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manche, mai 21, 2006
辛蒂,你是誰?Cindy, Who are you ? - Cindy Sherman辛蒂.雪曼回顧個展
《Centerfolds》系列
"Untitled 96", 1981, Copyrights Reserved.
紐約雜誌New York Magazine四月份刊登了知名評論家Marc Spiegler一篇「當代藝術市場不會崩潰的五大理論Five Theories On Why the Art Market Can't Crash」,外加一句嘲諷的小註解「卻還是會And why it will anyway」的有趣文章1。這位文筆犀利的評論家在文末還特別指出三位歷經九十年代藝術市場萎縮卻屹立不搖的藝術家,其中之一就是美國女性攝影藝術家辛蒂‧雪曼Cindy Sherman。三十年來,辛蒂以自己為主角,完成了一系列批判女性制式化形象的攝影作品,用現代流行語彙來說,我們或許可視其攝影作品算是今天「自拍」潮流的始祖。然這位不凡的藝術家第一組拍攝的黑白攝影作品《Untitled A-E》卻可回溯至1975年,當她還就讀於Buffalo州立大學美術系的時候。辛蒂於1976年畢業並移居紐約,自此她以自己為主角拍攝了一系列攝影作品,而直到今天,以《Untitled加編號》的「無題」攝影名稱儼然已經成為她的作品特色。
「無題」的命名方式事實上呼應著影像中一個個不知名的女子,立在似曾相識的背景前時而憂傷、失落,時而純真、詭媚,留在我們心中一連串誇張、虛浮、可笑或甚至噁心的視覺感受,並瀰漫著一股難以捉模的謎樣氣氛。從早期小尺寸的黑白系列,喚起我們記憶中的電影情節《Untitled film Stills》,到以批判時尚的粗俗高雅造型《Pink Robes Untitled #102 - #116》與《Fashion》,而從80年代中期開始,辛蒂更借助假娃娃、假陽具與道具的協助創作出一系列令人看了難以入眼的粗俗色情與恐怖照片系列:《Fairy Tales》、《Disasters》、《Sex Pictures》與《Civil War》等。但在這些作品之外,藝術家也曾於90年代初期,以名畫中的主角為出發點,同樣透過自扮自演的手法完成了一系列嘲諷藝術史的古典肖像畫,在其中我們看到卡拉瓦喬Caravaggio、林布蘭特Rembrandt、達文西Da Vinci與哥雅Goya畫中的經典人物被藝術家以誇張似真的裝扮表現出來。然到了90年代中期之後,辛蒂的藝術風格開始有了改變,透過一系列被破壞的芭比娃娃(其身體重點部份被刀劃過或撕裂),《Broken Dolls》系列試圖抗議著社會主流加諸在女性身上的既定社會規範,又一如2000 - 2002年所完成的《Hollywood/Hampton Types》系列,一個個看來令人同情卻又可笑的B級女星在化妝過度與俗豔的裝扮下試題開創事業的第二春,苟延殘喘在獨霸又現實的好萊塢電影工業之下。
《無題小丑Untitled Clown》系列
"Untitled #424", 2004, Copyrights Reserved.
「性」、「女性與自我認知」、「道德尺寸」或「美醜標準」是辛蒂長期創作以來的幾個重要主題,一如藝術家於1981年受Artforum藝術雜誌之邀所完成的夾頁全版攝影作品,《Centerfolds》一詞隱射的是一般色情雜誌中出現的裸女夾頁,或是她於1994-1996年之間利用假人與道具所完成的《Horror and Surrealist Pictures》,呼應著慾望的失落,取而代之的是冰冷觸感與人性的喪失。然而,最新系列《無題小丑Untitled Clown》可視為是辛蒂多年來變裝演出中最為成功的角色之一。創作於紐約911事件發生之後,藝術家在一次訪談中提到「自從911事件發生之後,我開始問我自己與其封閉在我自己小小的創作世界,外界卻發生了更為重要的事,我繼續創作的理由到底在那裡?」沈寂一段時期後,藝術家終於找到一個完全可以表達出矛盾感受,保存其作品中一貫的幽默與戲謔感,並令人感到悲憐與同情的主角。再次以自己為模托兒,一張張影像面前,震撼我們的並非只是其構圖手法或其背後的政治省思,而是丑角自古以來所代表的矛盾意象與社會隱喻,那是結合兩種極端觀念於一身的最佳寫照,非男非女、非喜非憂,游移在中性與迷幻的零度空間中,在帶給大家歡樂的絢麗多彩外表下有著曲終人散後的孤獨與自憐。
今年於法國國立網球場美術館所舉辦的辛蒂‧雪曼回顧展中共展出超過250件,涵蓋由策展人歸類成十幾個系列的攝影作品,可算是該藝術家首次於歐洲舉辦的巡迴大展。我們除了可以一次完整回顧辛蒂三十年來的創作脈絡之外,更可親眼目睹許多借自私人典藏家,難得一見的攝影作品。在巴黎首展之後,本展將於11月巡迴至奧地利波堅思美術館Kunsthaus Bregenz(25/11/2006 – 14/01/2007),丹麥Louisiana Museum of Modern Art, Humlebaek(9/02 – 13/05/2007)與德國Martin-Gropius-Bau Berlin(13/06 – 10/09/2007)。
法國國立網球場美術館–協和廣場分館(Jeu de Paume – Site Concorde)
地址:1, place de la Concorde, 75008 Paris France
展期:16/05 - 03/09/2006
1. Marc Spiegler, « Five Theories On Why the Art Market Can't Crash, And why it will anyway.”, New York Magazine, 3 April, 06.
mardi, mai 16, 2006
創造現實 ─ 專訪國際策展人侯瀚如(Hou Hanru)
Chen Zhen work: model for White Museum project
Curated by Hou Hanru for "LA FORCE DE L'ART"
1963年出生於廣州,國際獨立策展人侯瀚如自1990年起旅居法國,並策劃過多場的國際大展,近期可見的有2005年的廣州三年展,今年法國首屆當代藝術三年展,以及明年九月開幕的第十屆伊斯坦堡雙年展。此外,他自今年起也受邀擔任舊金山藝術學院「展覽與推廣課程」(San Francisco Art Institution - Exhibitions and Public Programs)中心主任。透過這次法國三年展開幕的機會,小編特別在巴黎與侯瀚如見面,與他談談對於這次三年展的策劃方針以及未來的計畫。
小編:你是如何受邀共同策劃《藝術的力量》三年展計畫?
侯瀚如:其實也是蠻偶然的,約在去年聖誕節的時候我才聽說展覽計畫,而在一月份的時候我接到Bernard Blisten的電話,邀請我參與本展的策劃過程,我當初雖然感到時間上有點倉促,但我還是答應了。我是後來才聽說有關於本展背後的政治議題…等等說法,但一旦接受了,我並不想去理會那麼多,我只想要好好的將展覽完美的呈現出來。
小編:能夠談談你這次的策展理念嗎?
侯:我認為當代藝術首要的特性除了透過語言與影像形式與現實有著緊密相連的關係,它同時也帶領我們邁向一個想像的世界,所謂未知的烏托邦。在今天因為戰爭,經濟,社會不穩定等等議題,藝術似乎有離現實世界越來越遠的趨向,而透推動藝術與現實世界、創作與社會蛻變之間的新關係,我最主要望能夠透過當代藝術的自我再造(re-invente)的過程來尋回其主要的使命,希望能夠透過透過社會批判形式、歷史記憶來推動多重文化主義、提昇弱勢與女性團體的地位,期望能夠建構抵抗主流勢力的反動力,即便未來的路尚未明確,但至少可以提供一世界村的願景。
展覽命為 「一個未知的未來實驗場(Laboratoire Pour Un Avenir Incertain)」,最主要也是希望能夠提供現實世界一系列活動形式的原型計畫,四散在大皇宮的展場中,相互建立起開放性虛擬網絡,與它者溝通對話的橋樑。而此一虛擬社群也將透過裝置、錄像、繪畫、建築都市計畫、表演、研討會與論壇的形式,透過下列四個主張來想像一個開放性且未知的未來實驗場:
1. 實驗舞台Les points d’essais
如實驗室一般,藝術家透過創作計畫來想像未來的願景。
2. 陰性眼光:創造陰柔的社會Face au monde : la voix feminine
不同於過時的女性主義,但試圖呈現主流之外的陰性眼光。
3. 大師回顧Hommages speciaux
向過世的前衛當代大師致意。
4. 多樣表述Paroles de la multitude
透過研討會的形式,邀請不同領域的藝術理論家,藝術史專家及藝術家共同探討藝術對於社會的價值,以及其可以影響社會的模式。
小編:這樣的觀點和你去年的廣州三年展「別樣 — 一個特殊的現代化實驗空間」中所策劃的「三角洲工作室」似乎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其中策展人的角色很特殊,你可以談一談你對於策展人今日角色的定位?
侯:我其實很喜歡一個建築師朋友對今日藝壇的現狀提出這樣的批判「新保守主義Fresh Conservatism」,意思是:在大家越來越因為資訊交流的關係反而積存了過於類似,以主流為主而缺乏想像力的保守觀點。而為了要突破這樣的窘局,我覺得透過具「實驗性」的策略與計畫,提出「創造現實」的膽識,重新觀視創作活動與社會現實間的新關係,其中除了造形藝術之外,也必須涵蓋其他類型的創作如建築,設計…等。而策展人的角色就在於提出問題讓藝術家來思考並參與對話,提出各種可能性,視「合作」為主要的互動關係。
小編:你最近接受了舊金山藝術學院院長的邀請,擔任該學院「展覽與推廣課程」中心主任,對於這項新的挑戰你有甚麼計畫?
侯:我其實一直對於教育工作很有興趣,而這次受舊金山藝術學院Chris Bratton院長的邀請來負責該學院Walter and McBean galleries的館長,我除了規劃該藝廊的展出規劃之外,我並將會引介許多國際性藝術家來到舊金山駐校研究,規劃一系列的研討會與文化課程,讓他們與學生面對面。我相信尤其對於未來藝壇的發展,教育推廣絕對是推動當代藝術重要的基礎之一。
誰說藝術無關政治 - 法國首屆當代藝術三年展《藝術的力量LA FORCE DE L'ART》
notice of artwork : Shen yuan, La Route Paris - Luxembourg, curated by Hou Hanru
法國總理德維爾潘去年十月參觀法國Fiac藝術博覽會時宣稱在明年(2006年)將舉辦法國首屆的當代藝術三年展,一方面希望能夠提高法國藝術家在國際市場上的能見度,同時也希望能夠藉此與英美國家抗衡,尤其是在今日雙年展林立的國際藝壇上,巴黎市至今還尚未具有同等規模的活動。然而這樣的美意卻自此一宣言開始在法國的藝壇上引起不小的騷動,有贊成有反對,而連續數月的紙上論戰倒也更提高了大家對本展的期待。關於反對的主張,理由歸略約有以下幾點:首先是時間的不足,畢竟短短六個月要推出一場具國際影響力,涵蓋超過兩百位藝術家作品的大展著時不易,也因此前波爾多當代美術館館長Jean-Louis Froment在一開始受邀時即拒絕接受策展人的任務:「政治人物想像可以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推動如此龐大的計畫,這更凸顯了他們對於展覽規劃與籌備所需的工作是如此地不了解」。而他的決定更帶動了藝壇界某些人士對此一「國家政策性」展覽的反動:官方介入藝壇、做政績求表現、過於國家主義…等等的批判更塵囂而上(不禁讓人想起台灣的衛武營全國表演藝術博覽會事件)。然除了人的問題之外,另一方面還有資金的整合與來源。據小編消息,到了四月份時,有一部分的資金都尚未募集完畢,而這點或許也解釋了為何這次三年展宣傳無力,以及展覽資訊不足之憾,尤其是到了開幕的前一天,還有許多藝壇人士與藝術家都尚未收到開幕邀請函…等等的問題。
然無論如何,為期兩個月的法國首屆當代藝術三年展還是於五月九日順利開幕。在邀請一兩位重量級的策展人的計畫均宣告破局之後,我們最後發現到的是分別由15位來自不同領域的藝術專才,透過一個個主題均不相同的個展所組成的大展,基於本活動的主辦單位的說法:「這場展覽絕對不是一場紀錄總結,而是希望能夠眼觀當下,基於今日藝壇的異質性並透過不同觀點以反應法國當代藝術現狀,所以我們才會決定用六個月的時間來籌備,如此而已。」
而的確,透過攏統的名稱「藝術的力量」,本三年展整體看來主要展現了一系列相當不同的觀點,並不求提供單一的策展論述。從繪畫傳統(Richard Leydier策劃的Vision(s))到雕塑裝置(Paul Ardenne策劃的Interpositions),從社會觀點(侯瀚如策劃的Laboratoire Pour Un Avenir Incertain)到喃喃自語(Anne Tronche策劃的Ecarts),從大師回顧(Nathalie Ergino策劃的Glissades)到自我中心(Dominique Marches策劃的Neuf a Douze…),從異國眼光(Lorand Hegyi策劃的Heimatlos/Domicile)到無國界(Philippe Vergne策劃的Entre les Lignes),從藝術家化身策展人(Xavier Veilhan策劃的Le Baron de Triqueti)到時尚設計(Catherine de Smet策劃的Design Graphique與Olivier Zahm策劃的Rose Poussiere),更別忘了視策展如創作的主觀性策展風格(Bernard Marcade策劃的je ne crois pas aux fantomes, mais j’en ai peur與Eric Troncy策劃的Superdefense)到客觀主義(Daniel Soutif 策劃的Objectivites),最後則結束於Eric de Chassey以「總結歸類」的方式所策劃Ici, pas la。
notice of artwork : Herve Telemaque, Fonds d'actualite No1, 2002, curated by Anne Tronche
如果說十五種眼光強調了展覽本身的多元性,然而展與展之間的研究方向卻對比過大而無法讓人建構統一的參展焦點,在加上動線不夠明確,還有博覽會式的廉價隔間展場更讓人常常搞不清楚展覽的出入口,可謂是過於強調各展的獨立主觀性反而喪失了客觀明確的整體經驗,大眾必須隨時改變觀展的思維以了解每場展覽的策展主軸,有種只要跟當代藝術有關的議題均提到了,但都似冰山一角般的呈現出來,頗有混亂及不夠深入之感。但從另一個觀點來看,多元化,幾乎涵蓋任何一種學派或創作手法的展出形式也讓人可以一窺少見或主流之外的創作作品,其中的教育與實驗旨意頗為濃厚。此外,在展覽期間每日將舉辦一系列錄像作品賞析與研討會(Stephanie Moisdon策劃的L’ecole de Stephanie),聲音音樂表演(Bastien Gallet與Patrick Javault策劃的Exposer La Musique Vivante),聽書會(Niek Van De Steeg與Gilles Grand策劃的Structure/Lectures),以及圖書與文件資料空間…,正可謂是該有的都有了。
自巴黎雙年展停辦之後,這次是法國除了里昂雙年展之外,首次有同等規模的大型展出。整體而言有令人期待過高,失望也較大的遺憾。但無論如何,畢竟辦場展覽所需耗費的人力與精力都相當可觀,在各國文化預算年度降低的今日,謀合性策展除了可以結合不同的觀點之外,而政府單位的介入其實並未壞事,這也是今日的政治現實面。誰說藝術無關政治,只是其中各有利弊,就端看主辦單位要推出甚麼樣的秀了。
Artbar:法國首屆當代藝術三年展《藝術的力量La Force de l’Art》
大皇宮Grand Palais,展期:09/May – 27/June/2006
地址:avenue Winston Churchill, 75008 Paris, France
當代藝術三年展同時並展出法國杜象藝術獎歷屆得主:C. Benzaken, C. Closky, D. Gonzalez-Forester, T. Hirschhorn, M. Mercier,與歷屆Paul Ricard藝術獎得主:B. Achour, M. Cantor, L. Greaud, M. Laurette, N. Lesueur, D. Marcel, T. Trouve.
網址:www.forcedelart.culture.fr
lundi, mai 08, 2006
Invisible Man
Cliché couleur, Visuel fourni par l'artiste(c) Adagp
Yan Pei-Ming, 1960, Shanghai (Chine)
Invisible man, 2001, Huile sur toile, 97 x 130 cm
Né à Shanghai en 1960, après avoir étudié à l’institut des Hautes Etudes en Arts Plastiques de Paris, le peintre d’origine chinoise Yan Pei-Ming vit à Dijon depuis 1981. A l’aide de pinceau large et le geste expressif, il peint des portraits anonymes tout en leur donnant un caractère inquiétant et, parfois, significatif et emblématique, notamment son père défunt, les prisonnières et le leader communiste chinois Mao Zedong.
Entre le noir et le blanc, la monstration et l’effacement et le visible et l’invisible, parmi les œuvres présentées dans l’exposition Please Wait, « Invisible Man » « L’homme Invisible) figure un moment suspendu de l’être, le portrait, mais qui, paradoxalement, est aussi une image d’anti-portrait. L’artiste déclarait que « quand quelqu’un me pose la question de savoir comment je peins, je réponds : il me semble que je lutte afin de finir le travail rapidement. J’ai commencé à peindre de cette manière quand je suis arrivé en France. A cette époque, j’ai travaillé dans un restaurant où je devais être rapide et mobile. Cela exige la même sorte d’entraînement que l’apprentissage de la peinture. (…) ». La rapidité et la mobilité résument parfaitement l’impact visuel qu’on obtient en face de cette image gigantesque, agitée presque menaçante. Cependant, un portrait non reconnaissable, un visage visiblement figé dans le temps sort du fond neutre d’un non-lieu où le temps s’immobilise et nous invite à faire face à la perte de l’identité de soi au profit de l’universalité des êtres.
1960年出生於上海,在就讀巴黎高等造形藝術學院之後,大陸藝術家嚴培明自1981年起定居於法國第戎。他應用大尺寸的畫筆與強烈的筆觸畫了一系列觸動人心的人畫像,有時甚至是具影響力的象徵人物,一如他過世的父親,犯人以及共產主義領袖毛澤東
介於黑與白,顯像與抹煞,可見與不可見之間,在"Please Wait"一展中展出的"隱形人"呈現的是靜止的一刻,肖像畫,但弔軌的是,這也是一個反肖像的影像。藝術家曾提到:「當某人問我我是如何作畫的,我回答:我每次都盡量試著很快把畫畫完。我開始採用這樣的畫風是在我來到法國之後。我那時私底下也在餐廳工作維生,餐廳的工作需要高度的效率與機動性。而這樣的工作模式也影響了我作畫的手法...。」而迅速揮灑的筆觸也完美地闡述了我們面對這鼓譟近乎攝人的巨幅影像所得到的第一印象。然這幅難以辨視的肖畫像,這張浮現自中性背景,時空凝結的它處的沉靜臉龐同時也逼迫我們正視個人主義的喪失,以凸顯人的普世性。
dimanche, mai 07, 2006
《斷橋殘雪No Snow on the Broken Bridge》
Picture : Still from《No Snow on the Broken Bridge》by Yang Fudong (2006)
今年三十五歲,以影片與錄像創作為主的大陸藝術家楊福東近期在倫敦Parasol Unit畫廊的個展中展出名為《斷橋殘雪No Snow on the Broken Bridge》,一件由八個相連的銀幕所組成的影片裝置作品。相連銀幕的裝置型式隱射著中國傳統的水墨畫卷軸,如詩畫般,拍攝於杭州西湖岸邊的黑白影片更凸顯出傳統史蹟的美感。而在另一部片長13分鐘的黑白短片《Backyard: Hey! Sun is Rising》中,我們看到四位身穿毛式制服的同志,他們誇張的舉動上演著戰事操練、街頭演習、甚至制裁處死的過程。隨之他們洋裝上身,走出磚瓦搭蓋的簡陋房舍望眼看著越來越多的高樓大廈,現代化的市景街容影射自中國對外開放之後所帶來的社會變化,或許還有傳統的失落。
自九十年代起,中國隨著外資大量進駐,瞬眼間就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新興市場。而楊福東的作品中所呈現出的都是一個個迷失在這急促的現代化改革,臉上帶著不知所措的尷尬面孔,還來不及送舊就要迎新的「知識份子」 。他們迷惘的雙眼透露出心裡的不安,而應用當代科技來描述帶有沈重傳統包袱的變相社會,此一強烈的對比更諷刺地呈現出介於傳統與現代之間人心的矛盾與掙扎。楊福東的作品源自生活中的個人自省,為新世代發言,這群年輕有為的青年喘息在傳統與當代間的夾縫中,承受著快速發展之現代化過程對傳統美德與文化價值所帶來的衝擊,透過創作的語言,藝術家訴說他們的失落、浪漫與哀愁,以及在掙扎的過程中只有孤獨相伴的難堪,但動人的是,在一部部闡述這段陣痛期的影片中我們還可隱約看見傳統所留下的永恆之美。
文中兩件作品分別可見於楊福東近期的歐洲展覽
聯展:《一種世界觀 – 勒梅特夫婦錄像作品典藏展Une vision du monde, la collection video d’Isabelle et Jean-Conrad Lemaitre》
展出作品:《Backyard: Hey! Sun is Rising》16吋黑白影片
展期:展到五月十四日為止
展出地點:紅宅基金會La Maison Rouge, Fondation Antoine de Galbert ,地址:10, Boulevard de la Bastille, 75012, Paris, France
http://www.lamaisonrouge.org/
個展: 《No Snow on the Broken Bridge》
展期:四月七日到六月九日
展出地點:Parasol Unit,地址:14 Wharf Road, London, N1 7RW. UK
http://www.parasol-unit.org/
Inscription à :
Article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