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edi, avril 11, 2009

卡夫卡式的「生產線」劇場

出身於1976年,居住紐約,年青女性藝術家米卡.蘿登伯格(Mika Rottenberg)的攝影與錄像作品一慣探討人體-尤其是女性驅體-與勞動之間的關係,進而質疑個體之於群體、異象之於常規、無常之於慣性、生產之於消耗間的共存與互斥。

〈Dough〉, 2005-2006, 作品細節.
Courtesy Nicole Klagsbrun Gallery, New York / Galerie Laurent Godin, Paris.

荒唐的機械性人力生產線
這次藝術家於巴黎紅宅基金會展出的數件錄像裝置作品分別是自2004到2008年所完成的作品。從早期的作品看來,我們可以發現藝術家很早就對創作出荒謬無語的敘事結構有著高度的興趣與想像能力,如這兩部分別名為〈熱帶風味(Tropical Breeze)〉與〈生麵團(Dough)〉的作品。〈熱帶風味(Tropical Breeze)〉一作呈現出一個簡單的作業過程:一個口嚼口香糖,身著粉色作業服的白人女子坐在一台貨櫃車的後方,她精準地用腳指頭抽取出一張張薄薄的衛生紙,並將之用口中的口香糖黏在一條轉輪式的粗麻線上;透過腳踏板的作用,一張張衛生紙因此被往前傳送到位於駕駛座開著貨櫃車的黑人女子身旁,後者因為炙熱的烈陽而不停流汗,並為了保持精力而食用一種具有檸檬口味的提神糖;黑人駕駛將一張張的衛生紙擦過自身上流下,一滴滴戴有檸檬風味的汗水,並再將衛生紙傳回去給位在後方的白人女子,作業過程就此完成,「製作」出一盒盒宣稱具有〈熱帶風味〉的衛生紙盒。

〈Dough〉, 2005-2006, 作品細節.
Courtesy Nicole Klagsbrun Gallery, New York / Galerie Laurent Godin, Paris.

同樣地,〈生麵團(Dough)〉一片也是呈現出一連串精確的「生產作業過程」:首先我們看到一個女子細心的照顧一叢菲洲菊,而另一個畫面則可見到一個黑人女子用力地揉著麵團。當被揉成長條狀的麵團緩緩地下降到轉盤上等著被「發酵」時,這時一切作業停止,黑人女子停止揉麵團的工作並聞著會令她過敏的菲洲菊,過敏的反應讓她流下淚水,淚水順著她龐大的身體流下,並在地板上穿出一個洞滴到麵團上讓麵團發酵。當發酵的麵糰變的越來越重,並啟動轉盤被丟入另一堆已經發酵好的麵糰中時,因為擠壓的作用這一堆麵糰則被向前推擠,並穿過水管擠出一團大小剛剛好可以用真空封包的生麵團成品...。
到底是一種相當精確卻毫無意義的生產模式,還是一段荒謬的當代勞動工業寓言,米卡透過這兩件看似完全合乎勞力投資效益,嚴謹的分工作業模式,然生產出毫無高度附加價值的廉價產品,用諷刺與矛盾的語氣,毫不客氣地點出當代資本與消費主義之工業生產結構背後所形成的社會異象與荒唐。

Performance Still (Body Parts & Heather & Jungle) - 2008. C-print. 171,6 x 112 cm. Courtesy Laurent Godin Galerie, Paris

神話性自然巫術的媚力
米卡的最新創作〈乳酪(Cheese)〉一作的靈感則源自十八世紀,尼加拉瓜當地關於七個長髮村姑的民間傳說。話說這七位貧困的村姑有著長及腳踝的長髮,她們原本貧苦的生活在一夕間因為發明以尼加拉瓜瀑布的泉水為原料,可以加速頭髮生長,抵制禿頭的「萬靈丹」而盛名遠播,並一夜致富...,郾然就是當今民間迷信之「仙丹極品」企業模式的最佳寫照。藝術家在展覽訪談中說明其創作的動機:「英文俚語中的Milk(榨取)也有賺錢的意思,這些女子在日常製作乳酪的過程中,用牛奶潤髮進而發明致富的生髮產品,這則故事引起我的注意的原因有兩點:首先是所謂的產品本身,如何一種毫無科學根據的東西可以在客戶心中產生那麼大的影響力?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乳酪或牛奶均是動物身體的一部份,而賣牛奶或乳酪就像是販賣動物的一部份,自人類的觀點來看就像是勞工販賣勞力的行為一樣,我事實上對這兩種行為之間的類比關係也感到高度興趣。」
有別於早期直接指涉勞力販賣生產系統的兩件作品,〈乳酪(Cheese)〉一作中六位長髮村姑在充滿牛、羊、雞、兔的鄉野生活環境除了為本片帶來一股深深的神話性,充滿自然巫力的媚力之外,並也將批判的眼光自人文社會轉向對大自然與大地的環保省思。

Performance Still (Kat Legs & Torso) - 2008. C-print. 171,7 x 112 cm. Courtesy Laurent Godin Galerie, Paris

一場令人會心一笑的惡夢
最後,米卡.蘿登伯格的作品中多彩的暖色調除了間接說出藝術家原籍南美洲巴西的色彩與熱情之外,並賦與其作品顯而可辨的風格與特徵。而值得一提的還有米卡的劇中人物,她們看似都像是一個個自〈象人(The Elephant man)〉片中那個馬戲團走出,具奇怪外在特徵(異乎常人)的「生產作業員」,她們相當詭異的外觀除了加深影片的視覺意象之外,並為之注入一股荒謬卻不乏幽默的戲劇風格。並因為米卡的劇情脈絡早已把片頭與片尾精密地串連在一起,因此也從未有「劇終」的感覺,片子一再地反覆重頭來過。透過這樣機制,你我在觀片的時候更會不禁自那嚴謹的「生產線結構」,機械化的節奏中,越感勞動者與勞動本身的荒謬性與無厘頭性;透過一種輪迴般的經驗,我們在會心一笑之間經驗一場永無止盡的惡夢。

Performance Still (PJ & Cheryl) – 2008. C-print. 172 x 112 cm. Courtesy Laurent Godin Galerie, Paris

延伸閱讀
《Mika Rottenberg 2004-2008錄像與雕塑展》
展場:紅宅基金會(La Maison rouge)
展期:18 feb - 03 mai 2009
網址:www.lamaisonrouge.org

《Mika Rottenberg 表演定格畫面與素描展》
展場:巴黎 Laurent Godin 藝廊
展期:18 feb - 11 april 2009
網址:www.laurentgodin.com

專訪或錄像部份片段可見:
www.lamaisonrouge.org/fr/fiche.php?section=menu05&rubrique=9&fiche=106
www.tate.org.uk/tateshots/episode.jsp?item=11931
www.youtube.com/watch?v=s2rlnw21Wfg&feature=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