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雙年展有如『機制mechanism』一般,如哲學家阿岡本Agamben所定義:『機制是由虛擬性涵蓋每個事物之異質元素所組成的網絡network,無論其事物是否具有條理:如言論、機構、古蹟、美學觀點、哲學觀點...等,一個機制總是具有實質上的策略性功能strategical function,並總是位居在權力與智識關係之間。』在這些與我們的存在息息相關的機制中,問題即在於:我們該採取什們樣的『策略』以面對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各類事物?」…Stephanie Moisdon & Hans Ulrich Obrist(里昂雙年展策展人)
里昂雙年展展場之一:糖廠La Sucriere外景
Photo : écran voilé
概念Conception
今年邁入第九屆的里昂雙年展,一如上屆共由兩位策展人「領銜」完成,用上「領銜」一詞主要在於本屆雙年展事實上共由四十九位受邀的國際策展人與藝評家,統稱玩家Players、與另外十九位第二類玩家(大多數是藝術家),透過答問式的「遊戲game」形式,限定每位玩家在既定的「規則rules」下:1. 年代限定在2000 – 2010之間、2. 單次決勝負it can only be played once,回答本展的問題:「基於你,哪一位藝術家或哪一件(藝術)作品在這十年中具有絕對性的地位“In your opinion which artist or which work has a vital place in this decade?”」;以超脫單一主題與個人風格的策展形式,由六十八位專業人士提供他們認為在這十年中已經/或即將具有絕對性地位之藝術家與/或藝術作品,這些所組成的概觀性藝術觀點就建構了本次里昂雙年展的展出內容。
Dave Hullfish Bailey, Pull me from the wreckage (thirdstate) , 2005
由策展人Jacob Fabricius推介
Copyright: DR
各方的質疑
乍看之下,這樣的策展理念就有如「不可能的任務」一般。首先,就玩家的眼光來看,到底是要回答自千禧年至今七年,還是預言往後三年中(第一質疑)?重要的藝術家還是藝術作品(第二質疑)?此外,受邀的第二類十九位玩家,到底是他們的藝術家身分,還是展出的藝術作品可被視為是提供的答案(第三質疑)?最後,選擇的標準在哪裡(第四質疑)?
以上種種的提問在今年四月份由兩位策展人共同召開的記者會中,就已是各界高度質疑的焦點,而在九月十九日雙年展正式對外開幕後,這些疑問似乎還是沒有得到一個相當完整的解釋,現場反倒瀰漫著一股極端負面的批判:「整場雙年展就有如委派、推卸責任式的工作模式,兩位主要策展人邀請了近五十位策展人,他們再各自推介藝術家(或藝術作品)來完成本雙年展:美其名是一民主式democratic participation、大家共同建構當代藝術史的好點子,但事實上兩位主策展人是否也巧妙地推卸了他們原有的(策展)責任,因為整個展覽中看不到他們的主觀觀點與喜好,而是全數合格的個人主觀觀點individuel subjectivism」。
Tomas Saraceno
由策展人Daniel Birnbaum推介
Photo : écran voilé
網絡(network)與關係(relation)
然而,上述的負面批判對兩位主策展人而言並非不可預見,事實上,他們自一開始接受擔任本屆里昂雙年展之策展重任之後,就似乎決心立意選擇這樣的策展模式。為了有別於過往傳統式國家性、同質性(風格)、主題性與客觀性的策展策略,也為了打破雙年展一貫由單一策展人壟斷型式exclusive的模式,就如兩位策展人所宣稱:「透過本次的機會,我們也得以從中學習,見識到許多我們自己也從未聽說過的藝術家與作品,而這樣的收穫正是必須透過多方專業人士的推介與努力,透過「網絡連結機制」才得以完成,大眾也才得以真正一窺當代藝術創作的多種面貌。」在試圖表達出當代藝術現狀之崇高願景的前提下,我們不得不同意本次里昂雙年展的「機制」是一相當巧妙、不但饒富興趣並合理化的策展概念。的確,如果要用最忠實的方式來反應當代藝術的現狀,尤其是在今日世界高度國際化、異質化、多元化與個人主觀的多種標準下,所謂網絡(network)與關係(relation)的串聯絕對是最佳的策展途逕,這也是我們藉本屆里昂雙年展中得以觀察到的現象。
劉韡Liu Wei,
由策展人皮力Pi Li推介
Photo : écran voilé
散發性與離星式的展覽印象
就此邏輯發想,可以想見本屆雙年展展覽內容所呈現出的結果正是一種具散發性與離星式的展覽印象,沒有所謂的軸心或主流;而充其量可稱之為「架構」的或許只是「雙年展」本身就具大型展覽的形式?也或許是兩位策展人至今在國際上不可忽略的個人魅力?再用另一方式提問,我們今天會來到里昂觀展,其目的到底是因為它是「雙年展」?還是因為兩位國際知名的策展人?是因為他們有力所邀請到其他49位同樣也是國際知名的策展人?是受邀的藝術家?還是展出的作品?這些或許都是正確答案,也或許都不是?然這就是本屆雙年展中巧妙的(或狡滑?)的面目之一:在今天,藝術創作沒有所謂的正確答案,當代藝術史的進程在國際村的世界中早已超脫策展人或雙年展所能掌控的面向;最終,當代藝術史就像本屆里昂雙年展一般充滿離星式的多元觀點,沒有所謂的標準,因為歷史尚在進行中。
在這樣極具哲學思辨的「機制」下,我們既難以反駁這樣的「策略」,而同時間卻也難忍最終過於空泛化的策展形式。此外,策展人並宣稱本屆雙年展中的許多作品是藝術家因應本屆雙年展製作完成的作品Production,因此,這樣「量身訂做」的作品是否也可稱之為是「在這十年中具有絕對性地位的作品呢?」這種「自相矛盾」的做法不但模糊了雙年展自許「結思廣義」,發現當今十年中最具絕對性地位之藝術作品的宣言,同時也透露出他們概念性「機制」中一個脆弱的環節:當要為一段尚未結束的歷史下個定義,必定失去了史學研究的嚴謹與客觀性;而當同一時間可作為「標準」的美學基礎也不存在時,整體最終多少給人不夠客觀、玩弄文字遊戲的感覺。
曹斐Cao Fei, 怒江之旅Nu River Project, 2005 – 2006
由策展人胡昉Hu Fang推介
Photo : écran voilé
哪些值得一提
展場一:糖廠La Sucriere
胡昉Hu Fang推介的曹斐Cao Fei推出的是一段《怒江之旅Nu River Project》,在同懠共伴(兩男兩女共四個好友),時而嘻鬧、搞笑、嚴肅、惆悵的雲南之旅,整片透露出紀錄片式,也具家庭影片式的特質。在這近一小時的影片中,曹斐的鏡頭不但紀錄下與當地人的接觸與對話,也寫實地呈現出中國內地人生活上的困苦與貧瘠、貧富的差距;就在今天中國傲人的現代化發展背後,我們透過《怒江之旅》看到其中不堪的一面。同樣也是以社會議題出發,Jochen Volz推介的Cinthia Marcelle《Confronto》所展出的多件錄像作品之一,畫面上我們看到一群年輕人在十字路口紅燈之際走上斑馬線,手上把耍著火棒組成一條線,娛樂著等待紅燈的汽車駕駛,直到變成綠燈之後還不散去,隨著時間的過去,受阻的司機按耐不住等待而開始按喇叭,就在畫面淡出只剩黑色螢幕之後,我們耳中還回響著刺耳的高音貝喇叭交響曲。巴西籍Cinthia Marcelle提到本片的靈感來自巴西街頭,隨時可見貧窮的小孩為了溫飽而想出奇怪的雜耍把戲向路人乞討,本片表面上雖散發出幽默的特質,然其背後深遠的意涵更是令人感動。
Jennifer Allora & Guillermo Calzadilla, Calmor, 2006
由策展人Hamza Walker推介
Photo : écran voilé
由Hamza Walker推介的Jennifer Allora & Guillermo Calzadilla帶給我們的則是一個有如碉堡的裝置作品《Clamor》。在特定時間時,一批音樂家會進入碉堡中,演奏起不同的樂器:小喇叭、大喇叭、鼓、簫…等,而透過碉堡的保護,觀眾從外面只能透過空隙隱隱約約看到正在演奏的樂器與音樂家。此一響震天際的音樂會演奏的是一系列與軍事戰爭有關的交響曲,除了令人聽覺難以忍受之外,並質疑著今日世界的戰亂現狀。而Sean O‘Toole所推介的James Webb則邀請觀眾進入一條細長看不見底的《The Black Passage黑色長廊》,長廊中底部傳出震耳的巨大聲響是藝術家在南非最深的金礦中,錄製升架梯上下運作時所發出的聲音。
Una Szeemann et Bohdan Stehlik, Dark movies, 2007
由策展人Yves Aupetitallot推介
Copyright: DR
展場二:Villeurbanne當代藝術中心Institut d’Art Contemporain de Villeurbanne
同樣透過長廊的空間來創造出感官上的感受,法國雙人藝術團體Claire Fontaine(受邀的第二層「玩家」)展出的《You will go to war not come back die》霓虹燈裝置與九個連續閃爍的燈泡呈現出極簡的視覺效果。而由Yves Aupetitallot推介的Una Szeemann除了是已逝國際知名策展人Harald Szeemann的女兒之外,其結合泥塑人物與螢幕數位照片再次拍攝出來的黑白照片《Dark Movies》主要呼應著歷史上名片中的知名畫面。而同樣也呼應著過往的影像,由Andrea Viliani推介的美國藝術家Seth Price所展出的錄像作品《Digital Video Effect : Editions》呈現出一系列「挪用」、「再挪用」、「剪輯」、「再剪輯」後的廣告、紀錄片、藝術錄像作品的片段…等,完成了一片只用別人的影像所完成的「創作」,質疑著「原創」與「盜版」在數位世代中的意義。
Seth Price, Digital Video Effect: "Editions", 2006
由策展人Andrea Viliani推介
Copyright: DR
展場三:里昂當代美術館Musee d’Art Contemporain de Lyon
由Jens Hoffmann所推介的Tino Sehgal推出的是一件具表演性質的作品(但藝術家拒絕我們將之稱之為表演藝術performance)。在由知名的藝術家Dan Flavin、Dan Graham、Larry Bell的三件作品所圍繞出的小小空間中,Tino Sehgal要求四位舞者(兩男兩女)每日輪流在不同的時段上演一段脫衣秀,就在舞者漸漸脫下身上的衣服,只剩下最貼身的衣物時喊出作品名稱《Tino Sehgal, Selling out, 2007》,表演就此結束。本作主要質疑著藝術的本質、作品的物性、藝術家、藝術作品與大眾之間的生產與消費關係。
此外,值得一提的還有法國藝術家Saadane Afif與Pierre Joseph個自推出的展覽計畫。這兩位藝術家均選擇沿用雙年展兩位策展人所採取的「委派」模式,就像老鼠會一般,反過來玩弄雙年展策展理念的定位,拉進更多的藝術家來參與本次雙年展的盛會。Saadane Afif選擇以展中藝廊的形式推出《Deja Vu似曾相識》,展出位於法國南特市Nante一名為ZOO galerie自99年開創以來所展出之大多數藝術家的作品,總數涵蓋近45位藝術家。而Pierre Joseph則委託7位年輕藝術家,要他們思考他自己的創作對他們所產生的影響,分別再創作出各自不同的作品,該展則命名為《Pierre Joseph的回顧展》。
Etienne Chambaud, Cartels de Singes, 2007 / Pour « Le Troupeau du Dehors », 2005
Etienne Chambaud是受邀的第二類玩家Pierre Joseph所邀請的7位年輕藝術家之一,其創作的作品是散佈在里昂街頭,以猩猩為主角的海報
Photo : écran voilé
戲還是要繼續演下去The show must go on
法國現代舞者Jerome Bel為了這次雙年展特別推出兩場計畫,第一場是於里昂歌劇院中為期三天上演他曾經推出過的一齣舞劇《The show must go on》,並在里昂當代美術館中展出以劇中音樂為基礎所完成的音樂裝置作品。Jerome Bel推出的舞劇中無複雜的場景,大部分只有打光上的變化;而在為時一小時半的舞劇中,我們幾乎也看不到任何令人驚讚的超高舞技,有的是20幾位舞者依著現場DJ所撥放的一首首知名「流行歌曲」:從惠妮休斯頓到席琳狄翁、從Edith Piaf、 Eddy Michel到Jonny Holiday(法國知名歌手),跳著連你我都會的舞步。此一奇特的舞劇充滿令人愕然的片段,深具高度的流行感、幽默與顛覆的特質,但事實上也相當淺薄與誇張parodique。此外,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你沒有事先在歌劇院看過這齣劇目,當你到美術館中觀看本件同名裝置作品時,在穿越過分成七個隔間的空蕩展場,耳帶耳機聽著舞劇中流行歌曲的曲目之際,可能還是無法「領會」該作品中令人會心一笑的特質。
由M/M (Paris) 所設計的雙年展海報圖檔
Copyright: M/M (Paris)
「玩」弄觀念、誰是輸家‘Play’ with the Concept, Who’s the Looser!
這樣的缺憾不禁令人想起由雙人組平面設計師M/M (Paris)所製作的雙年展展覽畫冊,這本畫冊除了是值得一提的「作品」之外,因其多元的文字排版形式,讓人在傾讀當中有高度的視覺愉悅感;也是這次觀賞里昂雙年展不得不擁有的工具書,因為在本次超過六十種以上的個人觀點中,文字的閱讀成為相當重要的功課之一。換句話說,重要也弔詭的是,如果沒有展覽畫冊的協助,我們真的很難去理解每個「玩家」的選擇標準,最終可能只能感受到模糊的概念,在策展人「玩」弄觀念的意圖下成為真正的「輸家」。
然而,這或許是本屆里昂雙年展自我定位為「遊戲」的緣由。既然只是一場遊戲,那大家也就不用那麼的認真;此外,遊戲所帶來的趣味性fun與隨機性arbitrary,誰贏誰輸,誰對誰錯或許也都沒那麼重要。最終,在今天大型當代藝術展、雙年展多到數不清的時代,在透過相互串聯的策略以提高展覽知名度的競爭中,回顧展覽史,自知名策展人Harald Szeemann的創舉後,策展人的地位就變成一份很「in」、很「時尚」、很「主流」以及很「具身分地位」的行業之一,身為觀者的我們不禁自問:那我要不要也來玩玩看這樣的遊戲呢?註一
註一:想進一步了解對於當代策展人的評論,可參考法國網路藝術雜誌Paris Art總編輯Andre Rouillet發表的一篇文章「策展人之死」,http://www.paris-art.com/editorial-parisART/edito/208/andre-rouille-mort-du-commissaire.html
Artbar :
里昂雙年展 – 從零開始 – 尚待命名的十年
Biennale de Lyon – 00S – L’Histoire d’une décennie qui n’est pas encore nommée
Conception:Stephanie Moisdon, Hans Ulrich Obrist
日期:19 Sep. 07 – 06 Jan. 08
地點:Lyon, France
網址:www.biennale-de-lyon.org/
里昂雙年展獎:Seth Price
評審獎:Jennifer Allora & Guillermo Calzadil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