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udi, novembre 23, 2006

給我百分之一的「官方」藝術(Give me 1% Official Art)


Dan Graham, From Boullée to Eternity, 2006
source & copyright : http://www.tramway.paris.fr/

就離羅浮宮不遠,立於法國國家喜劇院(Comedie Francaise)前的Palais Royal地鐵出口站常是眾多遊客駐足讚賞的焦點,因為該地鐵出口站整體造型是由鋁製結構搭配紅藍銀色的玻璃珠所組成,呈現出一種相當獨特的都市景觀。這件名為《Kiosk of the night-walkers》的藝術作品是由法國藝術家Jean-Michel Othoniel,於2000年受巴黎地鐵公司邀請,為慶祝地鐵百週年所完成的公共藝術作品。而如果我們朝反方向走去,穿越過Palais Royal的拱門進入該區的中庭花園,我們還可發現到分別由藝術家Daniel Buren於1985年所設計的黑白條狀活動水泥柱《Les Deux Plateaux》與Pol Bury所完成的金屬球體雕塑作品《Les Fontaines a boules》。上述這三件公共藝術經典案例除了多年來為巴黎帶來美麗的藝術市容,並吸引了眾多遊客與人潮,一如艾菲爾鐵塔一般,搖身一變更成為推動巴黎市觀光經濟的主要景點之一。

「少」還是「多」enough or not ?
法國1%的公共藝術法令始於1951年,最初只限於教育部的建設工程,而到了1983年,基於地方分權的國家政策,開始逐步擴展到其它政府部門與地方政府的工程建設案。此一長久的「官方」藝術政策歷史除了具有美化生活空間的旨意之外,實質上還具有推廣當代藝術創作的功能,促成今日法國各地大量公共藝術作品的存在,並接續當代國際公共藝術風潮的現狀。1%看來不多,對多數外人來說也沒太大的意義,然而對以文化聞名的法國來說卻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數字。除了上述提到的1%公共工程藝術預算政策之外,其實法國文化部年度預算也都以佔國家總預算約1%的標準在制定著。法國文化部1%預算的常規源起於八十年代,由知名左派文化部長Jack Lang時代所建立。這位創建了音樂節、文化遺產日…等法國今日多樣藝術節慶的文化部長,當初將只佔約0.5%的文化部預算一下子調上一倍之多,此一決心不但讓法國文化人士至今仍讚不絕口。雖相較於其它重要的教育、經濟、國防…等預算來看,這樣的比例看起來並不多,然而如果我們比較一下2005年世界各國的文化預算,如美國約0.13%、英國約0.65%、韓國約0.8%、法國約1.3%或荷蘭約1.4%的比例來看,這看來不起眼的1%卻還是多數國家稱羡的目標。






PETER KOGLER (PONT DE VANVES), Pont, 2006
© Stéphane Augé
(source : http://www.ratp.fr/lesactualites/laune/3550.shtml)

三千一百萬歐元公共藝術案
而同樣的,透過法令制定來要求所有公共建設工程總預算需規劃1%的經費作為藝術創作用途就成為一個同樣具有效力的文化推動利器。近期開通的巴黎市第三條電車(Tramway 3)正是一個這樣的案例。巴黎市第三條電車經過六年的規劃與工程,於2006年十二月十六日開幕。這條串連巴黎南區(13, 14, 15區),行經中國城與大學城(Cité Université)的公共運輸交通工具相對也帶起一股觀賞公共藝術的熱潮。
巴黎市民沿著電車路線將可欣賞到由9位國際藝術家所完成的9件公共藝術作品:由西到東,首先可見到的是由觀念藝術家Sophie Calle(法國)與建築師Frank Gehry(美國)共同完成的《電話亭La cabine téléphonique》。這位法國知名的女性藝術家希望透過公共電話亭的設立,吸引路人拿起聽筒進而與藝術家對話,拉近兩者之間的距離。而Dan Graham(美國)的《From Boullée to Eternity》鏡面裝置作品則試圖展現「藝術與現實」之間的距離。藝術家Peter Kogler(奧地利)創作的帶狀動畫影像《Pont》,呼應著另一位藝術家Angela Bullock(加拿大)的帶狀燈光裝置作品《Incubate Lactate Perambulate》,象徵著現代交通網之於社會叢林的脈絡與動態。
再經過幾站之後,我們乍然可見Claude Leveque(法國)的超大面板裝置作品《Tchaïkovski》,其迷幻的鏡面反光視覺效果有如另一時空的標示牌,邀請路人進入Parc Montsouris公園中傾聽Christian Boltanski(法國)裝置在板凳下,不時傳遞出的喃喃語聲《Les Murmures 》。最終,在電車進入中國城之後,展現眼前的除了有Bertrand Lavier(法國)的《Mirage》,有如都市叢林中乍現的海市蜃樓,Peter Kogler於Robert Bajac廣場上設立的另一件立體雕塑作品《Skate Park》,提供年輕人滑板的場所,還有藝術家兼建築師Didier Fiuza Faustino(葡萄牙)高十七尺的迷你公寓雕塑作品《1SQMH》,回顧二十年代「一立方公尺面積」國宅模型,呼應著背後今日林立的國宅社區。


Ettore Spalletti, David Lang et Robin Rimbaud, Depart & Channel of Flight de l'Hôpital Raymond Poincaré, Garches / France, 1996 & 2002.

Partenaires : Fondation de France, AP-HP Assistance Publique Hôpitaux de Paris, British Council
Source & Copyright : Fondation de France, http://www.nouveauxcommanditaires.com/

藝術存在各個不同的角落
透過藝術家的創意點子來為環境增添色彩,此項模式其實在近年也漸漸深入到各鄉鎮、各公私單位、甚至民眾的觀念之中。法蘭西基金會設立的新藝創計畫《Nouveaux Commanditaires Programme》旨即透過各單位,甚至是民眾自行組成的團體所委託,出派一名「調解員」(協調資方與藝術家間的溝通)作為藝術家與該單位互動的橋樑,促成藝術家與該單位的合作,進而推動藝術創作計畫。如該會分別於1996與2002年為Raymond Poincaré醫院的臨別室Salle de Depart(即太平間)找到三位藝術家為該室裝置不同的藝術作品。1996年藝術家Ettore Spalletti以謐靜的海藍色調為該醫院創建該臨別室之後,不但賦予其超然的氛圍與靈性,並也考慮到家人的感傷心情。八年之後,醫院再次透過該基金會邀請到兩位當代音樂家David Lang與Robin Rimbaud為該室譜了兩首樂曲,此一情境音樂的應用除了不違背原初的空間創作理念,並透過無形的樂聲引領不同的感官感受,安撫了尚留現世這端,一個個想念的心。

Artbar:
巴黎市第三號電車(T3)公共藝術計畫(Paris Tramway 3)
路線:從Porte d’Ivry串連到迦里格蘭諾橋Pont du Garigliano
開車日期:2006年12月16日
網站:http://www.tramway.paris.fr/

法蘭西基金會La Fondation de France, 新藝創計畫《Nouveaux Commanditaires Programme》
網站:http://www.nouveauxcommanditaires.org/
法國Raymond Poincaré醫院新藝創計畫案例
地點:104, Bd Raymond Poincaré, 92380, Garches, France

dimanche, novembre 05, 2006

一種自然主義式的科技藝術 (A Technology Art of Naturalism)

談到科技藝術或互動裝置作品,給人的聯想常是借助一系列高科技的機械與裝置,透過電腦數位處理過程產生所謂「虛擬」空間以及「擬態」本質的成果,然而,此類作品要不呈現出必要硬體的存在感,因此多數在觀眾眼中看來就像是某種難以理解的龐然怪物,或者因其製作技術的複雜性,令人有難以親近與理解的距離感,但是其成果通常也均具有相當高度的視覺效果與吸引力,容易引領觀眾過於重視其中饒富趣味的互動性,而忽略背後深沈的藝術性與美學性。初見曾參與台北當代館「平行輸入 – 前駭客藝術」展,並再次今年十一月中於巴黎台灣文化中心展出的互動裝置作品《繪影繪生》 - 生命互動磁場Quorum Sensing之時,我們或許剎那間也有這樣的感受,在趣味的互動特性之中,此類科技藝術創作背後的企圖與真諦是否就止於那歡樂的片刻之中,還是應有更深沈的旨意?

《繪影繪生》是由當今任職於法國巴黎第八大學《藝術與科技影像》系(Arts et Technologies de l’Image)的副教授,也從事藝術創作的台灣藝術家陳珠櫻所完成。她至今超過十年以上的創作手法均與電腦和科技有著密切的關係。然而如果探究藝術家的創作背景,我們很訝然地發現她在跨入科技藝術創作之前,從事的是傳統的油畫與素描,並以繪畫創作畢業於巴黎高等藝術學院。然而如何從傳統的手法出發,最後毅然決然地跨入新興的科技藝術領域之中?這樣的轉變又源自怎樣的動機?


Quorum Sensing, 2002 Copyright : Chu-Yin Chen

「建構就是破壞」,建立個人的藝術語彙
在面談中,陳珠櫻提到早期師從台灣繪畫大師李仲生的師專求學時代,「當時我正苦於找出自己獨特的創作方向之時,李仲生老師以饒富哲理的話語對我說『建構就是破壞』。而這樣的啟發對我來說正是創作生涯中的第一個轉捩期。」在這段動人的回憶之中,陳珠櫻提到那段時期就有如畢卡索早期從具象邁入立體畫派的過程,那是試圖解脫並突破長久以來既成的規範與拘束:「我開始將完成的畫布撕裂、或打破透視與陰影向度的科學法規、擺脫現實的自然法則以發現自我深處奔放的動力。」

藝術家第二創作轉捩期則發生在法國巴黎高等藝術學院的求學階段。為了尋求新的創作媒材與手法,陳珠櫻嘗試了許多不同的化學產品如柏油。但是因為稀釋柏油的液體會發出異臭,為了不影響其他同學,她常常是自己一個人晚上留在學校創作。而或許因為這些化學媒材對於人體造成的不良影響,陳珠櫻在某天發現到自己的喉嚨後方長出異狀物,經過多方的求醫也找不病源,甚至還有醫生懷疑她得了某種不知名的癌症。這天大的壞消息對陳珠櫻來說當然是個相當大的打擊。在對病因毫無了解的狀況下,她決定出院回家靜養,並向遠在台灣的家人報告這則壞消息。也是在此刻,她的母親從台灣寄了許多草藥到法國。在慢慢服用這些草藥,並暫時中斷創作一些時日之後,她的身體日漸好轉了,陳珠櫻對於自己身體上的變化感到驚奇,並開始對這些草藥的力量感到好奇。但她的好奇心並非是從醫學的眼光,而是觀察「能量轉移」的模式,思索大自然界中蘊藏的醫療(無形)力量。這樣的經驗聽來或許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然而,在許多藝術家的創作生涯中,何嘗不是常常因為某些特殊經驗與意外而開創了另一種創作境界,這或許就是陳珠櫻放棄繪畫選擇科技創作的原因之一。

自巴黎高等藝術學院畢業之後,陳珠櫻思索未來創作的走向,她相信傳統「再現」representation美學在前衛主義藝術家的努力與革命之後已告瓦解,並不敷她創作的期望,渴望開創出她自己新的視覺藝術語彙,找出屬於她自己的藝術符號。因為偶然的機會陳珠櫻接觸了巴黎第八大學《藝術與科技影像》系,她興喜地發現到另一種創作的可能性,並相信這就是她要嘗試的方向。近八年的再次進修讓她獲得了該科系的博士學位,學會了用「寫」電腦語言程式來創作,建構虛擬的數位環境並賦與其順從自然科學法則中覓食、生存、死亡…等特性。而透過「細胞自動機制cellular automata」與自給自足環境所創造出的虛擬生物,除了是她長年研究累積出來的自我藝術語言之外,也是她數位創作理論的基礎。陳珠櫻提到當代許多的數位創作手法中,多數仍停留在在「模擬」或「擬仿」simulation的階段,其中的物性(對於對象物的依戀)算是一種相當西方觀點的人本主義。然而擷取自能量學、東方哲學或佛學的概念,陳珠櫻認為透過電腦的幫助除了能夠處理無形的「能」來進行創作,跳脫物性的執著來面對那虛擬的「靈性」,並萃取及展現其間幻化的本質與美感。

就舉《繪影繪生》- 生命互動磁場一作為例,藝術家透過基因庫與電腦語言程式建構了一個完全虛擬的生存環境,配合自然運作的法則,放手讓此一自主環境產生出各式各樣的虛擬生物,這些虛擬生物就像是純粹的數位能量體,脫離藝術家的控制與主觀性從無生有般的誕生、生活與死亡。而這一微觀社會的自主運作則因為觀眾的參與與互動而展現出來,腳下變化快速的光影忽隱若現地讓人一窺不知名虛擬生物的存在與變化,搭配著時如生物或物理性的聲響,引人遐思另一世界的存在。


Quorum Sensing, 2002 Copyright : Chu-Yin Chen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自一九九四年起開始研修關於「數位影像」虛擬真實的本質,在提到電腦程式語言的撰寫經驗,陳珠櫻自認有如「深入電腦的核心以參與處理的過程」,其實聽起來和她曾經接觸過十幾年的繪畫創作信念相差不遠。帶有一種工匠式的精密態度與毅力,她期望能夠全盤地徹底了解自己所面對的媒材,而非單單只追求套裝軟體式制式化的特效或絢麗的結果。她的創作歷程從平面繪畫走向今天最先進的電腦科技藝術。透過她所設計的電腦程式,過去在畫紙上速寫的神秘符號過渡到具有「人工生命」的三次元立體圖像,它們不再靜止於紙上,而是在螢光幕上不斷浮動、衍生的生命活體,而展場中展出的另一件動畫影片《灰》Gris正符合這樣的理念。藝術家花了近一年半的時間製作這件作品,創作出十二萬多張的立體動畫影像以展現虛擬世界中奇異生命的一生。這部影片中敘述的是一個虛擬生物的誕生、生活與死亡,也就是所謂「生命演化」的概念。而當片中這隻看似有如「水母」般的不知名生物在「歷經一連串的蛻變,當生命染盡多樣的色彩…當生命的火力燃盡,餘溫消卻,留下的則是一灘『灰』;象徵『來自塵土,復歸於塵土』的永恆循環…,這也就成為本片的標題…」藝術家如是說。

陳珠櫻提到在參加巴黎第八大學副教授甄試之際,當場評審委員頓時分成兩派,一派支持科技藝術中技術的重要性,另一派則鄙棄這樣的觀念,她身為甄試生在現場還頗為感到尷尬。然而她相信藝術家本應就是「形」的創作者,對她來說,透過電腦與程式來處理影像的模式其實與其它類型的創作態度沒有太大不同,她力求突破自我的侷限以邁向藝術創作的另一個階段,而也就是這樣無畏的態度才是令人佩服的。在科技藝術崛起之後,科技與藝術之間難分難捨,甚或對立的關係至今尚且還是藝術圈內時常提出的重點話題之一,然而對於當代數位藝術家來說,這或許早已不是考量的議題之一。對陳珠櫻而言,以當代科技技術來創作所代表的就是處理無形的「能」的想法,這才可謂是科技藝術中的虛擬面向,「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她以這樣一句話闡述她心中對於生命的信念,其實也間接說明了她一路走來的創作理念,在其中,無形的「形」因人的存在而乍現眼前,而這短暫的一刻正是科技與人性感知之間的溝通最佳的見證。

vendredi, novembre 03, 2006

歐洲藝博會場後記 (After Fairs)


《SAVOUREUX DE TOI》, 2006, Résine acrylique peinte, porcelaine et inox, Copyright : Galerie Loevenbruck
本屆杜象獎得主由法國藝術家Philippe Mayaux獲得

英國 (After Frieze)
英國倫敦知名的Frieze Art Fair在今年邁入第四屆之後,主辦單位表示今年共有超過63,000人次的參觀人數,相較去年共成長了35%,具估計交易價格可達三千三百英鎊,近五千萬歐元的數字。而這樣的表現一方面除了源於今年多數國際知名畫廊的參與以及新增的藝術家電影活動(Artists’Cinema)之外,值得我們特別注意的還有在配合藝博會週的那幾天,幾家大型拍賣公司也順勢舉辦的多場的藝術拍賣會,如Phillips de Pury & Co於10月14日舉辦的「當代藝術與設計」拍賣會,佳士得於10月15 – 17日舉辦的「當代藝術拍賣會」和蘇世比於10月18日舉辦的「當代藝術拍賣會」。

Phillips de Pury & Co當日共達到八百五十萬英鎊的成績,其中年輕波蘭藝術家Piotr Uklanski的《The Nazis》攝影拼貼作品是當天拍賣的最高價,以五十八萬英鎊的價格賣給了來自紐約的藝術顧問Larry Gagosian與 Jeffrey Deitch,而中國藝術家方力鈞、張曉剛與楊少斌分別以四十七萬八千、十六萬四千和四萬八千英鎊的價格拍賣出去,而美國錄像大師維歐拉的錄像裝置作品也有三十七萬七千英鎊的價格。其中值得強調的是Piotr Uklanski的賣價比預估高出了近二十萬英鎊左右,而方力鈞的油畫作品《2002》則賣出高出預估近兩倍的成績。

佳士得連續三天的總拍賣金額共達四千四百萬英鎊(六千五百萬歐元)的成績,在中國藝術家方面可見到張曉剛、方力鈞與旅居法國華裔藝術家嚴培明的作品。然而值得一提的是佳士得在15日所舉辦為Michael Clark舞團籌募運作資金的慈善拍賣會,會中共推出22件拍賣作品,其中張曉剛的一件大型油畫作品由英國私人收藏家沙奇Chrales Saatchi以高出預估兩倍價,約77萬英鎊的價格所收購,可預見張曉剛在歐洲典藏拍賣市場未來的潛力。

蘇士比舉辦的四場藝術拍賣會總拍賣金額共達三千一百萬英鎊左右,其中張曉剛的作品以高於兩倍的價格賣出(十九萬英鎊左右),而最高拍賣價格的皇冠則歸於美國普普藝術大師Andy Warhol的《Vesuvius》 與《The Scream (After Edvard Munch) 》,兩件作品均以一百十八萬英鎊的價格賣出。



《Femme, Femmme, Femm, Fem, Fe ...》, Resin, polyester and acrylic paint, 2006, Copyright : Galerie Baronian Francey
比利時藝廊Baronian Francey在FIAC中展出王度的作品


法國 (After FIAC)
相對起來,法國今年多項的政治舉動雖然試圖要讓法國藝術家與藝術作品在國際市場上有更高的明見度,如於英國舉辦的「Paris Calling」與在德國柏林舉行的「Art France Berlin」…等等展覽活動,到目前的總成績卻還只是差強人意,據佳士得預估,法國的藝術市場至今約只佔國際市場的13 %而已。

十月底舉辦的巴黎當代藝術博覽會FIAC今年共吸引了約88,000的觀眾,比起去年成長了約5%而已,而總交易數字則到截稿前尚未發佈。然而許多來自各地的藝廊均還是對於本屆的FIAC感到滿意,瑞士藝廊Gmurzynska就表示今年見到許多國際私人收藏家的影子,它們也獲得相當好的成績,以近兩百萬美金的高價賣出一件Yves Klein的作品。而來自比利時的Vedovi藝廊則以一百萬美金的價格賣出美國逝世的黑人藝術家Basquiat的一件作品。今年法國文化部也特別編列近四十萬歐元的典藏預算買了近30件的作品。

而拍賣市場的部份,佳士得特別利用巴黎藝博會的機會於10月27日舉辦了一場法國藝術家Jean-Pierre Raynaud藝術作品獨賣會,共賣出該藝術家80件藝術作品,總數估計有八十萬歐元的價值。而另一法國公司Artcurial則於次日舉辦了一場共有600件作品的拍賣會,其中印度藝術家Syed Haider Raza的畫作《Sourya》以三十三萬歐元的價格成交,而最高價則歸於美國藝術家Joan Mitchell的一幅畫作《Salut Sally》,達兩百五十八萬歐元的成交價。Artcurial當日的總交易金額近九百三十萬歐元。另一間法國拍賣公司Cornette de Saint-Cyr則推出趙無極,其一件名為《La Foret Verte》估計有七十萬歐元的價格則以八十五萬歐元的高價賣出,是整場拍賣會的第一名。

除了藝術拍賣公司趁FIAC藝博會之便推出當代藝術拍賣會之外,值得一提的還有一系列非主流的藝術博覽會:如由小藝廊所組成的Slick藝博會,和新媒體與錄像藝術博覽會DIVA。遠道來自芝加哥的Walsh Gallery在DIVA展中推出趙半狄的錄像作品《Bandi 2008》定價三萬一千歐元,吸引了大群觀眾的目光。這一切均為FIAC藝博會添增不少色彩。


Zhou Tiehai
"Cindy Sherman-III, Film Still", 2006, 200x150 cm, acrylic (airbrush) on canvas, Copyright : Galerie Art & Public - Cabinet PH
Art & Public藝廊在FIAC中展出周鐵海的作品,在開幕當天則已賣出

上海 (Shanghai) – 明年將推出第一屆ShComtemporary 2007藝術博覽會
繼歐洲十月沸沸揚揚的藝博會之後,消息傳出上海將於明年9月6 – 9日推出ShComtemporary 2007藝術博覽會。據消息來源,ShContemporary藝博會將由歐洲博覽會暨展覽集團Bologna Fiere Spa策劃執行。該公司除了是義大利波隆納Arte Fiera當代藝術博覽會的主辦單位,並享譽國際在美國、蘇俄和大陸皆有辦事處。對於此一計畫,該組織的大陸分部將與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SHCDF)與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國際協會(SICA)共同合作執行。而上海藝博會的起源則要歸功於前巴賽爾藝博會總召集人Lorenzo A. Rudolf與瑞士Art & Public藝廊負責人Pierre Huber。這兩位策劃人也決定第一屆的上海藝博會將以邀請的方式來舉行,以維持高水準的藝廊名單。而為了提高此一新興藝博會的明見度,他們並將與中國藝術家密切合作,目前名單上已經知道的有中國年輕藝術家周鐵海。此外,主要策劃人Pierre Huber將會同時策劃一場名為「發現亞洲Discovery from Asia」的當代藝術展,展出當今最重要與最具潛力亞洲藝術家的創作作品,而一系列的VIP參訪藝術家行程也將納入藝博會的主要活動之一,幫助西方收藏家與藝術愛好者對於中國當代藝術與藝術家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與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