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這個園區有如一本面向世界、超越時空、開放的書。」-路易絲.波茉莉(Louise Pommery)
Absurd(斯洛法尼亞)
《Monument to Consumerism》,2008, 240超級市場購物車, © Jean-Christophe Hanché
位於香檳-亞丁省(Champagne-Ardenne)首要經濟重鎮的漢斯市(Reims),全球知名的波茉莉香檳園區(Domaine Pommery)的地下酒窖中藏有數百萬瓶以上的珍貴酒藏,原本就值得一訪;然而由該集團(Groupe Vranken Pommery Monopole)主席夫人娜塔莉.法朗肯(Nathalie Vranken)自2004年起所主導推出的當代藝術贊助暨推廣活動,並在同年創立為期六個月的年度性當代藝術展,這五年以來的成績不但讓該地成為今天法國東北部幾個少數知名的當代藝術據點之外,其具原創性的做法更值得繞道一行。
Céleste Boursier Mougenot(法國)
《From here to ear (version 6_2008)》,2008, 5個電子吉它,5台擴音機,5台音效機,吉它盒,木架,麥克風,30隻草雀, © Jean-Christophe Hanché
深入地底30尺的觀展經驗
繼2007年法國藝術家丹尼爾.布罕(Daniel Buren)之後,今年邁入第五年的「波茉莉藝術經驗當代藝術展(Expérience Pommery # 5)」請到法國知名《美術藝術雜誌(Beaux Arts magazine)》總編輯法布列斯.布斯托(Fabrice Bousteau)為主策畫人。堅守知名的國際策展人哈羅德.史利曼(Harald Szeemann)的信念:「當今策展人已經無法單一個人取得所有的資訊,因為當代創意正以一種多元形式自世界各地同時湧現」,法布列斯.布斯托自「歐盟」此一政治機構概念出發,並呼應法國今年身為歐盟主席國的地位,分別邀請了歐盟27國重要的當代藝術雜誌總編,請他們分別推介各國兩位藝術家,命名《歐洲藝術(L’Art en Europe)》,一次展出五十幾位來自歐洲各地的藝術家與作品。
如果說此一策展方法論與去年里昂雙年展的策展模式如出一轍,其缺點在於各個作品與創作觀念之間難以串連,無法強力散發出統一整體的策展意象。然幸也不幸,得以在深達地底30公尺深,長達18公里的酒窖地廊中展出一系列時而詭異、時而嚴謹、時而沉重、時而戲謔、時而厚實、時而脆弱、時而明亮、時而隱誨...等多媒材性當代作品;此一深具奇觀性(spectacular)、顛覆性的展出模式卻也讓人暫時忘卻其策展觀念薄弱、異質性過強,以及展場條件不佳,過於潮濕與陰暗的缺點。
Bogdan Teodorescu(羅馬尼亞)
《Le pouvoir est dans ma main》,2008, 木雕麥克風,6張照片, © Jean-Christophe Hanché
戲謔與矛盾美學
在穿越過厚實的酒窖大門之後,首先迎面而來的是奧地利藝術家Judith Fegerl所完成的《Chinese Nightingale》一作。該件作品分別由六個機械轉動性齒輪所組成,表面上看來相當複雜的機械結構不可思議地發出如夜鶯啼聲般悅耳的聲音;自安徒生童話〈夜鶯〉所得到靈感,藝術家在此得以將冷調機械的外觀與舒暢美妙的樂聲結合在一起,透過機械與自然之間的衝突、對立及矛盾感以震撼觀者你我的視聽感官。而同樣的手法也可見於法國藝術家Céleste Boursier-Mougenot所完成的《from here to ear (version 6)》,該作在密閉的藝廊中裝置了五台透過電腦控制會自動彈奏的吉它,此外並放入近30隻嘰嘰喳喳的草雀;當吉它彈奏音樂之際同時也引發了草雀的歌鳴,一場突兀的即時演奏會瞬間在你我眼前上演。
在步下共由160個階梯所組成的石梯來到酒窖長廊的起端,左側一個獨立出來的藏酒窖則展出西班牙藝術家Enrique Marty佈置而成的海灘一景《Sunbath》:藍色遮陽傘下的收音機流放出一段Pina Colada雞尾酒式的熱帶音樂,一旁一個帶著墨鏡的男子舒服地躺在特意鋪成的沙灘上,整體意象與陰濕、毫無自然陽光的環境形成強烈對比,充滿戲謔的玩笑性質。
Michael Sailstorfer(德國)
《T 72》,2008, 複合媒材, © Jean-Christophe Hanché
政治、社會與宗教批判
而羅馬尼亞藝術家Bogdan Teodorescu則用木雕完成了27個高低不齊的麥克風,它們分別代表的也是歐盟組織的27個國家。在今天,歐盟各國目前尚因許多利益衝突關係仍無法達到共識,真正成為一個具有共同目標與重要份量的政治生命體;藝術家在此透過這件作品隱喻並批判政治宣言與口號的虛浮與空洞;一如德國藝術家Michael Sailstorfer所完成的這件充氣式《T72》型蘇聯戰車,永無停息的充氣與洩氣過程影射當今世上霸國與極權國家之間不斷消長的權力關係。
Katrina Neiburga(拉脫維亞)
《The Street》,2006, 錄像裝置, © Jean-Christophe Hanché
拉脫維亞藝術家Katrina Neiburga所展出的《The Street》則是一件在酒窖牆面上分別裝上七個有如窗口大小般的電視營幕,影像上呈現出一個個居民生活一景的錄像作品。該作以偷窺的角度質疑當代監視社會的本質。
葡萄牙藝術家Joao Pedro Vale所展出的《Barco Negro》則是整體漆成黑色,看似有如擱淺在這地底深處的漁船。船中我們可以發現到一系列與宗教有關的物件如花束、蠟燭、聖母像、彩帶...等,呼應卻也質疑信教者(葡萄牙人)心中虔誠的宗教信念。而羅馬尼亞藝術家Dan Acostioaei則展出兩件用霓光燈組成的作品《The Dawn of a New Era》:一個發光的十字架與一個如外星人的耶穌像,點出了「脫離原有蘇聯霸權控制,進入後共產主義時期的東歐小國在今天卻反受消費媒體之資本主義新信仰所威脅的當前危機。」
Dan Acostioaei(羅馬尼亞)
《The Dawn of a New Era》,2008, 霓光燈,PVC數位輸出, © Jean-Christophe Hanché
回歸造形語言
另一批作品則主要著眼在作品本身與展出空間之間的互動與對話,拋開展地的挶限,將之轉為創作中得以應用的優點,完美地展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如盧森堡代表藝術家謝素梅(Su-Mei Tse)的巨型旋轉槳《Some Airing》;其比例過大的體積與緩緩輪轉的姿態所帶來的視覺震攝精確地掌握到寬廣酒窖中的空間向度。而愛爾蘭雙人組藝術家Nicholas Keogh & Paddy Bloomer所展出的《Underground House》則特意擠身在一個寬高恰恰好的石洞之中;粗糙的木屋結構結合陰暗的酒窖彷彿帶領你我穿越時空長廊回到史前石器時期。而芬蘭藝術家Terike Haapoja則應用地窖中陰暗的特色,在其中裝置一個昏黃的燈光,透過《Unknown Residence》一作與觀者玩著陰影的遊戲;一如拉脫維亞藝術家Miks Mitrevics發光的迪斯可球、電子鍵盤與擴大機音頻符號:《Syndromeda》在遭人遺忘的地底一角開著一場毫無人煙的舞會。
前景:Joao Pedro Vale(葡萄牙)
《Barco Negro》,2004, 複合媒材
後景:Nicholas Keogh & Paddy Bloomer《Underground House》,2008, 複合媒材, © écran-voilé
無私的藝術贊助作法
因為特殊的展場環境,本展中多件作品均是藝術家依據展地空間所量身定做的,因此我們也得以首次見到其它展覽中所見不到的作品。雖然幾年以來,透過「波茉莉藝術經驗當代藝術展」,該集團也開始典藏了幾件當代藝術作品,但娜塔莉.法朗肯表示「典藏(collection)」目前還不是該集團贊助文化活動的重心,而是期望能夠自一種觀察與關心的角度,視製作(production)與財務支持(sponsoring)為該集團目前堅持繼續下去的贊助與推廣模式。
這點令人不禁想起路易絲.波茉莉-【人稱波茉莉夫人(Madame Pommery),她在1858年丈夫過世之後繼承了香檳事業,並創新企業管理與市場行銷模式,讓該品牌得以響譽國際】-於1888年所完成的一件藝術盛舉。波茉莉夫人在當年得知米勒(Millet)知名畫作《Les Glaneuses》將被拍賣,而許多美國買家均摩拳擦掌,有著高度的興趣。為了不希望重要的藝術國寶流落到外國人手中,她義無反顧地以不具名的方式進入拍賣會買下該件作品,並在五天後將它捐給法國政府。這起大無私的作法讓她在當年贏得了眾人各界的尊敬,並成為美談;今天《Les Glaneuses》一作可見於奧賽美術館。
Su-Mei Tse(盧森堡)
《Some Airing》,2004-2008, 複合媒材, © Jean-Christophe Hanché
延伸閱讀:
《歐洲藝術(L’Art en Europe)》
「波茉莉藝術經驗當代藝術展(Expérience Pommery # 5)」
展期:13 june 2008 - 30 june 2009
展場:波茉莉香檳園區(Domaine Pommery)
5, Place du Général Gouraud, 51100, Reims, France
網站:www.pommery.com
因展區特性難以隨意進入,該地每天規畫兩場導覽參展時間,分別是早上十點半與下午三點半
預約方式:+ 33 (0)3 26 61 62 56 / domaine@vrankenpommery.fr
「圖版提供:波茉莉香檳園區(Domaine Pommery)
Production Pommery pour “Expérience Pommery #5 : L’Art en Europe”」
lundi, décembre 08, 2008
vendredi, décembre 05, 2008
旁觀凝視以看清資訊流中的真相
「...今天因為高音速運輸與通訊工具,整個世界處於一種瞬間(instant)之下,即所謂的即時性(real time),在其中有一種時空距離污染(distances)的特質...。也就是說,除了污染大自然、空氣、水源、生物-那是所謂的物質污染(substance pollution)之外,我們同時也在污染時空距離,大地原有的廣闊性...。我會這樣想是因為我懷念舊世界的寬廣與壯麗...」-保羅.維希留(Paul Virilio)
阿根廷,2005(展覽畫冊封面)
攝影 © Raymond Depardon
巴黎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於11月21日開幕的《鄉源(TERRE NATALE)》一展主要由法國知名影像工作者雷蒙.德巴東(Raymond Depardon)和都市規劃專家與哲學家保羅.維希留合作完成。《鄉源》探討當代人本社會與自然世界在全球化、游牧化、戰事化、監控化的異動與遽變下所造成的傷害與災難所應認清的負擔與責任;《鄉源》不是一個當代藝術展,而是透過影像與見證、數據與記錄、客觀與主觀的眼光與立場,點出你我應該自省的重要課題:在時空距離污染的指數越來越高的現狀下,人最終將鄉歸何處?
弱勢的聲音
為了本展,卡地亞高挑的一樓玻璃外牆上覆蓋著一層不透明的巨型彩色照片,此一廣幅影像圍幕呈現出一系列雨林、農民...等人文攝影作品,然其主要的功能在於將內部分成左右兩邊的展覽室改裝成不透光的投影室,分別播放著雷蒙.德巴東受卡地亞中心所邀,為本展所完成的兩部記錄影片:一部作者參訪世界九個少數民族所錄下的影片〈讓它們發言(Donner la parole)〉、與另一部導演透過近半個月的時間穿越七個城市拍攝下的短片日記〈環遊世界14天(Le tour du monde en 14 jours)〉。
巴西
雷蒙.德巴東,〈讓它們發言〉,2008
攝影 © Raymond Depardon
從衣索匹亞的阿法族(Afar)到法國的布列東(Breton)與歐舒丹族群(Occitan),從玻利維亞的齊帕亞族(Chipaya)到克家族(Quechua),從智利的卡韋斯卡爾族(Kawesqar)到馬普切人(Mapuche),從巴西的瓜拉尼人(Guarani)再到亞諾馬莫人(Yanomami);〈讓它們發言〉以多元的影像寫實地記錄下世界上各個角落遭人遺忘、瀕臨絕種的珍貴人文資產。透過不同的母語與方言貫穿整片敘事脈絡,這些深深與大自然緊叩相連的原始族群,因為掠奪與競爭、被迫遷徙與人口外流的威脅,被當下一切要求效率、崇尚現代化的世界所排拒,正如它們難以傳承的原始母語。它們面對鏡頭時而激忿、時而悲怨地道出一段段令你我自慚的心聲,呼應著統計數據的見證:「今日世上共存在著近6000種語言,然其中半數均介於滅絕的階段。約每一個禮拜,一種語言即從世上消失。多元語言文化的貧瘠與多元生物性之生態環境的消失有著相同的命運...」-節錄自展覽目錄
〈小展場〉-由迪勒.史考菲多+瑞佛工作室設計的展場草圖
© Diller Scofidio + Renfro, Mark Hansen, Laura Kurgan, and Ben Rubin
數據的見證
在繼續探討雷蒙.德巴東另一部日記性短片之前,我們值得先談談保羅.維希留與美國建築師與設計師迪勒.史考菲多+瑞佛工作室(Diller Scofidio + Renfro studio)、班.魯賓(Ben Rubin)、蘿拉.克根(Laura Kurgan)、馬克.漢生(Mark Hansen)所合作,由德國卡斯魯ZKM影像媒體藝術中心技術支援的兩件大型多媒體影像作品,分別展於地下室〈大展場(Grande salle)〉與〈小展場(Petite salle)〉。
小展場中展出的是個由卡斯魯ZKM影像媒體藝術中心的全廣角投影軟體(Panorama Display Software)技術支援所完成,得已將觀者包圍在展場之中的環繞式投影空間。基於自各個不同研究中心針對一系列關於「難民」、「集中營」、「偷渡客」、「天然災害」、「人口遷徙」、「海水水平面」...等研究所得出的數據,該作以精確的圖表與動畫系統顯示出這位身為當代知名的都市規劃專家與哲學家一貫關心且憂慮的系列議題:
新奧爾良,2005年9月4日,卡崔娜颶風下的一個生還者
攝影 © Robert Galbraith / Pool / Getty Out / AFP Photo
-長年來重要的人口遷徙所造成的城鄉差距:基於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地球科學資訊網絡中心(CIESIN -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arth Science Information Newtwork of Columbia University)的數據:「2007年,史上第一次,地球有了新的面貌,全球人口超過百分之五十以上均是都會人。」
-隨著戰事未果,基於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United Nations High Commissioner for Refugees)的數據:「2007年,我們記錄全球上共有五千一百萬人被迫移居(許多是因為如美國卡崔娜颶風,或台灣921地震等天然災害),而約有一千六百萬人更不得不離開祖國,成為難民。」保羅.維希留更進一步指出「如果難民營原本應是一個臨時性的結構,然它們長年以來的存在反而有如外化的長久住所,隱喻一種延長性的離鄉狀態,毫無歸鄉的可能性。」
蘇丹,29 April 2007.
蘇丹首都庫圖木(Khartoum)將被超級哈布沙暴(Haboob)吞沒之際
攝影 © STR / AFP Photo
-十一月初,島國馬爾地夫總統宣稱因為全球暖化效應導致海平面不斷上昇,為了未雨綢繆,在全島有一天將遭大海滅頂之前,他要開始為國人物色新土地,以為未來遷國做準備。這件國際新聞乍聽下一開始挺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畢竟遷國一舉不是個草率的決定。換句話說,那絕對是因為現實狀況已經達到某一限度,危機就在身旁,不得不必須採取行動。「海水上漲,城市消失...對全球暖化效應較不具有責任的小島或島國卻不得不成為此一全球災難下的第一個犧牲者。」-節錄自展覽目錄
-全球環保危機已非新聞,近幾年來數起全球重大天災案例更有如警訊般有力地逼迫各國關注此一重要議題。然而,在中東戰事未果、恐怖份子蠢蠢欲動、全球金融風暴的襲擊下,這些突發事件令人措手不及,再加上各國之間為了私利難以取得共識,如美國與澳洲至今仍拒絕簽署京都協議以限制溫室氣體的排放,這讓整起計畫滯礙難行。
〈大展場〉-由迪勒.史考菲多+瑞佛工作室設計的展場草圖
© Diller Scofidio + Renfro, Mark Hansen, Laura Kurgan, and Ben Rubin
旁觀凝視以看清資訊流中的真相
而保羅.維希留在大展場中則應用近五十個有序掛空在天花板下的電腦營幕,播放著自多方媒體收集而來,有關近年來全球各地所發生的天災戰禍之報導畫面所組成的影像萬花筒。此一影像投影裝置主要基於畫面的色彩、影像速率、剪接、構圖之間的協調化主觀模式,試圖具現化高科技現代社會所帶來的資訊爆炸;在此,資訊內容的本身不具一種新聞記錄性的真相再現,而是透過造形式的影像與文本操作來指涉「另一種眼光」、「另一種解讀」與「另一種醒悟」的可能性。
該件作品以完全對立的立場引領我們回去看待雷蒙.德巴東所展出的另一件投影作品:幾乎過於主觀,以一種旁觀凝視的視角所完成的〈環遊世界14天〉:「從華盛頓到洛杉磯,從夏威夷到日本東京,從胡志明市到新加坡,該作最後結束於《獨走天涯(LONELY PLANET)》自助旅遊指南宣稱「有如世界的盡頭」的南非諾洛斯港(Port Nolloth)-語出雷蒙.德巴東(節錄自展覽目錄)」
雷蒙.德巴東正在拍攝華盛頓越戰紀念碑的一景,2008年6月2日
攝影 © David BURNETT / CONTACT PRESS IMAGES
雷蒙.德巴東的攝像機(Video camera)如其一貫主張的「主觀性」攝影(camera),有意識地拍下作者在短短的旅程間只想看到畫面,一種表面上看似「毫無意義」的畫面:一對退休的夫婦在烈陽高照的夏威夷海岸吃著冰淇淋、一對情侶在熱烈的岸邊擁吻、一個個無名的都會男女失魂般的步出日常熟悉的地鐵車站...等。
在這永無停息的流動(flux)中,透過一種旁觀凝視(冷眼旁觀)的姿態,雷蒙.德巴東在此揭露了人文社會發展中最無意識但也最基礎與真實的世界脈動。本展最終不是一個當代藝術展,但它毫無保留地見證了在環保危機與城鄉變遷之下、在人口流動之無所定所與時空間距之無限量度之下;傳統與現代之間難以想見卻值得深思的人文未來史。
保羅.維希留與雷蒙.德巴東,2000
攝影師 : Jeanloup Sieff
© The Estate of Jeanloup Sieff
延伸閱讀
鄉源.它鄉始於此
(TERRE NATALE, Ailleurs commence ici / NATIVE LAND, Stop Eject)
法國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Fondation Cartier pour l’art contemporain)
展期:21 november 2008 - 15 march 2009
網址:fondation.cartier.com
阿根廷,2005(展覽畫冊封面)
攝影 © Raymond Depardon
巴黎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於11月21日開幕的《鄉源(TERRE NATALE)》一展主要由法國知名影像工作者雷蒙.德巴東(Raymond Depardon)和都市規劃專家與哲學家保羅.維希留合作完成。《鄉源》探討當代人本社會與自然世界在全球化、游牧化、戰事化、監控化的異動與遽變下所造成的傷害與災難所應認清的負擔與責任;《鄉源》不是一個當代藝術展,而是透過影像與見證、數據與記錄、客觀與主觀的眼光與立場,點出你我應該自省的重要課題:在時空距離污染的指數越來越高的現狀下,人最終將鄉歸何處?
弱勢的聲音
為了本展,卡地亞高挑的一樓玻璃外牆上覆蓋著一層不透明的巨型彩色照片,此一廣幅影像圍幕呈現出一系列雨林、農民...等人文攝影作品,然其主要的功能在於將內部分成左右兩邊的展覽室改裝成不透光的投影室,分別播放著雷蒙.德巴東受卡地亞中心所邀,為本展所完成的兩部記錄影片:一部作者參訪世界九個少數民族所錄下的影片〈讓它們發言(Donner la parole)〉、與另一部導演透過近半個月的時間穿越七個城市拍攝下的短片日記〈環遊世界14天(Le tour du monde en 14 jours)〉。
巴西
雷蒙.德巴東,〈讓它們發言〉,2008
攝影 © Raymond Depardon
從衣索匹亞的阿法族(Afar)到法國的布列東(Breton)與歐舒丹族群(Occitan),從玻利維亞的齊帕亞族(Chipaya)到克家族(Quechua),從智利的卡韋斯卡爾族(Kawesqar)到馬普切人(Mapuche),從巴西的瓜拉尼人(Guarani)再到亞諾馬莫人(Yanomami);〈讓它們發言〉以多元的影像寫實地記錄下世界上各個角落遭人遺忘、瀕臨絕種的珍貴人文資產。透過不同的母語與方言貫穿整片敘事脈絡,這些深深與大自然緊叩相連的原始族群,因為掠奪與競爭、被迫遷徙與人口外流的威脅,被當下一切要求效率、崇尚現代化的世界所排拒,正如它們難以傳承的原始母語。它們面對鏡頭時而激忿、時而悲怨地道出一段段令你我自慚的心聲,呼應著統計數據的見證:「今日世上共存在著近6000種語言,然其中半數均介於滅絕的階段。約每一個禮拜,一種語言即從世上消失。多元語言文化的貧瘠與多元生物性之生態環境的消失有著相同的命運...」-節錄自展覽目錄
〈小展場〉-由迪勒.史考菲多+瑞佛工作室設計的展場草圖
© Diller Scofidio + Renfro, Mark Hansen, Laura Kurgan, and Ben Rubin
數據的見證
在繼續探討雷蒙.德巴東另一部日記性短片之前,我們值得先談談保羅.維希留與美國建築師與設計師迪勒.史考菲多+瑞佛工作室(Diller Scofidio + Renfro studio)、班.魯賓(Ben Rubin)、蘿拉.克根(Laura Kurgan)、馬克.漢生(Mark Hansen)所合作,由德國卡斯魯ZKM影像媒體藝術中心技術支援的兩件大型多媒體影像作品,分別展於地下室〈大展場(Grande salle)〉與〈小展場(Petite salle)〉。
小展場中展出的是個由卡斯魯ZKM影像媒體藝術中心的全廣角投影軟體(Panorama Display Software)技術支援所完成,得已將觀者包圍在展場之中的環繞式投影空間。基於自各個不同研究中心針對一系列關於「難民」、「集中營」、「偷渡客」、「天然災害」、「人口遷徙」、「海水水平面」...等研究所得出的數據,該作以精確的圖表與動畫系統顯示出這位身為當代知名的都市規劃專家與哲學家一貫關心且憂慮的系列議題:
新奧爾良,2005年9月4日,卡崔娜颶風下的一個生還者
攝影 © Robert Galbraith / Pool / Getty Out / AFP Photo
-長年來重要的人口遷徙所造成的城鄉差距:基於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地球科學資訊網絡中心(CIESIN -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arth Science Information Newtwork of Columbia University)的數據:「2007年,史上第一次,地球有了新的面貌,全球人口超過百分之五十以上均是都會人。」
-隨著戰事未果,基於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United Nations High Commissioner for Refugees)的數據:「2007年,我們記錄全球上共有五千一百萬人被迫移居(許多是因為如美國卡崔娜颶風,或台灣921地震等天然災害),而約有一千六百萬人更不得不離開祖國,成為難民。」保羅.維希留更進一步指出「如果難民營原本應是一個臨時性的結構,然它們長年以來的存在反而有如外化的長久住所,隱喻一種延長性的離鄉狀態,毫無歸鄉的可能性。」
蘇丹,29 April 2007.
蘇丹首都庫圖木(Khartoum)將被超級哈布沙暴(Haboob)吞沒之際
攝影 © STR / AFP Photo
-十一月初,島國馬爾地夫總統宣稱因為全球暖化效應導致海平面不斷上昇,為了未雨綢繆,在全島有一天將遭大海滅頂之前,他要開始為國人物色新土地,以為未來遷國做準備。這件國際新聞乍聽下一開始挺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畢竟遷國一舉不是個草率的決定。換句話說,那絕對是因為現實狀況已經達到某一限度,危機就在身旁,不得不必須採取行動。「海水上漲,城市消失...對全球暖化效應較不具有責任的小島或島國卻不得不成為此一全球災難下的第一個犧牲者。」-節錄自展覽目錄
-全球環保危機已非新聞,近幾年來數起全球重大天災案例更有如警訊般有力地逼迫各國關注此一重要議題。然而,在中東戰事未果、恐怖份子蠢蠢欲動、全球金融風暴的襲擊下,這些突發事件令人措手不及,再加上各國之間為了私利難以取得共識,如美國與澳洲至今仍拒絕簽署京都協議以限制溫室氣體的排放,這讓整起計畫滯礙難行。
〈大展場〉-由迪勒.史考菲多+瑞佛工作室設計的展場草圖
© Diller Scofidio + Renfro, Mark Hansen, Laura Kurgan, and Ben Rubin
旁觀凝視以看清資訊流中的真相
而保羅.維希留在大展場中則應用近五十個有序掛空在天花板下的電腦營幕,播放著自多方媒體收集而來,有關近年來全球各地所發生的天災戰禍之報導畫面所組成的影像萬花筒。此一影像投影裝置主要基於畫面的色彩、影像速率、剪接、構圖之間的協調化主觀模式,試圖具現化高科技現代社會所帶來的資訊爆炸;在此,資訊內容的本身不具一種新聞記錄性的真相再現,而是透過造形式的影像與文本操作來指涉「另一種眼光」、「另一種解讀」與「另一種醒悟」的可能性。
該件作品以完全對立的立場引領我們回去看待雷蒙.德巴東所展出的另一件投影作品:幾乎過於主觀,以一種旁觀凝視的視角所完成的〈環遊世界14天〉:「從華盛頓到洛杉磯,從夏威夷到日本東京,從胡志明市到新加坡,該作最後結束於《獨走天涯(LONELY PLANET)》自助旅遊指南宣稱「有如世界的盡頭」的南非諾洛斯港(Port Nolloth)-語出雷蒙.德巴東(節錄自展覽目錄)」
雷蒙.德巴東正在拍攝華盛頓越戰紀念碑的一景,2008年6月2日
攝影 © David BURNETT / CONTACT PRESS IMAGES
雷蒙.德巴東的攝像機(Video camera)如其一貫主張的「主觀性」攝影(camera),有意識地拍下作者在短短的旅程間只想看到畫面,一種表面上看似「毫無意義」的畫面:一對退休的夫婦在烈陽高照的夏威夷海岸吃著冰淇淋、一對情侶在熱烈的岸邊擁吻、一個個無名的都會男女失魂般的步出日常熟悉的地鐵車站...等。
在這永無停息的流動(flux)中,透過一種旁觀凝視(冷眼旁觀)的姿態,雷蒙.德巴東在此揭露了人文社會發展中最無意識但也最基礎與真實的世界脈動。本展最終不是一個當代藝術展,但它毫無保留地見證了在環保危機與城鄉變遷之下、在人口流動之無所定所與時空間距之無限量度之下;傳統與現代之間難以想見卻值得深思的人文未來史。
保羅.維希留與雷蒙.德巴東,2000
攝影師 : Jeanloup Sieff
© The Estate of Jeanloup Sieff
延伸閱讀
鄉源.它鄉始於此
(TERRE NATALE, Ailleurs commence ici / NATIVE LAND, Stop Eject)
法國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Fondation Cartier pour l’art contemporain)
展期:21 november 2008 - 15 march 2009
網址:fondation.cartier.com
lundi, décembre 01, 2008
艾瑞克.薩洛蒙(Erich Salomon)-抓拍攝影之父
出生於1886年,艾瑞克.薩洛蒙(Erich Salomon)的祖父親原是柏林當地富有的銀行家,優渥的經濟環境讓薩洛蒙早期得以舒適地嘗試過不同的學科:動物學、建築學,並最終取得法律博士學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高度的通貨膨脹促使其家族事業沒落,逼迫薩洛蒙不得不開始工作。他首先先在一間出版公司擔任廣告設計師,一直到1928年,年達42歲時,他才因為工作的需求首次開始使用相機。在二十世紀初期,相機鏡頭的光圈都不大,然德國埃爾曼工廠(Ernemann)於1924年發明並推出名為埃爾曼諾克斯(Ermanox)相機,那是一種具大光圈鏡頭,採單片裝填片夾,大底片片幅的相機,此類輕巧的相機機型當時不但大力推動了攝影的普及之外,並同時助長新聞與報導攝影(photojournalism)風格的興起,並成為薩洛蒙的愛用攝影利器。
艾瑞克.薩洛蒙於茅利塔尼亞號船上餐廳中攝下的自拍像,約1929年
Erich Salomon
Archives Erich Salomon / Berlinische Galerie, Landesmuseum für Moderne Kunst, Fotografie und Architektur, © Bildarchiv Preußisher Kulturbesitz
政客眼中的膽大大王
對政界活動與人物或具高度社會新聞性的攝影主題有著高度興趣,埃爾曼諾克斯相機讓薩洛蒙即使在人工光線稍顯微弱的場景中也得以補捉到他想要的鏡頭。此外,他為了進入某些原本禁止攝影的場所中,還不擇手段假裝成政府官員,把照相機藏在道具中;如他最知名的一系列照片正是他將照相機藏在帽子中,潛入柏林法庭所拍下一場兇殺案審判的過程。這些照片讓他聲名大噪,並讓他在短短時間中成為歐洲中知名的攝影師之一。
阿里斯蒂德.白里安指著艾瑞克.薩洛蒙說道:「啊,他出現了,你們看這個膽大大王」,Paris, quai d’Orsay, 1931年8月
Erich Salomon
Archives Erich Salomon / Berlinische Galerie, Landesmuseum für Moderne Kunst, Fotografie und Architektur, © Bildarchiv Preußisher Kulturbesitz
薩洛蒙的照片在當時深受報社與大眾歡迎,因此連政治人物都覺醒到新聞攝影媒體的弗遠無界與廣大影響力,並開始特別在重要場合中安排所謂的「媒體拍照時刻(photo opportunity)」,一種政客們培養良好形象的公關作法,而薩洛蒙簡直就成為當時幾位重要政治人物眼中熟悉的老朋友,正如在這張照片中,法國當時外交部長阿里斯蒂德.白里安(Aristide Briand)轉身一看到薩洛蒙就大笑地指著他說:「啊,他出現了,你們看這個膽大大王(The King of the Indiscreet)」;而普魯士總統兼總理奧托.布勞恩(Otto Braun)甚至還曾說過:「在今天,政治活動的進行可以不需要政客的參與,但卻不能忘掉薩洛蒙博士(Doctor Salomon)啊!」在此,我們需要特別強調薩洛蒙在一開始提供報社攝影作品時,就一致要求照片需署名「薩洛蒙博士」。而且,他在部份照片中,還會利用反鏡投影的效果把自己也拍入鏡頭之中,深蘊提升自我身價的手段。
自此,一種獨樹一格的新聞攝影風格-抓拍攝影(Candid photography)正式形成;而從另一種角度來看,它與今天所謂的狗仔隊(paparazzi)風潮有著絕對性的因果關係。
倫敦荷蘭領事館中所舉辦的晚宴一景,1937年
Erich Salomon
Archives Erich Salomon / Berlinische Galerie, Landesmuseum für Moderne Kunst, Fotografie und Architektur, © Bildarchiv Preußisher Kulturbesitz
悲慘的結局
然而身為猶太人,薩洛蒙活躍的攝影生涯也隨著德國納粹黨的興起而告一段落,他於1933年,在希特勒當上德國總理的當年舉家逃到荷蘭海牙居住。希特勒當年禁止德國出版業使用任何一個猶太人的作品,薩洛蒙因此只能為海牙當地的報章雜誌工作,可是他在納粹於1940年正式佔領荷蘭之後,不得不過著隱姓埋名的日子。不幸的是,他與他的妻子和第二個兒子最終被德軍納粹發現,並被送入奧斯威辛集中營(Auschwitz),並於1944年7月死於營中。為了紀念這位出色的攝影師,德國攝影協會並於1971年創立了艾瑞克.薩洛蒙新聞攝影獎(Erich Salomon Prize)。
瑪琳.黛德麗在約清晨四點鐘,打跨大西洋越洋電話給住在柏林的女兒一景,好萊鄔,1930年
Erich Salomon
Archives Erich Salomon / Berlinische Galerie, Landesmuseum für Moderne Kunst, Fotografie und Architektur, © Bildarchiv Preußisher Kulturbesitz
這次法國網球場美術館蘇利分館(Hotel Sully)位於地下室的兩間展場中分別展出了薩洛蒙博士於二十年代末與三十年代初所完成,一系列許多知名政治人物的肖像照或議會過程:如1928年知名「巴黎非戰公約(Kellogg-Briand Pact)」的簽定、1932年洛桑戰後賠償協商、其它政治晚會、國會議事、法庭審判過程...等、以及攝影師1930年首次赴美於好萊鄔所完成的明星攝影系列、與分別於1935年在皇家攝影協會(Royal Photographic Society)與1937年於Ilford藝廊的攝影展中展出過的原版作品。展中並播放一部於1966年完成,交錯攝影師的長子與友人的訪談記錄與歷史片段,名為《抓拍影像,艾瑞克.薩洛蒙傳(The Candid image, A portrait of Erich Salomon)》的記錄片。
延伸閱讀
艾瑞克.薩洛蒙個展
法國網球場美術館(Jeu de Paume)-蘇利分館(Hotel Sully)
展期:12 november 2008 - 25 january 2009
網址:www.jeudepaume.org
艾瑞克.薩洛蒙於茅利塔尼亞號船上餐廳中攝下的自拍像,約1929年
Erich Salomon
Archives Erich Salomon / Berlinische Galerie, Landesmuseum für Moderne Kunst, Fotografie und Architektur, © Bildarchiv Preußisher Kulturbesitz
政客眼中的膽大大王
對政界活動與人物或具高度社會新聞性的攝影主題有著高度興趣,埃爾曼諾克斯相機讓薩洛蒙即使在人工光線稍顯微弱的場景中也得以補捉到他想要的鏡頭。此外,他為了進入某些原本禁止攝影的場所中,還不擇手段假裝成政府官員,把照相機藏在道具中;如他最知名的一系列照片正是他將照相機藏在帽子中,潛入柏林法庭所拍下一場兇殺案審判的過程。這些照片讓他聲名大噪,並讓他在短短時間中成為歐洲中知名的攝影師之一。
阿里斯蒂德.白里安指著艾瑞克.薩洛蒙說道:「啊,他出現了,你們看這個膽大大王」,Paris, quai d’Orsay, 1931年8月
Erich Salomon
Archives Erich Salomon / Berlinische Galerie, Landesmuseum für Moderne Kunst, Fotografie und Architektur, © Bildarchiv Preußisher Kulturbesitz
薩洛蒙的照片在當時深受報社與大眾歡迎,因此連政治人物都覺醒到新聞攝影媒體的弗遠無界與廣大影響力,並開始特別在重要場合中安排所謂的「媒體拍照時刻(photo opportunity)」,一種政客們培養良好形象的公關作法,而薩洛蒙簡直就成為當時幾位重要政治人物眼中熟悉的老朋友,正如在這張照片中,法國當時外交部長阿里斯蒂德.白里安(Aristide Briand)轉身一看到薩洛蒙就大笑地指著他說:「啊,他出現了,你們看這個膽大大王(The King of the Indiscreet)」;而普魯士總統兼總理奧托.布勞恩(Otto Braun)甚至還曾說過:「在今天,政治活動的進行可以不需要政客的參與,但卻不能忘掉薩洛蒙博士(Doctor Salomon)啊!」在此,我們需要特別強調薩洛蒙在一開始提供報社攝影作品時,就一致要求照片需署名「薩洛蒙博士」。而且,他在部份照片中,還會利用反鏡投影的效果把自己也拍入鏡頭之中,深蘊提升自我身價的手段。
自此,一種獨樹一格的新聞攝影風格-抓拍攝影(Candid photography)正式形成;而從另一種角度來看,它與今天所謂的狗仔隊(paparazzi)風潮有著絕對性的因果關係。
倫敦荷蘭領事館中所舉辦的晚宴一景,1937年
Erich Salomon
Archives Erich Salomon / Berlinische Galerie, Landesmuseum für Moderne Kunst, Fotografie und Architektur, © Bildarchiv Preußisher Kulturbesitz
悲慘的結局
然而身為猶太人,薩洛蒙活躍的攝影生涯也隨著德國納粹黨的興起而告一段落,他於1933年,在希特勒當上德國總理的當年舉家逃到荷蘭海牙居住。希特勒當年禁止德國出版業使用任何一個猶太人的作品,薩洛蒙因此只能為海牙當地的報章雜誌工作,可是他在納粹於1940年正式佔領荷蘭之後,不得不過著隱姓埋名的日子。不幸的是,他與他的妻子和第二個兒子最終被德軍納粹發現,並被送入奧斯威辛集中營(Auschwitz),並於1944年7月死於營中。為了紀念這位出色的攝影師,德國攝影協會並於1971年創立了艾瑞克.薩洛蒙新聞攝影獎(Erich Salomon Prize)。
瑪琳.黛德麗在約清晨四點鐘,打跨大西洋越洋電話給住在柏林的女兒一景,好萊鄔,1930年
Erich Salomon
Archives Erich Salomon / Berlinische Galerie, Landesmuseum für Moderne Kunst, Fotografie und Architektur, © Bildarchiv Preußisher Kulturbesitz
這次法國網球場美術館蘇利分館(Hotel Sully)位於地下室的兩間展場中分別展出了薩洛蒙博士於二十年代末與三十年代初所完成,一系列許多知名政治人物的肖像照或議會過程:如1928年知名「巴黎非戰公約(Kellogg-Briand Pact)」的簽定、1932年洛桑戰後賠償協商、其它政治晚會、國會議事、法庭審判過程...等、以及攝影師1930年首次赴美於好萊鄔所完成的明星攝影系列、與分別於1935年在皇家攝影協會(Royal Photographic Society)與1937年於Ilford藝廊的攝影展中展出過的原版作品。展中並播放一部於1966年完成,交錯攝影師的長子與友人的訪談記錄與歷史片段,名為《抓拍影像,艾瑞克.薩洛蒙傳(The Candid image, A portrait of Erich Salomon)》的記錄片。
延伸閱讀
艾瑞克.薩洛蒙個展
法國網球場美術館(Jeu de Paume)-蘇利分館(Hotel Sully)
展期:12 november 2008 - 25 january 2009
網址:www.jeudepaume.org
Inscription à :
Article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