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edi, août 30, 2008

介於三與二之間的第四空間(4 between 3 and 2)

如果英國有知名的泰納獎(Turner Prize)與泰德(Tate Britain)合作,形成英國文化政策中推廣英國年青藝術家不容乎視的利器。有鑒英國泰納獎的成功經驗,法國於2000年推出的杜象獎(Marcel Duchamp Prize)則與龐畢度中心合作,主要推廣以法國為居住地的當代藝術家,可謂是法國版的泰納獎。而日前於龐畢度中心推出個展的女性藝術家塔堤安娜.徒非:《4介於3與2之間(4 between 3 and 2)》,她正是2007年杜象獎的得獎人。

龐畢度中心315空間Tatiana Trouvé《4介於3與2之間(4 between 3 and 2)》一景
攝影:Florian Kleinefenn



記錄與歸類(recording and filing)
原籍意大利,在非洲塞內加爾達卡市長大,塔堤安娜.徒非曾就讀過法國與荷蘭的藝術學院,今天則定居巴黎,做為其生活與創作的據點。自1997起,徒非花了六年的時間創作一系列日記性與歸檔性的檔案性結構式作品,名為〈B.A.I.(Bureau d’Activités Implicites)〉,中譯文為〈暗示性活動辦公室〉。這件整體看來可視為是單一同質性創作作品,事實上共由十三個模組(Module)所組成,就有如十三個微型辦公單位一般,分別名為:〈行政〉、〈標題〉、〈細沙單位〉、〈殘念〉、〈幻影〉、〈過失〉、〈罷工〉、〈等待一〉、〈等待二〉、〈檔案室一〉、〈檔案室二〉、〈檔案室三〉與〈附錄〉。

東京宮2007年Tatiana Trouvé《Double Bind》一展一景
攝影:Marc Domage


對藝術家來說,這些模組均源自她自學生生涯直到步入社會之後,一系列從未實現的計畫記錄。然從不同的「檔案夾」中,我們也可以發現到藝術家生活中幾個不同的生涯階段,此一自我描述性的特色讓一般藝評家視其創作是八十年代「個人神話(mythologie personnelle)」創作風格的延續,其中幾位知名的藝術家有梅沙潔(Annette Messager)、波東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蘇菲.卡爾(Sophie Calle)...等人。
就簡單舉幾個模組為例:可視為是辦公室核心的〈行政模組(Module administratif), 1997-2002〉主要是由牆面、桌椅、移動式檔案櫃...等似辦公室物件所組成,其中完整地儲存著藝術家各式各樣、不同時期的身份證明影本、履歷表、求職信、回信、與一系列不同單位與機構的連絡簿...等,背後行政作業的繁瑣與無耐感油然而生。

東京宮2007年Tatiana Trouvé《Double Bind》一展一景
攝影:Marc Domage


而另一個名為〈殘念模組(Module à réminiscences), 1999〉的環狀主體架構則是由反光紙所組成,它立在十三個模組群的中央反射著四週其它的模組,倒影效果除了強調出「自觀」式的概念之外,其中心位置並呼應著藝術家對之下的定義:「〈殘念模組〉是所有模組的模組(...),所有辦公室的辦公室母體」;〈殘念模組〉就如一個元模組(meta-module)般的核心,與向四方發散的模組相互聯結,隱喻著記憶本質隨著時序以網狀模式發展並相互糾纏的狀態。

視「觀念」為媒材的創作風格(concept as medium)
很明顯地,徒非早期的作品給人的第一印象正是以自傳的方式,闡述自己身為藝術家的身份,在剛步出學校時漂浮在創作與職業之間,掙扎在夢想與現實下的一種記錄。而其嚴謹且有條理的收集、整理、分類、歸檔創作形式也強烈地呼應著法國六七十年代的小說家喬治.培瑞克(Georges Perec)一系列知名的實驗小說系列如〈思想與分類(Penser/Classer)〉、〈日常表層下(L'Infra-ordinaire)〉、〈生活說明書(La vie mode d’emploi)〉...等。而藝術家也發表:「多年中,我的創作並不真正存在過:都只是一些計畫、標題與空泛的概念。(...)而辦公室就有如一個可以觀察並儲藏這些事物的一個外殼與空間,即一個腦樞中心」,強烈隱喻著視「觀念」為媒材的創作風格。

Tatiana TROUVÉ
無題(Sans titre)-〈Remanence〉系列,2008
Pencil on paper, lead, tin,76 x 113 cm
Courtesy Almine Rech Gallery, Bruxelles; Courtesy Galerie Emmanuel Perrotin, Miami & Paris; Courtesy Galerie Johann König, Berlin


在此簡述了徒非創作生涯中這件早期的作品是得以讓我們瞭解她近期作品的重要基礎,如〈Polder〉與〈REMANENCE〉等系列作品。〈Polder〉系列通常是由一系列桌椅、欄干與管線所構成的空間裝置作品,而〈REMANENCE〉素描系列作品看似就像是〈Polder〉的草圖;這兩組系列看起來就像是藝術家最終將辦公室系列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文件記錄」全部拿掉,取而代之的是造形特殊的傢俱、刻意的打光方式、以某種邏輯組成的管線或牆面、難以命名的塊狀物或條狀物、以及尺寸不一,時而過大、時而過小的物件與門窗,整體形成一種架空式的開放結構。然如果一個個名為〈Polder〉的裝置所呈現出的空間概念隱約還會令我們想起早期作品中一個個不同的模組空間,但整體在觀念、材質與空間上則有了更多元與自由的特質,就像是辦公室系列的「進化版」。而「Polder」一詞源自於德語,意指荷蘭境內常見的迂田與填地,在此也正呼應著作品中綿延式開放性空間、以及看似無端出現卻又愕然無寂而終的架構,忠實地勾勒出詞意中無中生有的語境。

Tatiana TROUVÉ
無題(Sans titre)2007
Bronze, metal, leather, cement, Formica, Plexiglas, mirror, marble, epoxy painting,160 x 421 x 610 cm
2007年威尼斯雙年展一景
攝影:écran voilé
Courtesy Almine Rech Gallery, Bruxelles; Courtesy Galerie Emmanuel Perrotin, Miami & Paris; Courtesy Galerie Johann König, Berlin


記憶、時間(memory, time)
塔堤安娜.徒非今年於龐畢度中心推出的個展,從弔詭的展名文意看來:探索介於平面(二次方)與立體(三次方)之間的第四面向,我們即可清楚瞭解到藝術家長年深入研究的主題意境。透過尺寸上的變化如比例過小的透明門、將展覽視覺空間裁成大小寬細不一的鐵欄框、自牆面小孔中不停串流下的黑色細沙,在慘白的牆面下積成一座小山丘、與看似被莫名的力量所支撐而獨立形成的弧型狀纜線...等,正如藝術家自己所言:「(...)這些作品並非只是物理性的,但更具精神性,它們就像在記憶交錯的意外下而被扭曲的組織(...);在此,第四空間影射的是「時間(time),而我試圖去面對並探索一種『介於三(次元)與二(次元)』之間的雕塑作品。」


龐畢度中心315空間Tatiana Trouvé《4介於3與2之間(4 between 3 and 2)》一景
攝影:Florian Kleinefenn




Artbar
《4介於3與2之間(4 between 3 and 2)》
地點:龐畢度中心315空間(Centre Pompidou, espace 315)
展期:26 june - 29 sep. 2008

《Tatiana Trouvé個展》
地點:FRAC Pays de la Loire, Carquefou
展期:05 july - 12 oct. 2008

《第七屆宣言展(Manifesta 7 : Principle Hope)》(聯展)
地點:Ex Peterlini, Manifattura Tabacchi, Rovereto, Italy
展期:17 july - 04 nov. 2008

龐畢度中心315空間Tatiana Trouvé《4介於3與2之間(4 between 3 and 2)》一景
攝影:Florian Kleinefenn


2008屆的杜象獎一如以往,將於十月底假巴黎當代藝術博覽會(FIAC, Foire Internationale de l’Art Contemporary de Paris)會中公佈,今年的入圍名單分別有:
- Michel BLAZY(1966),由巴黎東京宮館長Marc-Olivier Walher推介
- Stéphane CALAIS(1967),由獨立策展人與藝評家Jean de Loisy推介
- Laurent GRASSO(1972),由藝評家Michel Gauthier推介
- Didier Marcel(1961),由第戎當代藝術協會中心(Consortium de Dijon)館長Xavier Douroux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