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manche, décembre 30, 2007

凝聚集體意識的公共意象 A reflecting collective mind public iconography


〈貓先生十週年慶〉街頭尋貓路線圖 © Thoma Vuille, Collectif CHAT

故事源起十年前,當第一隻貓在法國中部奧爾良市(Orléans)中出現之後,至今,〈貓CHAT〉的來龍去脈就像奇聞異事一般。首先,〈貓〉的足跡從外省漫延到首都巴黎的牆面上;漸漸地,〈貓〉越來越多,吸引多數藝術人士的注意,開始追查幕後主人到底是誰; 漸漸地,〈貓〉不再孤單,並凝聚起一股始前未料的社會力量;漸漸地,〈貓群〉開始跨出國界,「繼續它們的旅程,從法國出發並擴展到整個歐洲...;漸漸地,整個世界終於變成它的天地,但還需要有毅力、有熱情的人們才可以讓它的微笑高掛在街頭上」(摘自〈龐畢度中心的一隻貓(A cat at the Centre Pompidou)〉一文)。


奧爾良市立美術館〈貓先生十週年慶〉特展展場一景
攝影:Meiling Hsiao © Thoma Vuille, Collectif CHAT




〈貓〉與「貓先生(M. Chat)」
隸屬於街頭塗鴉創作,如果我們試問幾位法國人,多數人的反應均是一種「似曾相識」的模糊印象。然如果我們有幸得以一觀法國影像大師基斯.馬爾卡(Chris Marker)以〈貓〉為主軸,於2004年完成的錄像作品〈巴黎牆上的貓(Chats Perchés)〉,我們卻會很驚異地發現,可不是嗎!這隻黃色的笑臉貓除了似曾相識之外,事實上,它還可真熱門,在巴黎莫名的街道上有它的蹤影、在罷工抗爭活動中有它的蹤影、在波士尼亞賽拉耶佛市(Sarajevo)中的一輛電車外觀上有它的蹤影、還有紐約街頭的抗戰活動中也可見到它的足跡。然而到底〈貓〉是怎麼出現的?到底這隻裂嘴開懷大笑的貓天使的主人是誰?為何選擇「貓」做為創作的主角?


奧爾良市立美術館〈貓先生十週年慶〉特展展場一景
攝影:Meiling Hsiao © Thoma Vuille, Collectif CHAT


年僅三十,在緬靦但執著的態度下有著一絲敏感的個性,就如它的主角一般:「當我還是學生時,我常常跑到市郊和小學學生一起畫畫。有一天,一個小學生指給我看牆上的一個貓塗鴉,其簡單卻充滿生命力的筆觸正好是我長年以來一直在尋找的圖案。因此,我和一個朋友一起決定在奧爾良市,隨之並擴展到里爾河省的週邊城市中的牆面上留下〈貓〉的足跡。而在我畢業後,來到巴黎居住的三年間,我也以同樣的做法在巴黎市中的牆面上留下〈貓〉的足跡。」-「貓主人M. Chat」-法國藝術家湯瑪.韋爾(Thoma Vuille)如是說。因此,從1997年開始直到2003年,整整六年間〈貓〉就跑遍了法國中西部與巴黎的牆面上,並因名氣越來越大,自2004年間開始擴展到國際都會,而該年龐畢度中心並與法國自由報(Libération)合作,在該中心舉辦了為期三天的〈巴黎牆上的貓〉的藝文活動。
在十年後的今天,奧爾良市市政府於2007年11月底至1月初所舉辦的〈貓先生十週年慶M. Chat X ans a Orléans〉藝術活動,除了讓一般大眾有機會可以與「貓主人」湯瑪.韋爾正式面對面之外,並借此一活動也提供我們思考所謂街頭塗鴉藝術與公共環境與公共藝術之關係的機會。


奧爾良市立美術館〈貓先生十週年慶〉特展展場一景
攝影:Meiling Hsiao © Thoma Vuille, Collectif CHAT


介於法治與自由之間
源起於60年代的次文化活動,「街頭塗鴉」之所以名為街頭,最初原本是標彰其抵抗主流藝術的意圖;在歷經數十年的地下活動之後,至今除了已被正式納入當代藝術史的流派之一之外,並發展至「後塗鴉藝術(post graffiti)」的時代。然無論塗鴉藝術的美學定義如何,其引發的法治問題至今還是各界專家難解的難題。就如許多國家至今的法律規定,未經同意的塗鴉活動可視為是一種破壞它人資產的違法行為,並需受到刑法的規範與制裁。
所以,到底是破壞市容還是創作自由(甚而言論自由?),這也是於十二月一日於奧爾良市市立自然科學博物館(Muséum de la ville d’Orléans)中所舉辦的座談會〈公共空間,藝術家的創作天地?(Espace public, territoire de l’artiste ?)〉所試圖探討的議題。


奧爾良市立美術館〈貓先生十週年慶〉特展展場一景
攝影:Meiling Hsiao © Thoma Vuille, Collectif CHAT


可惜的是,會議中並沒有為此一議題帶出更多的思考空間與可能性的解決辦法,然雖然會中邀請的各界專家所發表的觀點沒有交集,但卻也引領我們深思塗鴉與公共藝術之間的關係。首先,表支持態度的龐畢度中心多媒體藝術部門典藏專員艾蒂安.桑德林(Etienne Sandrin),與前自由報記者,文化網路 poptronics.fr 創始人的雅妮克.麗娃(Annick Rivoire),基於創作自由的立場,均就當年(2004年)如何得到法國知名藝術家基斯.馬爾卡(Chris Marker)的支持,藉其高知名度的身望,才得以克服萬難,說服龐畢度中心與自由報文化組主管,於該中心舉辦了為期三天的的藝文活動。也就是說,在當年,當「貓先生」還是個默默無名的街頭塗鴉藝術家時,連以推廣藝術文化為主力的單位都抱持著遲疑的態度,其中除了對〈貓〉本身的美學性持質疑態度之外,並也是因為考慮到市場的問題,如當年自由報的藝文組主管就堅持要以基斯.馬爾卡之名為頭條,反而讓真正的藝術家「貓先生」位居配角的地位。


奧爾良市立美術館〈貓先生十週年慶〉特展展場一景
攝影:Meiling Hsiao © Thoma Vuille, Collectif CHAT


而代表官方政府機構的法國中部普瓦圖-夏朗德省議會代表桂祐(A. Guillot),與學術單位社會學家修彌爾(S. Chaumier),他們在座談會中的立場則完全固守在現今法規的基礎上,一方面除了強調街頭塗鴉的非法性之外,並認為是要由官方主導,提供合法性與規劃性的策略來推廣街頭藝術:如在都市中設立得以讓大眾隨意上彩的塗鴉公共牆、或者應用公共藝術採購法或藝術節慶的模式由官方邀請藝術家在「特定地點」發揮想像力,才以合乎現今刑法的規定,視未正式申請的街頭塗鴉活動為破壞市容的違法行為。


奧爾良市立美術館〈貓先生十週年慶〉特展展場一景
攝影:Etienne Sandrin © Thoma Vuille, Collectif CHAT


創作自由的尺度
基於官方的態度, 就這點來看,這或許正是塗鴉如何得以跨入公共藝術的做法。透過常設性裝置或臨時性節慶活動,普瓦圖-夏朗德省於2005年9月創辦了年度街頭藝術季(Le temps des arts de la rue)(所謂街頭藝術除了納入塗鴉藝術之外,並還包括了其它如街頭默劇、劇場、舞蹈、馬戲表演...等),此一由官方主導的綜合性活動除了意圖「疏導」街頭藝術的發展之外,並藉此推廣在地文化政策,設立景點,吸引外地遊客,達成一種雙贏的局面。然立義雖好,在仔細深思之後,這樣的官方活動所產生的創作真的可以滿足街頭塗鴉藝術家的創作欲望與動機?如公共塗鴉牆的設立事實上不也是一種對創作的規範?如果〈貓〉至今會吸引了多數人的注意與關懷,正是因為我們通常在意想不到的場所中見到它,在地鐵中、在屋簷上、在抗爭活動中、在不經意的轉角上,那是在不預期心態下令人驚喜的一種感動,一種意外,那種心情與去美術館或去社區塗鴉牆看作品的心態是截然不同的。換句話說,藝術家創作的自由尺度到底有多少?藝術之於政府、民眾與社會的影響與重要性又有多少?這或許正是〈巴黎牆上的貓〉一片中以〈貓〉為主軸所試圖勾勒出的疑問與議題。


巴黎街頭抗議活動的〈貓〉族群
圖片提供:Etienne Sandrin © Thoma Vuille, Collectif CHAT


基斯.馬爾卡追蹤〈巴黎牆上的貓〉
「今晚在晚上七點前,請帶一把傘聚集在龐畢度中心的前廣場上,於七點之後,請每十秒張開再合起你的雨傘,維持這樣的動作約兩分鐘之後,將雨傘收起來,漸漸步向廣場上的金色花盆,以順時鐘的方向繞行該物。」如游擊戰模式一般,本片開場記錄了一場以雨傘為識別物,維時不超過十分鐘的集會活動。沒有任何政治意涵或號召,影片從這場凝聚公共意識的自發性活動,隨著〈巴黎牆上的貓〉的足跡、交插2002年法國總統大選的過程(當年極右派領袖首度進入第二輪選戰,引發法國內部的大型抗爭活動,並讓前總統席哈克高票當選)、大選後的社會街頭抗爭活動、反美國布希中東伊拉克戰爭的抗戰遊行、以及罷工活動...等等社會影像片段,交織出一部記錄當代社會進程的實驗影片;此外,基斯.馬爾卡還特意為〈貓〉一詞找到相關的代表意涵「勞工階級之人道與非政府組織( CHAT - Confédération Humaniste et Anarchiste des Travailleurs)」。


香港藝術中心大門前的地面塗鴉(Graffiti drawing outside the main entrance of Hong Kong Arts Centre)
圖片提供:香港藝術中心,攝影:Cheung Chi-Wai


而當筆者問到湯瑪.韋爾〈貓〉與另一位藝術家基斯.馬爾卡的關係時,他回答道:「有一天,基斯.馬爾卡發現了〈貓〉的蹤影,並試圖瞭解它所要代表的意義,他因此拍了〈巴黎牆上的貓〉這部影片。隨著他的作品,〈貓〉也開始環遊世界,從某個角度來說,基斯.馬爾卡是第一個真正賦與〈貓〉-此一街頭塗鴉影像-有所意義的人,他也是第一個揭露「貓先生」的存在的人,他的影片加速成就了我當初透過〈貓〉所希望達到的理想。」

香港藝術中心〈法國五月電影節-基斯.馬爾卡的影像世界〉開幕活動-貓舞(Le French May - Through The Eyes of Chris Marker, Chat Dance performance before the Opening Screening)圖片提供:香港藝術中心,攝影:Cheung Chi-Wai

凝聚集體意識的公共意象
最終,湯瑪.韋爾的創作動機與目地到底是什麼?「對我來說,行動所激起的反應比起一個清楚的創作意念更為重要,目地是在於透過大家均得以認同並共享的藝術作品以誘發歡愉與喜樂的感受...。在其中,對我來說當然有試圖超越界限的動機,然我也希望能夠以最簡單卻直接的態度來提供一個意象,有點像是普普藝術家引用生活週遭的媒體資訊來創作一般,其媒體本身就是藝術家所要表達的藝術訊息...。 在今天,我已經不再試圖去反思或證明我的行為與創作,我只真誠地希望〈貓〉那簡單、毫不虛假的笑容可以潛入大眾的腦中,帶來你我片刻寧靜的喜悅與快樂感受。」隨著上述的一番宣言,以及〈巴黎牆上的貓〉一片的啟發,我們瞭解到說或許〈貓〉只是個過渡性的時代象徵,隨著社會的進程,它代表的意義也有著多元的面貌,換句話說,透過〈貓〉的足跡,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特定時代下可以凝聚起的集體思維,這多樣的集體思維透過一個個獨立的社會個體,在特定的時代,在特定的理念下,聚集起來傳達出特定的訊息,無論這個集體中的每個個體來自於多麼不同的社會環境背景,然他們的交集與互動卻是在當代社會發展中最閃亮也最感人的片刻。在此,〈貓〉脫離了社會符號的領域,進入了藝術象徵的領域,一如艾蒂安.桑德林所言:「在充斥著各式各樣商業符號的當代社會中,我之所以相信〈貓〉所代表的價值,在於我在它身上看到一個可以參與社會發展,影響主流觀念的機會,一個具新意以開創嶄新未來的可能性。」又如雅妮克.麗娃所言:「塗鴉藝術基本上就是試圖在應經濟價值所產生的企業商標、商業看板、日漸民營化的公共影像空間(廣告與海報)中,打破商業經濟運作的邏輯,讓原屬大眾的空間回歸大眾。」


香港藝術中心中展出的塗鴉作品(Wall Graffiti Drawing at Hong Kong Arts Centre, Agnesb CINEMA)
圖片提供:香港藝術中心,攝影:Cheung Chi-Wai



〈小小影像環遊世界(How a little image attempts to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小小影像環遊世界〉一文是艾蒂安.桑德林於 2006年,應香港藝術中心(Hong Kong Arts Centre)舉辦〈基斯.馬爾卡的影像世界(Through the Eyes of Chris Marker)〉活動相邀,為該活動所著的專文〈龐畢度中心的一隻貓〉的副標題。〈小小影像環遊世界手札〉一詞事實上很契合且清楚地說出了為何多數法國藝文人士願意排除萬難,支持推廣,最終讓〈貓〉得以成為今日法國社會中一凝聚集體意識的公共藝術意象。的確,在十年後的今天,〈貓〉的足跡從奧爾良到了巴黎、從巴黎到了賽拉耶佛、從賽拉耶佛到了香港、從香港來到紐約、從紐約再回到奧爾良,法國公部門終於承認了〈貓〉的藝術性,除了舉辦了〈貓先生十週年慶〉活動,並透過公共藝術採購法收購了一幅作品。無論這樣的做法具有如何令人爭議的背景(座談會現場還是有很多人認為今天政府透過公共藝術法規採購〈貓〉的行為是一具政治意圖的作法,藉此推廣地方政府的政績),然而,此一結果的達成事實上更讓我們相信,藝術之於生活的重要就在於它超脫當代政治與政策的短視性,在後者似忽總是後知後覺的醒悟與作法下,它所代表的是一超越投資報酬率,具永續性的長遠影響與感召。


香港大學學生與〈貓〉成員作畫的現況(Chat with the Student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圖片提供:香港藝術中心,攝影:Cheung Chi-Wai



Artbar
想更進一步瞭解〈貓〉:
1997年:〈貓〉開始在奧爾良市出現
1997 - 2000年:〈貓〉足跡遠部法國中西部如Blois, Tours, Nantes, Renne, St Etienne, la Rochelle...等市
2000 - 2003年:〈貓〉來到巴黎;〈貓〉的看板開始出現在集會遊行之中
2004年:〈貓〉參與瑞士蘇士〈街頭遊行(Street Parade)〉活動;龐畢度中心舉辦〈巴黎牆上的貓〉,並於前廣場上畫了一隻〈世上最大的一隻貓(Le plus grand Chat du monde)〉,該圖案停留在廣場上三天
2005年:〈貓〉來到波士尼亞賽拉耶佛市;〈貓〉參與阿姆斯特丹〈影藝術節(Shadow Festival)〉
2006年:〈貓〉來到香港與澳門-香港藝術中心〈法國五月電影節-基斯.馬爾卡的影像世界〉活動與澳門〈大貓(Big Mao)〉活動;〈貓〉來到紐約參與集會遊行
2007年:奧爾良市政府舉辦〈貓先生十週年慶〉藝術活動


兒童工作坊現況(Chat with the children at the workshop , Gold Coast , Hong Kong)
圖片提供:香港藝術中心,攝影:Cheung Chi-Wai


普瓦圖-夏朗德省年度街頭藝術季(Le temps des arts de la rue de Poitou-Charentes)
http://www.poitou-charentes.fr/fr/vivre-ensemble/culture/temps-arts-rue.dml

關於〈貓先生〉的網站
http://monsieurchat.free.fr/
http://sagot.perso.cegetel.net/monsieurchat/
http://www.flickr.com/groups/mrchat
http://www.monsieurchat.eu/

維基百科的〈貓〉網站
http://en.wikipedia.org/wiki/M._Chat

mercredi, décembre 05, 2007

錄像中的「時間素質」(the matter of time)

巴黎罷工活動影響藝術博覽會
巴黎十一月分別上場的巴黎攝影博覽會 (Paris Photo 2007)與數位錄像藝術博覽會 (DIVA – Digital & Video Art Fair)今年倒霉地步上才剛於十月底結束的巴黎當代藝術博覽會(FIAC)的後塵,因為全國公共交通駕駛員所策劃的罷工活動,參觀人潮與交易量均表現不佳,光是參觀人數即比去年2006年少了整整五分之一,只達三萬二千人次,而近十天的罷工活動也嚇壞了許多國際級大戶,多數如德國、荷蘭以及美國等國的買家均紛紛取消旅程,而不得不來的藝廊與藝術家也只好入境隨俗,卯起來學大多數的巴黎人一樣,用雙腳走去會場。如今年均參加 DIVA的兩家台灣藝廊:新苑藝術(Galerie Grand Siecle)與也趣藝廊(Aki Gallery),以及隨行的藝術家陳萬仁與林冠名,因為路線不熟的關係,博覽會開幕當天都苦哈哈地走了近兩個小時才到會場。

林冠名,〈飛了之後(After Flying)〉,2007
單頻道錄影.重複循環撥放 (Loop)
Copyrights: 林冠名,Courtesy Aki Gallery


台灣藝術家透過藝廊走出國外
新苑藝廊與也趣藝廊這次攜手合作,一同參與了德國科隆藝博會(Art Cologne)與巴黎DIVA博覽會,均推出年青台灣藝術家的作品,如王雅慧(Ya-Hui Wang)、郭慧禪(Hui-Chan Kuo)、陳萬仁(Wan-Jen Chen)、林冠名(Guan-Ming Lin)...等。 也趣藝廊這次主打的藝術家中可見林冠名與陳萬仁的新作。林冠民的單頻錄像作品〈飛了之後〉是件有趣的小品,主題是寧靜安詳的竹子湖一景。一開始,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不動的畫面就像一幅風景畫般掛在觀者眼前。剎那間,如噪音般的聲音突然喚醒被定格影像催眠的你我,隨之一顆洩氣的黃色氣球自畫面右方進入畫面,因氣壓推動的物理動力飛向前方,越變越小最後掉落在映照四周深綠樹叢的湖面上,誘發你我心中一股荒繆又想笑的錯愕感。整段以DV拍攝的影片具粗糙的質感,反覆不停播放,而氣球洩氣的聲音以異質元素介入般地打破午後寧靜的一刻,就像是藝術家試圖在youtube個人電視台風行全球,人手一隻攝錄影機,人人都可以成為導演的今天,質疑著此一媒體社會現象背後的荒謬,喚回逐漸麻木的感官機能。

陳萬仁,〈飛機場(Airport)〉, 2007
單頻道錄影.重複循環撥放 (Loop).無聲
Copyrights: 陳萬仁,Courtesy Aki Gallery

而年青藝術家陳萬仁的兩件新作〈飛機場(Airport)〉與〈比爾先生的早晨(Good Morning Bill)〉,基本上兩件作品的調性並不相同。〈飛機場〉一作與舊作〈第二月台(PLATFORM 2)〉形式相當類似,一樣以推鏡式的拍攝手法所完成,然〈飛機場〉一作中的虛擬元素更多,更虛幻,也更具數位照片的質感。如果說〈第二月台〉一作中營造出一種窺視著日常生活中微型事件(micro events)的旁觀角度-這或許是我們直覺上會聯想到另一位美國藝術家Nancy Davenport的創作的原因(展於伊斯坦堡雙年展);然〈飛機場〉則多了一股詭譎的氛圍,除了因為高度數位化的影像特質之外,那佔據著背景畫面約三分之一的比例, 從頭到尾陰魂不散的濃霧,更是以一種配角的身份隱隱地影響著不自覺的觀者。而另一件作品〈比爾先生的早晨〉則是藝術家自認最滿意的作品。這件作品遠觀容易讓人誤以為是微軟作業系統的桌面畫面,要走進一點,才會發現到一個不斷重覆打高爾夫球動作的人物,驚覺到作品的真相。藝術家自述道:「...影像內容藉由重複,反覆不斷的動作,架空了意義的生產,藉由這樣的狀態,我想單純的去思考所謂影像自身可被閱讀的條件,而這也是我試圖回應媒體的方式之一。」 這件作品均不禁令人想起普普大師沃荷的Campbell罐頭或瑪麗.蓮夢露系列,透過重覆(repetition)的操作來解構主題的意涵。而得以讓此一策略運作成功,先天條件必須是主題本身具高度的符徵性與可識性,這也是沃荷選擇了瑪麗.蓮夢露,而陳萬仁選擇了微軟桌布的原因,只是在這裡數位錄像取代了絹印技術,成為複製年代中的最佳利器。

陳萬仁,〈比爾先生的早晨(Good Morning Bill)〉, 2007
HDV.重複循環撥放(Loop).無聲
Copyrights: 陳萬仁,Courtesy Aki Gallery

而正在巴黎國際藝術村駐村的王雅慧,其創作〈訪客(Visitor)〉則是新苑藝廊展於DIVA博覽會的作品之一。不同於過往對於空間的專注,感覺上王雅慧的這件作品與最近所完成的另一件作品〈When I look at the moon〉,開始朝向相當不同的創作風格,除了具更高度的現實性與敘事性、但也更直接。因為〈訪客〉一作跳脫了過往應用虛實對應、內外(空間)對比的手法,在一間毫無人煙的老家中透過雲的流動來引領我們的目光,改以一種主觀性拍攝手法,引領訴說出其背後曾經存在且可能繼續存在的回憶(souvenir)與記憶(memory)。而在後者,藝術家則乾脆直接上場,赤裸裸地在觀者眼前揭露了虛實影像的真假陷阱;在此,藝術家表現出的不再是白日夢背後的無限想像,而是「白日夢」的最終意象。

王雅慧,〈訪客(Visitor)〉,2007
16:9 DVD / Quicktime video, Color sound
Cooperation: Lee Jihong, Chou Wen-ching
Copyrights: 王雅慧
Courtesy Galerie Grand Siecle

錄像中的「時間素質」
龐畢度中心所推出的大衛.克雷布個展共由五件錄像裝置作品組成,分別於近五年完成。同樣以探究影像本質的觀察角度,大衛.克雷布喜歡在作品中參雜定格影像與活動影像、調整時速快慢的模式來挑戰觀者的觀察力。的確,觀賞克雷布的作品除了需具有高度的耐性之外(就如同觀賞所有以錄像媒材為主的創作),還需要具敏銳的視覺感應,在有耐心的視網膜「聚焦」活動之中還要啟動「觀視分析」的能力,才能一窺作品中企圖模糊主題的陷阱。
當我們一進入展場中首當其衝的是於2005年所完成的〈Shadow Piece〉,這件片長30分鐘的黑白影片中所呈現的是個一幅構圖相當完美,有如照片的入口大廳。其中乾淨利落的線條強調出時空凍結的片刻,然上半部玻璃門窗外不時跨入畫面,干擾完美黑白攝影的片段卻提醒我們時間的流逝與存在,同一時間指涉了時間-影像(image-temps)與運動-影像(image-mouvement)之間的對話。


David Claerbout,〈Shadow Piece〉, 2005
錄像裝置,黑白,環場音效,30分鐘
Courtesy David Claerbout & Coll. Fondation de Pont, Tilburg


而〈Bordeaux Piece〉事實上是一件超過開館閉館時間的冗長作品,畫面上呈現出的是同一劇本分別在一個半月間,每次開拍從早上5點半開始,到晚上十點結束;每場之間休息十分鐘,一天中同一片段總共反覆拍攝共70次;然後藝術家在將這些不同天所完成的70個短片,剪輯而成一部 總片長為13小時43分的長片。謂之長片,事實上真正的劇情約只有十幾分鐘左右,在展出時間中反覆上演70次。這樣的創作到底有什麼意圖?又有那一個觀眾真的會在美術館呆上一整天反覆觀看重覆上演的一齣劇?答案似忽就隱藏在片中「真實片刻」的流轉之間:隨著反覆上演的劇碼,日光的進程從天亮到天黑,演員的動作從自然到麻痺,劇情因為退色的演出成為空蕩的結構,整件作品隨著時間的流逝最終突顯出作品的主題:超脫敘事虛構的「真實」時光。


David Claerbout,〈Bordeaux Piece〉, 2004
錄像裝置,彩色,環場音效,13小時43分鐘
Courtesy David Claerbout & 龐畢度新媒體典藏作品, Paris

而藝術家近期的作品〈Sections of a Happy Moment〉則有如上述作品的負面對照版本,呈現出一個和樂的中國家庭的片刻。在為期26分鐘的作品總長中,一系列180張,以不同拍攝角度所完成的黑白照片連續播放。在作品一開始啟動沒多久,我們即可以很快理解到這件作品中停滯不前的時光,180張照片所呈現出的正是永恆的一刻。然隨著現實世界中一時一刻的過去,不知不覺中,這些以各種角度所完成的影像卻在我們心中營造出一股「檢視」與「監視」似的感受,質疑起「看的行為」的動機與企圖。
最終,不論是創造出有如監視錄影機所拍下的日常影像的〈Shadow Piece〉, 或是一齣反覆上演的肥皂劇的〈Bordeaux Piece〉, 或是從四面八方看似洋溢著家庭歡樂時光的〈Sections of a Happy Moment〉,克雷布創作的主題最終總是匯集在同一觀念與提問上:「時間的素質(the matter of time)為何?」。


David Claerbout,〈Sections of a Happy Moment〉, 2007
錄像裝置,黑白,環場音效,26分鐘
Courtesy David Claerbout & Galerie Yvon Lambert, Galerie Micheline Szwajcer, Hauser and Wirth

非關政治
在駕駛罷工、學生罷工、公務員罷工、法官律師罷工下一切步調暫緩的法國社會中,上述的多件錄像作品在此公私民警關係緊張的時代氛圍下,反而有趣地引領出出人意料的想法:一種非關政治,直接挑逗你我身為觀者之耐力與毅力的企圖,正如罷工的活動即使為法國經濟與社會運轉帶了相當巨大的衝擊與不便,然同時間所帶動的腳踏車與步行風潮,反而喚回法國人久因政治經濟社會問題而遺忘的耐心與閒逸態度。在此,並非要牽強地為一件社會抗爭事件披上一股浪漫的色彩,然在今天一切都講快、講效率、講投資報酬率的現實社會中,以「慢」、以「觀視」、以「時間本質」為概念的創作意圖似忽無意間相當契合這樣的社會現狀。

王雅慧,〈When I look at the moon〉,2007
16:9 DVD, Color, Sound
Cooperation: Okumura Yuki
Copyrights: 王雅慧
Courtesy Galerie Grand Siecle

動態影像的創作是本質上需要觀者投資的一種藝術,時間的介入成為不論是藝術家或觀眾均須面對的挑戰。在動態影像快速地成為今日各種媒體管道大量借助的宣傳報導素材之一,影像之於再現、永恆之於片刻之間,問題應該不在於你看了沒,而在於你看到了什麼?

Artbar :
巴黎攝影博覽會 Paris Photo 2007

日期:15 – 18 Nov. 07
地點:羅浮宮卡盧賽爾商場 Carrousel du Louvre, Paris
網址:www.parisphoto.fr/
BMW獎:捷克女攝影師 Jitka Hanzlova

2007數位錄像藝術博覽會 DIVA – Digital & Video Art Fair 2007
日期:15– 18 Nov. 07
地點:羅浮宮古董中心區 Louvre des Antiquaires, Paris
網址:www.divafair.com/

大衛.克雷布個展(David Claerbout)
日期:03 Oct. 07– 07 Jan. 08
展場:龐畢度中心(Centre Pompidou), Paris
展覽網址:www.centrepompidou.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