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edi, juillet 21, 2007

《感性思考、理性體會Think with the Senses – Feel with the Mind》,手持旅遊手冊的當代藝術觀展經驗4 - 威尼斯Venice

「『感性思考、理性體會』是相信…藝術並非是一持久性的整體結果,藝術不是解決自我、不同文化或社會環境之衝突的萬靈丹,那應是哲學、社會學與政治學的領域。而藉某一時刻或機緣讓事物『有所意義』的舉動,也是為了試圖去理智地、感性地與頓悟性地捕捉它們複雜的意義。」…Robert Storr(第五十二屆威尼斯雙年展策展人)

Oscar Munoz
Proyecto para un Memorial
2003-2005.
Five channel video-projections.
7’ loop, without sound.
200 cm. x 250 cm.
Courtesy Galeria Alcuadrado, Bogota, Colombia

從「直接指涉」到「多元向度」循序漸進
本屆威尼斯主題展的策展主軸主要圍繞在當代國際政治與種族衝突的問題,一進入Arsenal展場中,首當其衝的是以報章剪報、槍枝士兵圖像、戰後廢墟攝影、骷顱死亡景象等…符徵所完成的「指涉性」藝術作品,藉死亡與末世的圖像與訊息讓觀者一走入展場即刻感到不安與疲勞轟炸的窒息感。
然隨著腳步的前進,展出作品的意象與手法也開始有所不同,「多元向度」的創作開始浮現,呈現較具隱喻與寓言式美學的作品類型。如有別於Charles Gaines、Leon Ferrari、Emily Prince、Paolo Canevari、Nedko Solakov、Neil Hamon…等直接探討政治議題的作品,哥倫比亞籍藝術家Oscar Munoz的《Proyecto para un Memorial》只應用簡單的自然元素–水–在日曬下的石頭表面上畫下一個個不知名的人物;從第一個到第五個畫面,一個接一個,快速的筆觸所完成的肖像在灼熱的日曬下再度蒸發消失、反覆不斷,間接質問這些在哥倫比亞神秘消失的人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而日本藝術家Hiroharu Mori則投出一個用軍事彩迷圖樣所裝扮的問號《A Camouflaged Question in the Air》,漂浮在半空中的這個問號其實也是當今社會在國際緊張情勢下何去何從的疑慮!


Mori Hiroharu
A Camouflaged Question in the Air
2003
Single channel video and stereo sound
Duration: 09’ (total)
Copyrights: Mori Hiroharu

Robert Storr在此令人佩服的策劃能力或許就在於一開始選擇從感官導向出發,用對話衝突與視覺效果激烈的藝術作品作開端來刺激你我的感官,然隨著觀展空間與路線的延續巧妙地引入隱喻性的藝術意象,兩者相互相補,將主軸慢慢導向多向度、以理性導向的觀展經驗,避免讓主題展整體上呈現出過於偏激的訴求,也令人不由自主生出一種倒吃甘蔗般的觀展熱情。

不直接突出政治議題的隱喻性視覺衝擊 suggestive visual impact
政治或社會性議題的創作主題也可見於主題展外的國家館中,如北愛爾蘭館North Irland Pavilion藝術家Willie Doherty。Willie Doherty長久以來選擇用敘事隱晦的影像風格來創作,然背後所揭露的卻是北愛爾蘭長久以來的政局動盪與社會暴力,並藉此批判媒體一貫操作的片面性觀點。他本次展出的三件錄像投影作品,每部如電影般的寧靜畫面實在讓人難以聯想到深刻的議題,觀者須透過對白或主題等元素的幫助,才或許可以一窺其背後深沉的寓意。在此,Willie Doherty拒絕用影像來誘發觀者不安的情緒,因為他相信影像文本不應是「奇觀社會」下的宣傳工具,透過一種反向操作模式,他事實上更成功地傳達出批判的目的與立場。
而整體並不出色的中國館所推出的四位藝術家中就屬尹秀珍Xiuzhen Yin的作品《軍械庫Armoury》最令人印象深刻。基於展場Arsenal的特色,尹秀珍用多彩的布料包住一個個看來尖銳,如中國長矛般或如導彈般的物件,懸空掛在原本是武器庫的展場空間中,相當精確的主題內容與空間應用,震撼人心的整體視覺效果有技巧地回應著國際間武力緊張的情勢。


Willie Doherty
Closure
2007, Courtesy the artist.

荷蘭館今年推出的代表藝術家Aernout Mik則擅長應用紀錄性影像作品來探討公民與公權力之間微妙的互動關係。整個荷蘭館搭蓋著三間如個人監獄般的空間,搭配著所展出的三件投影裝置《Training Ground》、《Convergencies》與《Mock Up》。畫面上上演著警察控制治安的操練活動、真實發生的街頭暴動紀錄畫面(去年在巴黎市所發生的群眾暴力事件)、還有藝術家請演員演出的片段,這三件作品相互呼應,探討社會在全球化的當下,情理與法制、保護與制裁、權利與責任、秩序與脫序、公民與非法移民…等定義之間模糊的分界!

View of The Netherlands Pavilion
Aernout Mik
Citizens and Subjects
2007, Video installations
© 狂亂中的美

回歸造型本質
跳脫政治社會議題的領域,主題展中比利時女性藝術家Sophie Whettnall的《Shadow Boxing》嘗試透過創作來探討個體內在性的情緒。為時三分鐘的錄像作品呈現出一個拳手圍繞在一個不為所動的女子四週努力揮拳,有力的拳風在女子的髮稍與飄然的衣衫間摩嚓出陣陣無形的暴力威脅,然女子選擇視而不見,如雕塑般的靜止不動,其被動的反應事實上正是一種無言卻也最有力的反抗,任其(暴力)自我鼓譟不已。
而義大利女性藝術家Tatiana Trouve於主題展中展出的《Senza Titolo》,極簡式電線插頭雕塑作品突兀地孤立在展場一角,並連著一個依二分之一比例大小架構的縮小空間,其中裝置著一堆如絕緣體般的抽象物件:一堆鑲嵌在石頭中的鎖、穿越空間毫無存在意義的鋼管與鋼條、抽掉床墊毫無使用價值的床架、以及一個縮小的門,此一封閉性及迴路式結構似乎意指著一種自我設限式的短路性(court circuit)能量流動空間,但也有如尚未完成就乍然停止的凝結世界。

Tatiana Trouvé
Senza Titolo
2007, Stone and iron, variable dimensions
© 狂亂中的美

年輕的波蘭藝術家Monika Sosnowska也擅用空間概念來創作,她這次在波蘭國家館中展出的室內空間in site作品《Model of „1:1” installation》看來就像是藝術家將一個建築物的鋼筋架構硬生生地塞入展場中,鋼筋因為空間不足而扭曲成一個如迷宮般的抽象雕塑,此一簡單的構想似乎影射當今現代化的過渡期中,市容與新舊文化銜接在相互影響之下所產生的變形與衝擊。
而非洲藝術家El Anatsui展出的《Dusasa I》與《Dusasa I I》這兩件有如大型簾幕的作品是藝術家回收遭人丟棄的瓶蓋,將之捶打成薄片之後,以銅線一絲一絲所編織起來。這樣相當具手工功夫的創作所完成的巨型多彩簾幕除了具有高度的社會批判意識之外,更不媚俗地保有令人讚嘆的造型效果。

Monika Sosnowska
Model of „1:1” installation
2006, Iron
30 x 15 x15 cm
© 狂亂中的美


藝術(家)的痴狂obsession與信念faith
此外還有一些作品則與上述風格迴異,選擇以痴狂與信念的創作觀點出發,如法國國家館的Sophie Calle。Sophie Calle屬中堅代的當代藝術家,從八十年代以來,她的自傳性故事創作手法被視為是觀念藝術的延續。Sophie Calle喜愛將文學(看似虛構)與攝影(紀錄寫實)結合在一起,用私密的個人故事來激發觀者的想像與好奇心,從另一觀點來看,此一創作風格也是藝術與生活結合的最佳寫照。這次她特別搭配威尼斯而推出的大型裝置作品《Prenez Soin de Vous》除兼具寫實紀錄性:藝術家邀請了107位女性來闡述她們對於一封分手信內容的觀點、也充滿戲劇性:整個創作的結構就像是一部小說的衍生。而本展對觀者來說更難得的是,透過這件創作他們可以一次完整地觀察這位藝術家二十多年來一貫的創作模式與理念。


Bill Viola
Ocean Without a Shore
2007
High Definition video-sound installation
Production stills
Photo Kira Perov
Courtesy the artist

而錄像大師Bill Viola最新創作的《Ocean Without a Shore》談的則是他長久以來專注的主題:生死離別與個人救贖。具高度宗教意義的這件作品相當精確地選擇在教堂中展出,三面直立液晶螢幕高彩度地呈現出畫面主角由遠自近走來(黑白影像),穿越過一道不容易察覺的水幕,乍然跨入現實世界(彩色影像),隨之再度回歸它世的過程。慢動作的影像、單色調的應用、震撼人心的構圖,沒有對白只有水聲的空間,這些均是Viola相當重要的創作標誌。
而韓國國家館藝術家Hyungkoo Lee奇特怪誕的骨骼化石《Animatus》系列,乍看之下像是某種古生物體,然一些細微的細節卻又露出馬腳,提醒我們這些古生物並不古(有些是迪斯奈動畫片中的主角),事實上也不存在。而另一件展出的早期作品《The Objectuals》系列,藝術家用自我發明的特殊變形裝置如定點放大鏡頭盔…等來改變人類臉部的樣貌,完成了一個個有如外星人般肖像照片。這些實帶諷刺的創作作品除了批判「制式標準」的概念、頌揚「主流外」的價值之外,令人會心一笑的詼諧效果也使人印象深刻。
由林宏璋所策展的台灣館《Atopia域外之境》,可惜的是策展論述與個別作品的關聯性相當契合,然各展品間因水平落差過大,整體上還是多少令人感到不太搭調的感覺。值得一提的應該是一進入普里奇歐尼宮馬上迎面而來,由旅美藝術家黃世傑所創作的大型裝置作品《EVX-07》。如水母般呼吸的機械生物並排而立,環繞的電線、螢光燈、塑膠瓶與螢幕構成一個機械生物叢林,頗有科幻小說的背景特色,也將具傳統美感的普里奇歐尼宮轉換成相當「另類」的異形空間。


Hyungkoo Lee
Lepus Animatus
2006, Resin, aluminum sticks, stainless steelwires, springs and oil paint
111 x 60 x 70 cm
Exhibition view
© 狂亂中的美

如果黃世傑的低階媒體互動裝置反映出一種痴狂性的創作過程,而墨西哥國家館所推出的Rafael Lozano-Hemmer應是本屆雙年展中最懂得應用當代高科技工具來創作的理性藝術家。本展中除了有曾在台灣展出過的《Frequency and Volume人體收音機》一作之外,還有Rafael Lozano-Hemmer特地藉本雙年展機會最新創作的《Wavefunction波函數》一作。在現場整齊排列的三十六張椅子,會隨著觀者的繞行而啟動感應器如波浪般漂浮起來,除了符合水都的情調,同時也為這件高科技作品帶來一股浪漫的情懷。

Joseph Beuys
Honigpumpe am Arbeitsplatz (Honey Pump at the Workplace), 1977
Two tons of honey, 200 lb. (100 kg) of margarine, two ship’s engines, steel container, plastic tube, and three bronze pots
Overall dimensions variable, Louisiana Museum of Modern Art, Humlebaek, Denmark
Photo by Strüwing Foto © Joseph Beuys by SIAE 2007


痴狂與信念背後的社會意涵:當巴尼遇見波依斯(Matthew Barney & Joseph Beuys)
當藝術家的信念超越藝術擴展到國家與社會環境層面,其散發出來的魅力與影響或許就不單只限於造型的面向,更有可能成為一種治國理念,如德國藝術大師波依斯Beuys「社會雕塑」與「擴張性的藝術觀念」。
威尼斯佩基古根漢美術館所推出,由首席策展人Nancy Spector所策劃的《巴尼與波依斯對話展》,是本雙年展外不可錯過的精緻小展。本展透過兩位藝術家在材料(前者用凡士林、橡皮伸縮帶、神祇形象;後者用脂肪、毛氈、死兔、十字架…等)、創作手法(兩者均生產了大量的素描、雕塑、櫥窗、及行動演出)、奇特的生活經驗(一個深愛自然主義,曾當過歷經世界大戰差點死去的士兵,也曾競選過議員;另一個是耶魯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具醫學背景,當過運動員、模托兒)與符徵圖像的應用,展出兩位藝術家的素描、雕塑、櫥窗與錄像紀錄,藉此分析這兩位藝術家的藝術歷程與成果,除了讓我們看到兩位藝術家之間的雷同之外,其實還有兩者之間的不同。

Matthew Barney
Chrysler Imperial, 2002 (detail)
Cast concrete, cast petroleum jelly, cast thermoplastic, stainless steel, marble, and internally lubr icated plastic; 5 units
4 units approximately 24 x 60 x 90 inches (61.0 x 152.4 x 228.6 cm) each
1 unit approximately 66 x 156 x 168 inches (167.6 x 396.2 x 426.7 cm)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 New York
Partial gift, Dimitris Daskalopoulos. Purchased with funds contribu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Director's Council and Executive Committee Members 2003.88
Installation view, all in the present must be transformed: Matthew Barney and Joseph Beuys, Deutsche Guggenheim, Berlin, 2006-07
Photo by Mathias Schormann © 2007 Matthew Barney. Used by permiss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波依斯相信大自然的力量,拒絕被稱為是應用「象徵」在創作,實踐素材的應用才是他堅信的創作理念;而巴尼則不同地用大量的「象徵」來表達他異樣的世界,其素材的選擇都與他的生活背景有關。然不論他們的生活觀是如何的不同、他們的社會觀是如何的不同、他們的藝術觀與信念是如何的不同;但他們對於肉體的耐力與體認,對於宗教、神話的符徵與啟發卻有著相同的好奇與迷戀,一個相信社會改革的神話,另一個相信個體自我改造的神話,最終兩位均在後現代的今天實現了最佳的「個人神話」。

《Sequance 1》不如理想、皮諾與古根漢的競爭
不同於古根漢展有趣的對話與比較,去年於威尼斯開幕的Palazzo Grassi所推出的《皮諾繪畫與雕塑藝術典藏展》則稍顯薄弱,甚至可說毫無策展論述可言。純以藝術媒材(繪畫與雕塑)與展出藝術家為基調的《Sequance 1》,首先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去年曾在巴黎展出,隨之即被收購的印度藝術家Subodh Gupta用金屬水桶所完成的大型顝顱頭作品《Very Hungry God》,取代了原本展出Koons的粉紅氣球狗,漂在美術館外前的運河旁,他也是本展中唯一的中亞洲藝術家代表。而一入門,瑞士年輕藝術家Urs Fischer的《Jet Set Lady》,如一顆掛滿加框影像的大樹高聳地樹立在館內中庭中,呼應著懸掛在樓梯中,由奧地利藝術家Franz West特地為本展最新完成的數位海報作品《La Sagna》。


Subodh Gupta
Very Hungry God
2006, Structure en acier inoxydale recouverte d'ustensiles de cuisine
360 x 280 x 330 cm
© 狂亂中的美

本展依照某種排列方式(但這種排列的模式令人難以信服),分別展出十六位藝術家的作品,從極為年輕,均不超過四十歲的當代藝術家如Kristin Baker、Roberto Cuoghi、Urs Fischer、Laura Owens、Anselm Reyle、Tamuna Sirbiladze,到可稱為大師級的Franz West、Richard Prince、Martial Raysse、Rudolf Stingel、Mike Kelley、David Hammons…等;很明顯地,本展不尋求探討當代藝術的美學面向或歷史進程,整體圍繞在此國際大亨至今在當代藝術圈中日益重要的影響力與地位(畢竟本展中近百分之四十的作品是配合本展而誕生的作品)。這也不禁讓人好奇Pinault接下來還會有什麼樣的動作。

Urs Fischer
Jet Set Lady, 2000/2005
Iron, 2000 framed drawings (color/ laser prints), wood frames, 24 fluorescent tubes, 900 x 700 x 700 cm
© Urs Fischer
Originally commissioned and produced by Fondazione Nicola Trussardi, Milano
Installation view at Istituto dei Ciechi, Milano
Photo credit: Stefan Altenburger, Zurich


果然就在不久前,威尼斯市政府才正式發布一道消息,該市去年對外開放競標的Punta della Dogana舊海關倉庫區,正式由Palazzo Grassi SpA得標,打敗參與競標的古根漢美術館。此一消息的發布除了確認了Pinault集團持續對當代藝術的投資與高度興趣,也突顯其在威尼斯扎根的長遠計畫。該集團並宣布該藝術中心案將同樣交由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Tadao Ando進行建築物的規劃與設計,而現有的Palazzo Grassi將與這未來的新美術館相輔相成,前者以策劃各類臨時展的展演計畫為主,而後者則專注在皮諾典藏作品的展出,成為威尼斯參觀當代藝術的新地標。

Artbar:
第五十二屆威尼斯雙年展52th la Biennale di Venezia
Think with the Senses, Feel with the Mind, Art in the Present Tense

策展人:Robert Storr
日期:10 June – 21 Nov., 2007
地點:Venice, Italy
網址:www.labiennale.org

All in the present must be transformed : Matthew Barney and Joseph Beuys
策展人:Nancy Spector
日期:6 June – 2 Sep., 2007
地點:Peggy Guggenheim Collection, Venice, Italy
網址:www.guggenheim-venice.it

Sequence 1 – Painting and Sculpture in the Francois Pinault Collection
策展人:Alison M. Gingeras
日期:5 May – 11 Nov., 2007
地點:Palazzo Grassi, Venice, Italy
網址:www.palazzograssi.it

dimanche, juillet 01, 2007

貶多於褒的第十二屆卡塞爾文件展Documenta XII, Kassel


Logo of Documenta XII

手持旅遊手冊的當代藝術觀展經驗 - 第三篇

「…我們在面對當代藝術作品時,或許一開始都相當愚昧與無知,然而這或許才是所需的條件與態度才得以全然感受作品所帶來的美學經驗。因為一件作品的意涵需透過無盡的思索得以反覆再生(衍生),這一切需要『高度的意願』更勝於『專業的眼光』。」….. Roger M. Buergel(文件展策展人之一)

水平式(horizontal)的展場規劃
不同以往,本屆文件展帶給觀者首當其衝的第一印象應該是每件作品所享受的足夠空間。透過文件展五大展場:Museum Fridericianum, Documenta-Hall, Aue Pavillon, Neue Galerie到Schloss Wilhelmshohe,不論是美術館隔間式的封閉空間,或是臨時架設起如貨艙般寬闊的U型長條空間Aue Pavillon,作品與作品之間的距離均讓人得以適當地後退、繞行並近觀每件作品。此一「奢侈」的展場規劃除了強調出本文件展副標題「(創作)形式之移轉Migration of form」的寓意,藉當今多元創作形式的概念以突顯藝術總監Roger M. Buergel的意圖,提供作品與觀者之間所需的互動空間(privileging direct confrontation with the artwork),並呈現出一種水平式(horizontal)的展出形式。稱之為水平式(horizontal)在於本文件展明顯撇開各類創作形式之間的階級與異同,一視同仁齊頭式地並列著不同媒材與文化背景的歷史與當代作品,借古今之間的對話來探討文件展的第一提問:《現代化是否已逝?Is modernity our antiquity ?》,進而探究上世紀初之現代主義至今尚存的影響與轉變。



copyright :《Dream》, Romuald Hazoume
Photos : 狂亂中的美


焦點一:政治議題/Guy Tillim、Romuald Hazoume、Yael Bartana、Kerry James Marshall、Stilinovic Mladen
本展的第二提問:《何謂寫真的生命?What is bare life ?》則可透過幾件具政治議題的藝術作品來一窺究竟。非洲藝術家Guy Tillim以攝影所紀錄下來的剛果共合國民主選舉畫面《Congo Democratic》,或者Romuald Hazoume裝置在Aue Pavillon中立在一張風景秀麗的非洲景觀廣幅照片前,一艘依照原尺寸大小,用塑膠桶與玻璃瓶組成的獨木舟《Dream》。透過寫實的文件證據與象徵性的批判物件,這兩位藝術家代表了長久以來並非焦點,近代卻儼然成為主流的非洲創作活力。同樣也是黑人身分的美國藝術家Kerry James Marshall,其漫畫式的作品或具精練的繪畫技巧與剪貼手法的畫作,呈現出美國非裔族群的日常生活景象,在探討種族議題的主題背後充滿了詩意的人性情懷。



copyright :《The Exploitation of the Dead》, Stilinovic Mladen
Photos : 狂亂中的美


以色列藝術家Yael Bartana的錄像裝置作品《Summer Camp》中則拍攝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攜手合作,重建遭戰爭摧毀的民宅的過程。然此一違章建築卻遲遲無法得到以色列政府頒發的建築許可證,重蓋的建築物最後只能遭到再次被拆除的命運。本件作品犀利的論述與臨時蓋起的放映室硬體呼應著中東當今不穩定的政治現狀,並突顯出兩國人民心中的無奈,期盼和平的到來。而南斯拉夫籍藝術家Stilinovic Mladen的創作本質上也與政治議題具有相當緊密的關係,尤其是當藝術家相信:「我的創作主題均源自於政治的語彙…」。《The Exploitation of the Dead》自84年開始發展至90年結束,呼應著「絕對主義」式的美感與意涵。本作基本上是在一間漆白的貨櫃箱牆面上結集這六年以來藝術家累積的400多件作品,在小尺寸的單色幾何畫作中交錯著藝術家自日常生活中所收集的照片、剪報、盤子與紀念品等物件,具有某種制式化、秩序化的條理與嚴謹,最終呈現出一種相當純淨且具深意的作品。



copyright :《Template》, 艾未未
Photos : 狂亂中的美


焦點二:中亞的巨砲/艾未未、Atsuko Tanaka、Sakarin Krue-On
在本屆文件展中,我們很難不去注意到中國藝術家艾未未的兩件作品《Template》與《童話Fairytale》,它們均以一種壓倒式的氣勢佔據了整個展場。《Template》是一件聳立在Aue Pavillon前草皮廣場中,用上上百個明朝與清朝時期所留下的古董木門與木窗所搭建起來的六角形拱門大型裝置作品,在觀者腦海中留下深刻印象。而《童話Fairytale》則分別由兩個元素所組成,首先是藝術家透過網路徵選的方式篩選了1,001名中國公民,邀請他們在6月12日至7月14日的期間到卡塞爾市一遊。而同一時間,同樣數字的1,001張中國傳統式木椅也散佈在本文件展的各大展場中,成為觀者在繞行觀展的過程中休憩的場所之一,這兩個元素同步實現了這件觀念性相當強的作品。
相對於艾未未如此大手筆的創作模式,其他幾位亞洲藝術家如日本藝術家Atsuko Tanaka與泰國藝術家Sakarin Krue-On的創作其實也相當地令人印象深刻。Atsuko Tanaka隸屬於日本前衛藝術團體Gutai Group的成員之一,其重要的美學貢獻除了樹立了此一當代藝術史中不可忽略的重要流派之外,而本次展出的多件作品也更突顯出這兩位策展人對該藝術家的讚賞與尊重。而泰國藝術家Sakarin Krue-On本次則引入了東方「耕耘式」的生活概念,特地邀請來自泰國的米農與德國當地的水土專家合作,在Schloss Wilhelmshohe美術館前空曠的廣場中種田。此一進行式(working in progress)的創作隸屬於九十年代後期的關係美學,相對於以典藏傳統西方藝術作品而聞名的Schloss Wilhelmshohe美術館,除了說出東西方生活上的異同與對比,象徵薪傳交承的概念,並強調出中南亞新興當代藝術創作在今日日益重要的地位。



copyright :《親愛的安德烈拉Lovely Andrea》, Hito Steyerl
Photos : 狂亂中的美


焦點三:不可錯過的展出作品/Nedko Solakov、Alina Szapocznikow、Hito Steyerl、Amar Kanwan、曾御欽Tseng Yu-Chin
較不為人知的保加利亞籍藝術家Nedko Solakov所創作的九十九幅單格插畫,與波蘭藝術家Alina Szapocznikow用照相機拍下來的瞬間口香糖雕塑作品系列:「有一天…我坐著無意識地嚼著口香糖,突然我發現到我正在用我的嘴巴創作出一系列具有各種奇怪形體的雕塑作品…」,這類近乎極簡的造型作品在充滿政治議題的文件展中頗為觀者提供了會心一笑的喘息片刻。
而旅德日本藝術家Hito Steyerl的錄像投影作品《親愛的安德烈拉Lovely Andrea》,聳動的主題與充滿幽默的影像內容與剪接手法,帶領著觀者探討日本色情次文化之「繃帶bandage美學」。本片基本上分成七個片段,從引用漫畫《蜘蛛人Spider man》的片段到80年代的經典流行歌曲,整片說的是藝術家回到日本祖國,透過偵探式抽絲剝繭的尋訪,試圖找出她年輕時代所拍攝過的一組「色情圖片」的過程。從製作公司找到風俗資料館,並透過引介最終見到當初執導的攝影師,這部奇幻的「尋根」影片就像一部B級的連續劇,卻深深地吸引了我們的目光,《親愛的安德烈拉Lovely Andrea》一名除了是這組色情圖片系列的原始名稱,也是Hito為了紀念一名早逝好友,正好名為Andrea的藝術宣言。



copyright :《親愛的安德烈拉Lovely Andrea》, Hito Steyerl
Photos : 狂亂中的美


印度藝術家Amar Kanwan同樣以女性角度出發,帶給我們的是本文件展中最複雜也最具大規模的錄像裝置作品。《The Lightning Testimonies》一片總長約32分,共由八個投影螢幕所組成。觀者一進入展出空間中,最初可見的是一部投影片,本片有如前言般透過旁白與演出的內容預告了本作所要處理的題材:印度女性在大戰期間受到巴基斯坦士兵強暴與蹂躪的歷史真相。而就在約十分鐘之後,原本裝設在其他三面牆上的七面螢幕也開始放映影像,自此整體八面投影的作品正式啟動。然身居作品中心被環繞的我們很難去一一去跟隨著每個螢幕上的影像與字幕來了解片中的故事,只能有耐心一個接一個慢慢地觀賞,因為每部影片都會以自動反覆的模式重複播放,從受害者的自白、見證人的自白、史學家的說明、官方的歷史資料…八螢幕的訊息不斷地衝擊著我們的視聽感官,令人難以相信與心酸的歷史見證觸動著我們的理智與同理心,不得不自問到底戰爭為這個世界帶來了怎樣的傷害與後果?而人性、宗教、禁忌與大自然之間在時光洪流中如何保持所需的平衡?



copyright :《The Lightning Testimonies》, Amar Kanwan
Photos : 狂亂中的美


最後本展中最年輕的台灣藝術家曾御欽則展出了《有誰聽見了》錄像系列的兩件作品。展於Museum Fridericianum中的第一件作品敘述的是客觀的攝影機如何詳實地紀錄下母子之間親密的互動,但是身為觀者的我們在看了這件作品一段時間之後,心中卻不由自主升起一鼓不安與不自在的感受,那是一種混雜著偷窺的不安,與喚起深藏潛意識下早已忘卻的兒時回憶。曾御欽另一件作品則展於Aue Pavillon中,與美國藝術家Mary Kelly的小幅嬰兒攝影作品系列《Primapara》並列。片中呈現出一個個小學生立在一面灰色的牆面前,應藝術家要求接受拍攝約五秒鐘的肖像特寫,然藝術家突然在他們的臉上潑上一注白色優格,詫異、無奈或爆笑出來的畫面下其實也隱喻了今日的兒童身處在現實社會中,不得不無奈地默默承受生活周遭所賦予之無形暴力的不安。此一具暴力特質的視覺衝擊也在鄰近 Mary Kelly《剪嬰兒指甲Primapara, Manicure/Pedicure Series》的攝影畫面上得以窺見。

copyright :前景《Primapara, Manicure/Pedicure Series》, Mary Kelly
後景《有誰聽見了》, 曾御欽
Photos : 狂亂中的美


失焦的對話
如果每件作品所享有的寬廣空間是我們這次參觀文件展即時可感受到的第一印象,然這樣的展場規劃就如藝術總監與策展人自己所言:「絕對是相當主觀,我試圖將展覽焦點集中在開放性的對話衝擊與激盪」。沒錯,水平式、齊頭式的展覽設計雖然很清楚地點出今日藝術家早就超越單一的創作形式,以及純一意識形態的藩籬,越來越傾向多元化與跨領域的創作手法。策展人在展覽專輯中更揚棄了藝術流派的歸類模式,特意避開以展覽主題或創作潮流為主的篇章模式,選擇以作品的創作年代來客觀地列出所有的展出作品,強調視本文件展中各類作品、創作形式與理念均具同等重要地位的想法。
然無論大眾是否得以體會這兩位策展人精心設計的心血與苦心,在本屆文件展中,有許多作品如果獨立來看,本身均散發出相當強烈的獨創與高品質的美學概念,然而卻因這種水平式、齊頭式的展出形式,反而迷失在時而具社會性、或政治性、或視覺性、或美學性的複雜交錯對話之中。因為將多元的主題與異質化的創作形式並置在一起,也容易讓我們展生對整體展覽模糊、混亂的印象,以及與作品對話失焦的感受。一如Aue Pavillon中的展出結果,過於廣大的空間不但讓每件鄰近的展出作品彼此消弱了內部的能量,而特意將某些作品連結在一起的論述有時過於牽強,反而產生了整體上不知所云的負面影響,造成作品對立的錯覺與遺憾,我們最終只得到似是而非、似懂非懂的觀展體驗。



Photos : 狂亂中的美

貶多於褒,is kassel dead ?!
對話一:
「你對這次文件展的感想?」
「混亂與失望,展覽規劃與三大主題的脈絡關係相當牽強!」

對話二:
「你對這次文件展的感想?」
「有些作品真的很棒,可是展出最多作品的Aue Pavillon的展出環境相當不佳(雜音過大),頗令人感到失望。」

對話三:
「你對這次文件展的感想?」
「我覺得真是太棒了,透過展覽的設計與成果,與策展人的論述相當契合,一看即懂。」

最終,本文件展給人的總觀印象失望與矛盾的心情居多,可說是貶多於褒,這由上述本刊與幾位國際記者友人的對話中即可窺見。而每五年一次,今年邁入第十二屆的卡塞爾文件展,在記者會開幕當天的前廣場上還上演了一場抗議活動,一個個藝術反動份子高舉寫著「死氣沉沉的卡塞爾」、「卡塞爾死了」、「一百天的藝文活動之後呢?」的旗幟、並即時上演了一場行動劇,為開幕盛宴增添了一點詭異的氣氛。此外,本屆文件展在6月16日正式開幕五天之後,中國藝術家艾未未的大型雕塑作品「Template」更因一場突發的暴風雨而坍塌了,這場天災更有雪上加霜的遺憾。然如果拋開這些花邊新聞,卡塞爾不同於其他本身就具國際知名度的城市,自1955年以來,從原本是位於德國中部一個不知名的小鎮,因為與文件展結合一起,至今反而聞名世界,不但是世界文化藝者每五年朝聖一次的藝術聖地,並鞏固了該展今日重要的地位。
卡塞爾市在今年正式宣告同時命名為文件展市,而文件展的旗幟與廣告滿佈德國各大城市之中,從柏林到法蘭克福、漢堡到慕尼黑,官方這樣大規模的支持與宣傳舉動除了突顯德國對於文件展的重視之外,並也宣告了文件展永續未來的精神,在貶多於褒的回應下更令人期待下屆文件展的到來。

Artbar :
策展人:Roger M. Buergel, Ruth Noack
日期:16 June – 23 Sep., 2007
地點:Kassel, Germany
網址:www.document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