯露出當代藝術家日常生活中Cup-up式的生活 - 創作型態。
相對於此,已逝美國藝術家保羅‧泰克Paul Thek早期幾何型的雕塑作品,透過黃色透明的有機玻璃,我們可以端視到有如人體內部血管結構的解剖物片段,此一血肉的呈現主要呼應著藝術家當年反越戰的藝術宣言。同樣已逝,可被視為是極簡藝術之父的美國藝術家羅蘭‧布萊登Ronald Bladen,其於六十年代與七十年代初所完成的兩件幾何大型雕塑作品《Three elements》與《Cathedral evening》則可視為是極簡藝術中的最佳表現。而另一澳洲藝術家托巴‧凱杜麗(Toba Khedoori)幾近建築透視圖的大型畫作,簡單的幾何線條素描被一層細緻的白色臘所覆蓋,不但賦予畫作表面具體的質感,並隱喻著另一延續性的無形想像空間。
URS FISCHER, 'Madame Fisscher', 1999/2000
Collection Hauser & Wirth, St Gallen
女性眼光的批判性feminism criticism
就在展出羅蘭‧布萊登的大型雕塑作品之旁,我們可以發現另外兩位美國藝術家卡迪‧諾蘭德與南西‧葛羅斯曼的雕塑作品。以社會學與人類學為出發點,卡迪‧諾蘭德被視為是「再挪用式」(reappropriation)創作策略手法的佼佼者,擅用具高知名度的媒體影像、歷史事件與人物來完成一系列如新聞快報或雜誌封面的絹印作品(serigraphy),呈現在木製或鐵製的看板上,看似要為這些矯飾的訊息留下具體的見證,進而解構媒體符徵的陰謀,以批判美國社會與政治的亂象。同樣也應用具高度象徵性的媒材與符徵:黑色皮革、拉鍊、索繩,南西‧葛羅斯曼一個個相當異常,且具高度物化性(fetishism)的黑色人頭雕像,除了挑戰著觀者的目光與態度,或許也影射著人心深部潛藏的壓抑性與暴力性。
隨之的展場牆面上所呈現的則是一張張美國藝術家蘇‧威廉斯早期完成的黑白素描作品。看似細膩且輕柔的筆觸呈現出的卻是一個個難堪且猥褻的畫面,勾勒一個女子受到性侵害與性暴力的場景與意念,二十幾張的素描串聯成有如一本藝術家私密日記紀錄,以女性主義的觀點質疑著男女之間的社會階級與情愛暴力關係。
Nancy Grossman, Mary, 1971 / Private Collection, Courtesy Michael Rosenfeld Gallery, New York.
對立性opposition
展覽中最後一個獨立的小型展場中則展出兩件作品,分別由美國藝術家凱倫‧克林尼克所完成的裝置作品與拉脫維亞籍美國藝術家薇雅‧塞爾蔓所完成的素描畫作。凱倫‧克林尼克的in situ裝置作品《天鵝湖》具巴洛克式的裝飾特質,整合了天鵝湖舞劇中所有的重要視覺要素:散佈一地的寶麗龍球象徵著湖面、兩件黑白色絲綢芭蕾舞裙象徵舞劇中的黑白天鵝、兩雙芭蕾舞鞋、兩面古典鏡面、一張天鵝形浪漫座椅、以及手繪的山水背景。《天鵝湖》一作除了顯示出藝術家對於寓言、童話高度的興趣之外,事實上,自克林尼克其它的平面畫作中,我們也可發現克林尼克對當代傳媒體追星文化的高度敏銳度,其至今最知名的畫作之一即是希爾頓集團知名繼承人,也是當代時尚熱門人物之一巴黎、希爾頓(Paris Hilton)的肖像畫。
而薇雅‧塞爾蔓的星空素描作品《夜空第十一號》(Night Sky #11)則隸屬於超寫實主義畫派。她的素描主題常常以大自然的景觀為主,而她具高度耐力、毅力與細心用鉛筆所素描出來的海浪、天空、蜘蛛網與星空(這次展出的作品)也呈現出幾近攝影令人驚歎的質感;然如果我們更細心的觀察,畫中細膩的鉛質顆粒更顯現出主題背後更為無限的想像空間,在面對著靜凝安祥的《夜空》,《天鵝湖》最終瀰漫著一股曲終人散後的寂寥與空虛。
Karen Kilimnik, Swan Lake, 1992 / Ringier Collection, Suisse / Switzerland
誰是烏果.榮第隆尼Who’s Ugo Rondinone
美國文學家威廉‧布洛斯與藝術家布萊恩‧蓋辛於七十年代曾經共同出版了一本書,名為《第三意識》,是兩位藝術家自超現實藝術家創作手法中所應用的拼貼Cup-up手法,將獨自剪輯下來的文字與圖片重新拼貼組合,以衍生出新的文本內容與詩意所完成的作品。兩位藝術家並宣稱此成果有如透過另一無形卻存在的它者,即《第三意識》所完成的作品。簡言之,打破慣有的書寫文法與閱讀系統,試圖透過非理性的方式(甚至有時借由藥物的幫助)來創造出文字間與作品中似是而非、虛擬幻真的風格。
Vija Celmins, Night Sky #2, 1991
Oil on canvas, mounted on aluminum
而瑞士藝術家烏果.榮第隆尼借用本書的標題來作為本展的主題,透過挑選不同藝術家的作品,試圖邀請大眾進入策展人的腦中以解讀其中錯綜複雜的串連與脈絡,這不禁令人想起最近一個知名的日本網站:一窺腦內構造《脳内メーカー》註一。該網站要大家忘掉心理學家大師佛洛伊德過於繁瑣又嚴肅的人格分析法,只要一秒鐘,就可以一窺自己腦內的構造。幸好,這樣取巧的美夢是不存在的,最終,烏果.榮第隆尼身為國際當代藝壇中知名的藝術家之一,他的腦中有著什麼樣的意識?我們或許永遠不會知道,甚至連藝術家本身在一場面談中也提到:「…要我如何解釋我的創作理念?我不知道。為什麼我不知道?因為對我而言,所有的作品都跨入虛無的空間…難以理解也難以體認。而我則深陷此一惡性循環的死胡同中:編織一些毫無用處的解釋以描述此一弔詭的虛無性 – 它們即是我藝術創作中詩意的源頭。換句話說:即使我們存在於此,然我們的生命事實上毫無任何意義可言…」註二
Williams S. Burroughs & Brion Gysin, Untitled ("W.R. Hearst, Jr."), c.1965 / © 2006 Museum Associate / LACMA / Collection 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Acquisition grâce aux fonds de la Hiro Yamagata Foundation.
然而在藝術家這番極具虛無主義、並帶一絲惆悵的自述之外,《第三意識》則很有技巧地推出了31位藝術家的作品,其展場的設計不但不會令人感到雜亂無章,並高智慧地清楚點出展覽的旨意:一方面除了向兩位大師威廉‧布洛斯與布萊恩‧蓋辛致敬,推崇他們知名的「拼貼Cup-up」創作手法之外;另一方面也引領大眾一窺策展人的Alter ego,在其中,我們看到的不是策展人烏果.榮第隆尼的腦內構造,但是藝術作品之間永無止境且無限可能的對話與激盪。
註一:http://usokomaker.net/
註二:轉述自藝術家Doug Aitken與烏果.榮第隆尼的面談內容《Entretien avec Ugo Rondinone》
展覽訊息Art-info
《第三意識THE THIRD MIND》展
策展人:烏果.榮第隆尼(Ugo Rondinone)
日期:27 Sep. 2007 – 03 Jan., 2008
地點:巴黎東京宮(Palais de Tokyo)
網址:www.palaisdetokyo.com
mardi, octobre 02, 2007
「玩」弄觀念、誰是輸家 ─ 談里昂雙年展 « ‘Play’ with the Concept, Who’s the Looser ! » – Biennale de Lyon
「本次雙年展有如『機制mechanism』一般,如哲學家阿岡本Agamben所定義:『機制是由虛擬性涵蓋每個事物之異質元素所組成的網絡network,無論其事物是否具有條理:如言論、機構、古蹟、美學觀點、哲學觀點...等,一個機制總是具有實質上的策略性功能strategical function,並總是位居在權力與智識關係之間。』在這些與我們的存在息息相關的機制中,問題即在於:我們該採取什們樣的『策略』以面對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各類事物?」…Stephanie Moisdon & Hans Ulrich Obrist(里昂雙年展策展人)
里昂雙年展展場之一:糖廠La Sucriere外景
Photo : écran voilé
概念Conception
今年邁入第九屆的里昂雙年展,一如上屆共由兩位策展人「領銜」完成,用上「領銜」一詞主要在於本屆雙年展事實上共由四十九位受邀的國際策展人與藝評家,統稱玩家Players、與另外十九位第二類玩家(大多數是藝術家),透過答問式的「遊戲game」形式,限定每位玩家在既定的「規則rules」下:1. 年代限定在2000 – 2010之間、2. 單次決勝負it can only be played once,回答本展的問題:「基於你,哪一位藝術家或哪一件(藝術)作品在這十年中具有絕對性的地位“In your opinion which artist or which work has a vital place in this decade?”」;以超脫單一主題與個人風格的策展形式,由六十八位專業人士提供他們認為在這十年中已經/或即將具有絕對性地位之藝術家與/或藝術作品,這些所組成的概觀性藝術觀點就建構了本次里昂雙年展的展出內容。
Dave Hullfish Bailey, Pull me from the wreckage (thirdstate) , 2005
由策展人Jacob Fabricius推介
Copyright: DR
各方的質疑
乍看之下,這樣的策展理念就有如「不可能的任務」一般。首先,就玩家的眼光來看,到底是要回答自千禧年至今七年,還是預言往後三年中(第一質疑)?重要的藝術家還是藝術作品(第二質疑)?此外,受邀的第二類十九位玩家,到底是他們的藝術家身分,還是展出的藝術作品可被視為是提供的答案(第三質疑)?最後,選擇的標準在哪裡(第四質疑)?
以上種種的提問在今年四月份由兩位策展人共同召開的記者會中,就已是各界高度質疑的焦點,而在九月十九日雙年展正式對外開幕後,這些疑問似乎還是沒有得到一個相當完整的解釋,現場反倒瀰漫著一股極端負面的批判:「整場雙年展就有如委派、推卸責任式的工作模式,兩位主要策展人邀請了近五十位策展人,他們再各自推介藝術家(或藝術作品)來完成本雙年展:美其名是一民主式democratic participation、大家共同建構當代藝術史的好點子,但事實上兩位主策展人是否也巧妙地推卸了他們原有的(策展)責任,因為整個展覽中看不到他們的主觀觀點與喜好,而是全數合格的個人主觀觀點individuel subjectivism」。
Tomas Saraceno
由策展人Daniel Birnbaum推介
Photo : écran voilé
網絡(network)與關係(relation)
然而,上述的負面批判對兩位主策展人而言並非不可預見,事實上,他們自一開始接受擔任本屆里昂雙年展之策展重任之後,就似乎決心立意選擇這樣的策展模式。為了有別於過往傳統式國家性、同質性(風格)、主題性與客觀性的策展策略,也為了打破雙年展一貫由單一策展人壟斷型式exclusive的模式,就如兩位策展人所宣稱:「透過本次的機會,我們也得以從中學習,見識到許多我們自己也從未聽說過的藝術家與作品,而這樣的收穫正是必須透過多方專業人士的推介與努力,透過「網絡連結機制」才得以完成,大眾也才得以真正一窺當代藝術創作的多種面貌。」在試圖表達出當代藝術現狀之崇高願景的前提下,我們不得不同意本次里昂雙年展的「機制」是一相當巧妙、不但饒富興趣並合理化的策展概念。的確,如果要用最忠實的方式來反應當代藝術的現狀,尤其是在今日世界高度國際化、異質化、多元化與個人主觀的多種標準下,所謂網絡(network)與關係(relation)的串聯絕對是最佳的策展途逕,這也是我們藉本屆里昂雙年展中得以觀察到的現象。
劉韡Liu Wei,
由策展人皮力Pi Li推介
Photo : écran voilé
散發性與離星式的展覽印象
就此邏輯發想,可以想見本屆雙年展展覽內容所呈現出的結果正是一種具散發性與離星式的展覽印象,沒有所謂的軸心或主流;而充其量可稱之為「架構」的或許只是「雙年展」本身就具大型展覽的形式?也或許是兩位策展人至今在國際上不可忽略的個人魅力?再用另一方式提問,我們今天會來到里昂觀展,其目的到底是因為它是「雙年展」?還是因為兩位國際知名的策展人?是因為他們有力所邀請到其他49位同樣也是國際知名的策展人?是受邀的藝術家?還是展出的作品?這些或許都是正確答案,也或許都不是?然這就是本屆雙年展中巧妙的(或狡滑?)的面目之一:在今天,藝術創作沒有所謂的正確答案,當代藝術史的進程在國際村的世界中早已超脫策展人或雙年展所能掌控的面向;最終,當代藝術史就像本屆里昂雙年展一般充滿離星式的多元觀點,沒有所謂的標準,因為歷史尚在進行中。
在這樣極具哲學思辨的「機制」下,我們既難以反駁這樣的「策略」,而同時間卻也難忍最終過於空泛化的策展形式。此外,策展人並宣稱本屆雙年展中的許多作品是藝術家因應本屆雙年展製作完成的作品Production,因此,這樣「量身訂做」的作品是否也可稱之為是「在這十年中具有絕對性地位的作品呢?」這種「自相矛盾」的做法不但模糊了雙年展自許「結思廣義」,發現當今十年中最具絕對性地位之藝術作品的宣言,同時也透露出他們概念性「機制」中一個脆弱的環節:當要為一段尚未結束的歷史下個定義,必定失去了史學研究的嚴謹與客觀性;而當同一時間可作為「標準」的美學基礎也不存在時,整體最終多少給人不夠客觀、玩弄文字遊戲的感覺。
曹斐Cao Fei, 怒江之旅Nu River Project, 2005 – 2006
由策展人胡昉Hu Fang推介
Photo : écran voilé
哪些值得一提
展場一:糖廠La Sucriere
胡昉Hu Fang推介的曹斐Cao Fei推出的是一段《怒江之旅Nu River Project》,在同懠共伴(兩男兩女共四個好友),時而嘻鬧、搞笑、嚴肅、惆悵的雲南之旅,整片透露出紀錄片式,也具家庭影片式的特質。在這近一小時的影片中,曹斐的鏡頭不但紀錄下與當地人的接觸與對話,也寫實地呈現出中國內地人生活上的困苦與貧瘠、貧富的差距;就在今天中國傲人的現代化發展背後,我們透過《怒江之旅》看到其中不堪的一面。同樣也是以社會議題出發,Jochen Volz推介的Cinthia Marcelle《Confronto》所展出的多件錄像作品之一,畫面上我們看到一群年輕人在十字路口紅燈之際走上斑馬線,手上把耍著火棒組成一條線,娛樂著等待紅燈的汽車駕駛,直到變成綠燈之後還不散去,隨著時間的過去,受阻的司機按耐不住等待而開始按喇叭,就在畫面淡出只剩黑色螢幕之後,我們耳中還回響著刺耳的高音貝喇叭交響曲。巴西籍Cinthia Marcelle提到本片的靈感來自巴西街頭,隨時可見貧窮的小孩為了溫飽而想出奇怪的雜耍把戲向路人乞討,本片表面上雖散發出幽默的特質,然其背後深遠的意涵更是令人感動。
Jennifer Allora & Guillermo Calzadilla, Calmor, 2006
由策展人Hamza Walker推介
Photo : écran voilé
由Hamza Walker推介的Jennifer Allora & Guillermo Calzadilla帶給我們的則是一個有如碉堡的裝置作品《Clamor》。在特定時間時,一批音樂家會進入碉堡中,演奏起不同的樂器:小喇叭、大喇叭、鼓、簫…等,而透過碉堡的保護,觀眾從外面只能透過空隙隱隱約約看到正在演奏的樂器與音樂家。此一響震天際的音樂會演奏的是一系列與軍事戰爭有關的交響曲,除了令人聽覺難以忍受之外,並質疑著今日世界的戰亂現狀。而Sean O‘Toole所推介的James Webb則邀請觀眾進入一條細長看不見底的《The Black Passage黑色長廊》,長廊中底部傳出震耳的巨大聲響是藝術家在南非最深的金礦中,錄製升架梯上下運作時所發出的聲音。
Una Szeemann et Bohdan Stehlik, Dark movies, 2007
由策展人Yves Aupetitallot推介
Copyright: DR
展場二:Villeurbanne當代藝術中心Institut d’Art Contemporain de Villeurbanne
同樣透過長廊的空間來創造出感官上的感受,法國雙人藝術團體Claire Fontaine(受邀的第二層「玩家」)展出的《You will go to war not come back die》霓虹燈裝置與九個連續閃爍的燈泡呈現出極簡的視覺效果。而由Yves Aupetitallot推介的Una Szeemann除了是已逝國際知名策展人Harald Szeemann的女兒之外,其結合泥塑人物與螢幕數位照片再次拍攝出來的黑白照片《Dark Movies》主要呼應著歷史上名片中的知名畫面。而同樣也呼應著過往的影像,由Andrea Viliani推介的美國藝術家Seth Price所展出的錄像作品《Digital Video Effect : Editions》呈現出一系列「挪用」、「再挪用」、「剪輯」、「再剪輯」後的廣告、紀錄片、藝術錄像作品的片段…等,完成了一片只用別人的影像所完成的「創作」,質疑著「原創」與「盜版」在數位世代中的意義。
Seth Price, Digital Video Effect: "Editions", 2006
由策展人Andrea Viliani推介
Copyright: DR
展場三:里昂當代美術館Musee d’Art Contemporain de Lyon
由Jens Hoffmann所推介的Tino Sehgal推出的是一件具表演性質的作品(但藝術家拒絕我們將之稱之為表演藝術performance)。在由知名的藝術家Dan Flavin、Dan Graham、Larry Bell的三件作品所圍繞出的小小空間中,Tino Sehgal要求四位舞者(兩男兩女)每日輪流在不同的時段上演一段脫衣秀,就在舞者漸漸脫下身上的衣服,只剩下最貼身的衣物時喊出作品名稱《Tino Sehgal, Selling out, 2007》,表演就此結束。本作主要質疑著藝術的本質、作品的物性、藝術家、藝術作品與大眾之間的生產與消費關係。
此外,值得一提的還有法國藝術家Saadane Afif與Pierre Joseph個自推出的展覽計畫。這兩位藝術家均選擇沿用雙年展兩位策展人所採取的「委派」模式,就像老鼠會一般,反過來玩弄雙年展策展理念的定位,拉進更多的藝術家來參與本次雙年展的盛會。Saadane Afif選擇以展中藝廊的形式推出《Deja Vu似曾相識》,展出位於法國南特市Nante一名為ZOO galerie自99年開創以來所展出之大多數藝術家的作品,總數涵蓋近45位藝術家。而Pierre Joseph則委託7位年輕藝術家,要他們思考他自己的創作對他們所產生的影響,分別再創作出各自不同的作品,該展則命名為《Pierre Joseph的回顧展》。
Etienne Chambaud, Cartels de Singes, 2007 / Pour « Le Troupeau du Dehors », 2005
Etienne Chambaud是受邀的第二類玩家Pierre Joseph所邀請的7位年輕藝術家之一,其創作的作品是散佈在里昂街頭,以猩猩為主角的海報
Photo : écran voilé
戲還是要繼續演下去The show must go on
法國現代舞者Jerome Bel為了這次雙年展特別推出兩場計畫,第一場是於里昂歌劇院中為期三天上演他曾經推出過的一齣舞劇《The show must go on》,並在里昂當代美術館中展出以劇中音樂為基礎所完成的音樂裝置作品。Jerome Bel推出的舞劇中無複雜的場景,大部分只有打光上的變化;而在為時一小時半的舞劇中,我們幾乎也看不到任何令人驚讚的超高舞技,有的是20幾位舞者依著現場DJ所撥放的一首首知名「流行歌曲」:從惠妮休斯頓到席琳狄翁、從Edith Piaf、 Eddy Michel到Jonny Holiday(法國知名歌手),跳著連你我都會的舞步。此一奇特的舞劇充滿令人愕然的片段,深具高度的流行感、幽默與顛覆的特質,但事實上也相當淺薄與誇張parodique。此外,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你沒有事先在歌劇院看過這齣劇目,當你到美術館中觀看本件同名裝置作品時,在穿越過分成七個隔間的空蕩展場,耳帶耳機聽著舞劇中流行歌曲的曲目之際,可能還是無法「領會」該作品中令人會心一笑的特質。
由M/M (Paris) 所設計的雙年展海報圖檔
Copyright: M/M (Paris)
「玩」弄觀念、誰是輸家‘Play’ with the Concept, Who’s the Looser!
這樣的缺憾不禁令人想起由雙人組平面設計師M/M (Paris)所製作的雙年展展覽畫冊,這本畫冊除了是值得一提的「作品」之外,因其多元的文字排版形式,讓人在傾讀當中有高度的視覺愉悅感;也是這次觀賞里昂雙年展不得不擁有的工具書,因為在本次超過六十種以上的個人觀點中,文字的閱讀成為相當重要的功課之一。換句話說,重要也弔詭的是,如果沒有展覽畫冊的協助,我們真的很難去理解每個「玩家」的選擇標準,最終可能只能感受到模糊的概念,在策展人「玩」弄觀念的意圖下成為真正的「輸家」。
然而,這或許是本屆里昂雙年展自我定位為「遊戲」的緣由。既然只是一場遊戲,那大家也就不用那麼的認真;此外,遊戲所帶來的趣味性fun與隨機性arbitrary,誰贏誰輸,誰對誰錯或許也都沒那麼重要。最終,在今天大型當代藝術展、雙年展多到數不清的時代,在透過相互串聯的策略以提高展覽知名度的競爭中,回顧展覽史,自知名策展人Harald Szeemann的創舉後,策展人的地位就變成一份很「in」、很「時尚」、很「主流」以及很「具身分地位」的行業之一,身為觀者的我們不禁自問:那我要不要也來玩玩看這樣的遊戲呢?註一
註一:想進一步了解對於當代策展人的評論,可參考法國網路藝術雜誌Paris Art總編輯Andre Rouillet發表的一篇文章「策展人之死」,http://www.paris-art.com/editorial-parisART/edito/208/andre-rouille-mort-du-commissaire.html
Artbar :
里昂雙年展 – 從零開始 – 尚待命名的十年
Biennale de Lyon – 00S – L’Histoire d’une décennie qui n’est pas encore nommée
Conception:Stephanie Moisdon, Hans Ulrich Obrist
日期:19 Sep. 07 – 06 Jan. 08
地點:Lyon, France
網址:www.biennale-de-lyon.org/
里昂雙年展獎:Seth Price
評審獎:Jennifer Allora & Guillermo Calzadilla
里昂雙年展展場之一:糖廠La Sucriere外景
Photo : écran voilé
概念Conception
今年邁入第九屆的里昂雙年展,一如上屆共由兩位策展人「領銜」完成,用上「領銜」一詞主要在於本屆雙年展事實上共由四十九位受邀的國際策展人與藝評家,統稱玩家Players、與另外十九位第二類玩家(大多數是藝術家),透過答問式的「遊戲game」形式,限定每位玩家在既定的「規則rules」下:1. 年代限定在2000 – 2010之間、2. 單次決勝負it can only be played once,回答本展的問題:「基於你,哪一位藝術家或哪一件(藝術)作品在這十年中具有絕對性的地位“In your opinion which artist or which work has a vital place in this decade?”」;以超脫單一主題與個人風格的策展形式,由六十八位專業人士提供他們認為在這十年中已經/或即將具有絕對性地位之藝術家與/或藝術作品,這些所組成的概觀性藝術觀點就建構了本次里昂雙年展的展出內容。
Dave Hullfish Bailey, Pull me from the wreckage (thirdstate) , 2005
由策展人Jacob Fabricius推介
Copyright: DR
各方的質疑
乍看之下,這樣的策展理念就有如「不可能的任務」一般。首先,就玩家的眼光來看,到底是要回答自千禧年至今七年,還是預言往後三年中(第一質疑)?重要的藝術家還是藝術作品(第二質疑)?此外,受邀的第二類十九位玩家,到底是他們的藝術家身分,還是展出的藝術作品可被視為是提供的答案(第三質疑)?最後,選擇的標準在哪裡(第四質疑)?
以上種種的提問在今年四月份由兩位策展人共同召開的記者會中,就已是各界高度質疑的焦點,而在九月十九日雙年展正式對外開幕後,這些疑問似乎還是沒有得到一個相當完整的解釋,現場反倒瀰漫著一股極端負面的批判:「整場雙年展就有如委派、推卸責任式的工作模式,兩位主要策展人邀請了近五十位策展人,他們再各自推介藝術家(或藝術作品)來完成本雙年展:美其名是一民主式democratic participation、大家共同建構當代藝術史的好點子,但事實上兩位主策展人是否也巧妙地推卸了他們原有的(策展)責任,因為整個展覽中看不到他們的主觀觀點與喜好,而是全數合格的個人主觀觀點individuel subjectivism」。
Tomas Saraceno
由策展人Daniel Birnbaum推介
Photo : écran voilé
網絡(network)與關係(relation)
然而,上述的負面批判對兩位主策展人而言並非不可預見,事實上,他們自一開始接受擔任本屆里昂雙年展之策展重任之後,就似乎決心立意選擇這樣的策展模式。為了有別於過往傳統式國家性、同質性(風格)、主題性與客觀性的策展策略,也為了打破雙年展一貫由單一策展人壟斷型式exclusive的模式,就如兩位策展人所宣稱:「透過本次的機會,我們也得以從中學習,見識到許多我們自己也從未聽說過的藝術家與作品,而這樣的收穫正是必須透過多方專業人士的推介與努力,透過「網絡連結機制」才得以完成,大眾也才得以真正一窺當代藝術創作的多種面貌。」在試圖表達出當代藝術現狀之崇高願景的前提下,我們不得不同意本次里昂雙年展的「機制」是一相當巧妙、不但饒富興趣並合理化的策展概念。的確,如果要用最忠實的方式來反應當代藝術的現狀,尤其是在今日世界高度國際化、異質化、多元化與個人主觀的多種標準下,所謂網絡(network)與關係(relation)的串聯絕對是最佳的策展途逕,這也是我們藉本屆里昂雙年展中得以觀察到的現象。
劉韡Liu Wei,
由策展人皮力Pi Li推介
Photo : écran voilé
散發性與離星式的展覽印象
就此邏輯發想,可以想見本屆雙年展展覽內容所呈現出的結果正是一種具散發性與離星式的展覽印象,沒有所謂的軸心或主流;而充其量可稱之為「架構」的或許只是「雙年展」本身就具大型展覽的形式?也或許是兩位策展人至今在國際上不可忽略的個人魅力?再用另一方式提問,我們今天會來到里昂觀展,其目的到底是因為它是「雙年展」?還是因為兩位國際知名的策展人?是因為他們有力所邀請到其他49位同樣也是國際知名的策展人?是受邀的藝術家?還是展出的作品?這些或許都是正確答案,也或許都不是?然這就是本屆雙年展中巧妙的(或狡滑?)的面目之一:在今天,藝術創作沒有所謂的正確答案,當代藝術史的進程在國際村的世界中早已超脫策展人或雙年展所能掌控的面向;最終,當代藝術史就像本屆里昂雙年展一般充滿離星式的多元觀點,沒有所謂的標準,因為歷史尚在進行中。
在這樣極具哲學思辨的「機制」下,我們既難以反駁這樣的「策略」,而同時間卻也難忍最終過於空泛化的策展形式。此外,策展人並宣稱本屆雙年展中的許多作品是藝術家因應本屆雙年展製作完成的作品Production,因此,這樣「量身訂做」的作品是否也可稱之為是「在這十年中具有絕對性地位的作品呢?」這種「自相矛盾」的做法不但模糊了雙年展自許「結思廣義」,發現當今十年中最具絕對性地位之藝術作品的宣言,同時也透露出他們概念性「機制」中一個脆弱的環節:當要為一段尚未結束的歷史下個定義,必定失去了史學研究的嚴謹與客觀性;而當同一時間可作為「標準」的美學基礎也不存在時,整體最終多少給人不夠客觀、玩弄文字遊戲的感覺。
曹斐Cao Fei, 怒江之旅Nu River Project, 2005 – 2006
由策展人胡昉Hu Fang推介
Photo : écran voilé
哪些值得一提
展場一:糖廠La Sucriere
胡昉Hu Fang推介的曹斐Cao Fei推出的是一段《怒江之旅Nu River Project》,在同懠共伴(兩男兩女共四個好友),時而嘻鬧、搞笑、嚴肅、惆悵的雲南之旅,整片透露出紀錄片式,也具家庭影片式的特質。在這近一小時的影片中,曹斐的鏡頭不但紀錄下與當地人的接觸與對話,也寫實地呈現出中國內地人生活上的困苦與貧瘠、貧富的差距;就在今天中國傲人的現代化發展背後,我們透過《怒江之旅》看到其中不堪的一面。同樣也是以社會議題出發,Jochen Volz推介的Cinthia Marcelle《Confronto》所展出的多件錄像作品之一,畫面上我們看到一群年輕人在十字路口紅燈之際走上斑馬線,手上把耍著火棒組成一條線,娛樂著等待紅燈的汽車駕駛,直到變成綠燈之後還不散去,隨著時間的過去,受阻的司機按耐不住等待而開始按喇叭,就在畫面淡出只剩黑色螢幕之後,我們耳中還回響著刺耳的高音貝喇叭交響曲。巴西籍Cinthia Marcelle提到本片的靈感來自巴西街頭,隨時可見貧窮的小孩為了溫飽而想出奇怪的雜耍把戲向路人乞討,本片表面上雖散發出幽默的特質,然其背後深遠的意涵更是令人感動。
Jennifer Allora & Guillermo Calzadilla, Calmor, 2006
由策展人Hamza Walker推介
Photo : écran voilé
由Hamza Walker推介的Jennifer Allora & Guillermo Calzadilla帶給我們的則是一個有如碉堡的裝置作品《Clamor》。在特定時間時,一批音樂家會進入碉堡中,演奏起不同的樂器:小喇叭、大喇叭、鼓、簫…等,而透過碉堡的保護,觀眾從外面只能透過空隙隱隱約約看到正在演奏的樂器與音樂家。此一響震天際的音樂會演奏的是一系列與軍事戰爭有關的交響曲,除了令人聽覺難以忍受之外,並質疑著今日世界的戰亂現狀。而Sean O‘Toole所推介的James Webb則邀請觀眾進入一條細長看不見底的《The Black Passage黑色長廊》,長廊中底部傳出震耳的巨大聲響是藝術家在南非最深的金礦中,錄製升架梯上下運作時所發出的聲音。
Una Szeemann et Bohdan Stehlik, Dark movies, 2007
由策展人Yves Aupetitallot推介
Copyright: DR
展場二:Villeurbanne當代藝術中心Institut d’Art Contemporain de Villeurbanne
同樣透過長廊的空間來創造出感官上的感受,法國雙人藝術團體Claire Fontaine(受邀的第二層「玩家」)展出的《You will go to war not come back die》霓虹燈裝置與九個連續閃爍的燈泡呈現出極簡的視覺效果。而由Yves Aupetitallot推介的Una Szeemann除了是已逝國際知名策展人Harald Szeemann的女兒之外,其結合泥塑人物與螢幕數位照片再次拍攝出來的黑白照片《Dark Movies》主要呼應著歷史上名片中的知名畫面。而同樣也呼應著過往的影像,由Andrea Viliani推介的美國藝術家Seth Price所展出的錄像作品《Digital Video Effect : Editions》呈現出一系列「挪用」、「再挪用」、「剪輯」、「再剪輯」後的廣告、紀錄片、藝術錄像作品的片段…等,完成了一片只用別人的影像所完成的「創作」,質疑著「原創」與「盜版」在數位世代中的意義。
Seth Price, Digital Video Effect: "Editions", 2006
由策展人Andrea Viliani推介
Copyright: DR
展場三:里昂當代美術館Musee d’Art Contemporain de Lyon
由Jens Hoffmann所推介的Tino Sehgal推出的是一件具表演性質的作品(但藝術家拒絕我們將之稱之為表演藝術performance)。在由知名的藝術家Dan Flavin、Dan Graham、Larry Bell的三件作品所圍繞出的小小空間中,Tino Sehgal要求四位舞者(兩男兩女)每日輪流在不同的時段上演一段脫衣秀,就在舞者漸漸脫下身上的衣服,只剩下最貼身的衣物時喊出作品名稱《Tino Sehgal, Selling out, 2007》,表演就此結束。本作主要質疑著藝術的本質、作品的物性、藝術家、藝術作品與大眾之間的生產與消費關係。
此外,值得一提的還有法國藝術家Saadane Afif與Pierre Joseph個自推出的展覽計畫。這兩位藝術家均選擇沿用雙年展兩位策展人所採取的「委派」模式,就像老鼠會一般,反過來玩弄雙年展策展理念的定位,拉進更多的藝術家來參與本次雙年展的盛會。Saadane Afif選擇以展中藝廊的形式推出《Deja Vu似曾相識》,展出位於法國南特市Nante一名為ZOO galerie自99年開創以來所展出之大多數藝術家的作品,總數涵蓋近45位藝術家。而Pierre Joseph則委託7位年輕藝術家,要他們思考他自己的創作對他們所產生的影響,分別再創作出各自不同的作品,該展則命名為《Pierre Joseph的回顧展》。
Etienne Chambaud, Cartels de Singes, 2007 / Pour « Le Troupeau du Dehors », 2005
Etienne Chambaud是受邀的第二類玩家Pierre Joseph所邀請的7位年輕藝術家之一,其創作的作品是散佈在里昂街頭,以猩猩為主角的海報
Photo : écran voilé
戲還是要繼續演下去The show must go on
法國現代舞者Jerome Bel為了這次雙年展特別推出兩場計畫,第一場是於里昂歌劇院中為期三天上演他曾經推出過的一齣舞劇《The show must go on》,並在里昂當代美術館中展出以劇中音樂為基礎所完成的音樂裝置作品。Jerome Bel推出的舞劇中無複雜的場景,大部分只有打光上的變化;而在為時一小時半的舞劇中,我們幾乎也看不到任何令人驚讚的超高舞技,有的是20幾位舞者依著現場DJ所撥放的一首首知名「流行歌曲」:從惠妮休斯頓到席琳狄翁、從Edith Piaf、 Eddy Michel到Jonny Holiday(法國知名歌手),跳著連你我都會的舞步。此一奇特的舞劇充滿令人愕然的片段,深具高度的流行感、幽默與顛覆的特質,但事實上也相當淺薄與誇張parodique。此外,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你沒有事先在歌劇院看過這齣劇目,當你到美術館中觀看本件同名裝置作品時,在穿越過分成七個隔間的空蕩展場,耳帶耳機聽著舞劇中流行歌曲的曲目之際,可能還是無法「領會」該作品中令人會心一笑的特質。
由M/M (Paris) 所設計的雙年展海報圖檔
Copyright: M/M (Paris)
「玩」弄觀念、誰是輸家‘Play’ with the Concept, Who’s the Looser!
這樣的缺憾不禁令人想起由雙人組平面設計師M/M (Paris)所製作的雙年展展覽畫冊,這本畫冊除了是值得一提的「作品」之外,因其多元的文字排版形式,讓人在傾讀當中有高度的視覺愉悅感;也是這次觀賞里昂雙年展不得不擁有的工具書,因為在本次超過六十種以上的個人觀點中,文字的閱讀成為相當重要的功課之一。換句話說,重要也弔詭的是,如果沒有展覽畫冊的協助,我們真的很難去理解每個「玩家」的選擇標準,最終可能只能感受到模糊的概念,在策展人「玩」弄觀念的意圖下成為真正的「輸家」。
然而,這或許是本屆里昂雙年展自我定位為「遊戲」的緣由。既然只是一場遊戲,那大家也就不用那麼的認真;此外,遊戲所帶來的趣味性fun與隨機性arbitrary,誰贏誰輸,誰對誰錯或許也都沒那麼重要。最終,在今天大型當代藝術展、雙年展多到數不清的時代,在透過相互串聯的策略以提高展覽知名度的競爭中,回顧展覽史,自知名策展人Harald Szeemann的創舉後,策展人的地位就變成一份很「in」、很「時尚」、很「主流」以及很「具身分地位」的行業之一,身為觀者的我們不禁自問:那我要不要也來玩玩看這樣的遊戲呢?註一
註一:想進一步了解對於當代策展人的評論,可參考法國網路藝術雜誌Paris Art總編輯Andre Rouillet發表的一篇文章「策展人之死」,http://www.paris-art.com/editorial-parisART/edito/208/andre-rouille-mort-du-commissaire.html
Artbar :
里昂雙年展 – 從零開始 – 尚待命名的十年
Biennale de Lyon – 00S – L’Histoire d’une décennie qui n’est pas encore nommée
Conception:Stephanie Moisdon, Hans Ulrich Obrist
日期:19 Sep. 07 – 06 Jan. 08
地點:Lyon, France
網址:www.biennale-de-lyon.org/
里昂雙年展獎:Seth Price
評審獎:Jennifer Allora & Guillermo Calzadil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