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di, septembre 11, 2007
柏林,參觀私人典藏的歐洲重鎮
Kohei Nawa, "Air Cell"
跨國汽車集團致力於當代藝術的典藏
國際知名的戴姆勒克萊斯勒汽車集團除了是高級轎車極品的代名詞之外,較為人所不知的或許是該集團近30年來的耕耘與投資,至今累積超過1200件作品以上的藝術典藏。源自1977年,戴姆克萊斯勒藝術典藏的歷程至今邁入第30年,其中涵蓋了超過300位以上的國際藝術家,風格從世紀初的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到無形式主義及抽象藝術Informel (Abstract Art) 、從Stuttgart前衛藝術學派Stuttgart avant-garde到極簡主義Minimalism、乃至今日的當代藝術Contemporary art,其中還必須提到幾個獨特的案例:如普普藝術大師Andy Warhol於1986年為該集團所創作的《車Car》系列、觀念藝術家Robert Longo與Joseph Kosuth分別受邀所完成的作品…等。
為了推廣該集團長年累積下來的重要成果,該集團除了在柏林市Potsdamder Platz商業區中,鄰近克萊斯勒總部的Haus Huth中成立了戴姆克萊斯勒當代藝術藝廊DaimlerChrysler Contemporary,並在該總部的四週規劃成一公共藝術區,共展出八位當代藝術家的雕塑作品,除了為人來人往的Potsdamder商業區帶來令人耳目一新的藝術景觀之外,並展現該集團長年致力於當代典藏計畫的成果與驕傲。
Katja Strunz, "Einladung zur Angst" [Invitation to Fear]
克萊斯勒基金會的典藏至今不但立下高品質的名譽之外,並已多次在世界各大美術館中展出過,從柏林新國家藝廊Neue Nationalgalerie到紐約古根漢美術館Guggenheim Museum New York、從卡斯魯新藝術美術館Museum fur Neue Kunst / ZKM, Karlsruhe到美國底特律藝術學院The Detroit Institute for Arts。
以Helmut Newton攝影作品為主的柏林攝影美術館
Helmut Newton喜好應用驚世駭俗的主題與內容來回應其客戶的要求:從時尚雜誌Vogue到Elle,從Marie-Claire到Nova,其中裸體的、男性化的、渴望權力的與自戀的一個個知名的名模與女星,除了在其鏡頭下留下了美艷的身影,而這些人物與風格也成就了他今天最重要的影像標誌。
當我們一進入Helmut Newton基金會,走上中庭樓梯迎面而來的就是其最知名的時尚名模裸體攝影系列《Big Nudes》:四位全裸的名模,以同人齊高的超大尺寸攝影作品震撼著觀者的目光。而位於二樓的臨時展《WANTED》則共分成兩個展場,一邊展出Newton於1987至1995年之間,以節集自《Helmut Newton’s Illustrated》雜誌中的四大標題:No. 1《Sex and Power》、No. 2《Pictured from an Exhibition》、No. 3《I was there》與No. 4《Dr. Phantasme》,分別展出該攝影師完成的封面與攝影作品,在此系列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個知名人物如Andy Warhol、Sigourney Weaver與Elizabeth Taylor…等人的身影。而另一展場則展出Larry Clark少見的《Tulsa》系列與《Teenage Lust》系列,敘述著七十年代青少年充滿情色與磕藥行為,私下不為人知的糜爛生活寫實紀錄,可謂是後起之當代攝影師Nan Goldin與Richard Billingham的先鋒。以及另一知名攝影師Ralph Gibson極具抽象美感的作品,回歸攝影光影變化的美學本質。
設立於2003年,Helmut Newton基金會收藏並管理該國際知名攝影師及其遺孀June Newton(別名為Alice Springs)的攝影作品。隨之經由普魯士文化遺產基金會的運作與仲介,該基金會也於2004年六月正式移入現名為Helmut Newton基金會與柏林攝影美術館,一棟位於柏林Charlottenburg區的傳統建築物中。佔地2000平方公尺的Helmut Newton基金會與柏林攝影美術館除了定期推出除了Helmut Newton的攝影作品之外,並也依據不同的主題展示其它攝影師的作品。而位於一樓的展示廳則長期展出Helmut Newton生前的居家用品、衣物與傢俱之外,也展出曾該攝影師的作品作為封面的雜誌、出版品與攝影集。
Andy Warhol
"Mao", 1973
448,3 x 346,1 cm
©2007 Andy Warhol Foundation /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Abdruck honorarfrei im Rahmen der Ausstellung im Museum Frieder Burda, Baden-Baden
令人爭議的私人典藏展出模式
位於柏林新中央車站Hauptbahnhof不遠,改建自十九世紀中的火車站,Hamburger Bahnhof美術館自1906年起原是柏林市立交通與建築博物館,歷經兩次世界大戰之後,建築物曾遭受到相當大的破壞,最終經過一連串重要的整修與擴建工程之後,正式納入州立美術館聯盟,並於1996開幕,Hamburger Bahnhof搖身一變不但成為柏林市中最具代表性的當代美術館,也是該市佔地最大的美術館。該館總面積為13000平方公尺,其中最知名的展出作品應該就是幾位重要私人典藏家的典藏作品:Erich Marx Collection、Marzona Collection與Friedrich Christian Flick Collection。
目前正在德國南部巴登巴登Frieder Burda Museum所展出的 Erich Marx私人典藏展,也是該典藏自1996年來入居Hamburger Bahnhof美術館之後,首次大規模離開柏林至他方展出的行程。該典藏中幾位重要的西方藝術大師:Joseph Beuys、Anselm Kiefer、Robert Rauschenberg、Roy Lichtenstein、Cy Twombly與Andy Warhol組成了該私人典藏最重要的特色之一,並也是柏林Hamburger Bahnhof美術館與Erich Marx簽定作品長期展出合作方案的動機之一。
而另一位知名私人典藏家Egidio Marzona的典藏則主要集中在極簡藝術Minimal Art、觀念藝術Concept Art、地景藝術Land Art與儉樸藝術Arte Povera為主。自2001年起被柏林市政府所收購並納入Hamburger Bahnhof美術館典藏之中,Egidio Marzona的私人典藏除了一掃該館因經費不足,典藏作品不足與品質不佳的惡名之外,並也試圖向世人展現該館致力典藏並展出當代藝術作品的決心與使命。
於2004年,該館再度與德國當代藝術私人典藏家合作,這次主角則是二次世界大戰納粹黨軍火販後裔Friedrich Christian Flick的私人典藏作品,雙方共簽定七年長期展出計畫的合約。雖然Hamburger Bahnhof美術館在與私人典藏合作之初時,曾極力對外宣稱此項合作計畫主要是基於尊重品質、致力於展出好的藝術作品為使命所誕生的計畫,試圖一掃外界對於該館與私人典藏家互動關係過於緊密的批評,然各方批判聲浪還是從未斷過,尤其是當Friedrich Christian Flick典藏藝術作品的背景與二次世界大戰有著緊密的關係。
Hamburger Bahnhof美術館
為私人典藏家背書還是以藝術為名
就在Hamburger Bahnhof美術館極力以「以藝術為名」為自我定位時,與該美術館合作的另一私人典藏家Erich Marx因為該美術館的策展人Heiner Bastian(也是Erich Marx的前藝術顧問)因故突然離開美術館之際,在四月間突然脅迫要與Hamburger Bahnhof美術館解約,把典藏作品移至它地,此項消息又將全世界的焦點再度轉移到該美術館身上。該事件最後經由普魯市文化基金會The Prussian Culture Foundation的居中協調圓滿結束,宣稱該典藏與柏林美術館的合作方案不但將擴及到柏林新國家美術館Neue Nationalgalerie,並經確認由指定的州立美術館的策展人共同管理與策劃與該典藏相關的各項展覽,進而化解了此一危機。該基金會並藉此機會對外宣稱已與 Marx簽定特殊條款,該私人典藏中最重要的四十一件作品:分別由Beuys、Kiefer、Warhol、Lichtenstein與 Rauschenber所創作的作品將不得在借展合約有效期間轉售,以避免私人典藏家可以藉機賺取暴利,也試圖擺脫美術館為私人典藏背書的嫌疑﹝註1﹞。
Matthew Buckingham, "Venice in New York? Wishful image of Canal Street", part of "Art in General on Canal", 2002
聲譽自我強化(autorenforcement)的連鎖效應
Hamburger Bahnhof美術館的案例讓我們不得不自問在這種公私立單位合作的關係之下,到底對當代藝術市場、當代藝術作品行情與當代藝術家的評價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由法國經濟學家所著作的《當代藝術的市場Le marche de l’art contemporain》﹝註2﹞是想了解藝術市場之經濟運作模式的有心人值得一讀的小品。其中所提及之經濟學自我強化(autorenforcement)的連鎖效應相當值得我們深思。首先,一位私人典藏家的知名度通常是來自於藝術市場交易訊息的結果,如該典藏家的收藏歷史與收藏作品,最初只涉及專業領域。然一但典藏家在專業領域中的知名度越來越高,相對地也就建立起該典藏的聲譽,並引來各方公私立展覽單位的邀請與借展。而透過這些公開展出機會,自我強化的效應就會開始運作,除了提高該典藏的明見度之外,也會如滾雪球般在大眾心中建立起該典藏的聲譽,進而奠定了該私人典藏家在大眾心中的美譽。
因此當公立美術館必須依賴私人典藏而運轉時,當公立美術館成為私人典藏「品質保證」的指標時,當私人典藏因為聲譽自我強化效應而抬高身價,這些現象都間接刺激了當代藝術市場交易的活躍,但同一時間也模糊了藝術價值標準的尺度。《當代藝術的市場Le marche de l’art contemporain》就饒富興趣地在最後章節中:《藝術作品之價值與價格的形成模式La formation de la valeur et des prix》,介紹了近三十年來,三位在當代藝術市場中具有絕對影響力的國際知名私人收藏家:Charles Saatchi、Francois Pinault、與Jeffrey Deitch,這除了意味著私人收藏家今日地位早已集策展人、藝評家、贊助家、製作人為一身之外,並同時左右著一件藝術作品、藝術風格、藝術家的市場行情,在藝術作品之價值與價格形成模式中具有重要的影響力。
註1:本訊息轉載自Art Forum雜誌的網路訊息http://artforum.com/
註2:Nathalie Moureau & Dominique Sagot-Duvauroux,《當代藝術的市場Le marche de l’art contemporain》, Editions La Decouverte, Paris 2006
Artbar:
戴姆勒克萊斯勒當代藝術基金會DaimlerChrysler Contemporary
展覽:Art Scope, Interface Complex, Contemporary Art from Japan and Germany
展期:15 June – 02 September 2007
展覽:極簡藝術與應用Minimalism and Applied, Minimalism in Art 1920 to today and Design
展期:21 September 2007 – 07 January 2008
地點:Haus Huth, Alte Potsdamer StraBe 5, Berlin
網址:http://www.collection.daimlerchrysler.com
Helmut Newton Foundation與柏林攝影美術館
展覽:WANTED
展期:03 June – 18 November 2007
地點:Jebensstrasse 2, Berlin
網址:http://www.helmutnewton.com/
Hamburger Bahnhof – Museum Fur Gegenwart – Berlin
展覽:Brice Marden
展期:12 June – 07 October 2007
展覽:Matthew Buckingham
展期:08 June – 14 October 2007
地點:Invalidenstrasse 50-51, Berlin
網址:http://www.hamburgerbahnhof.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