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di, juillet 11, 2006

光的造形物理學Plastico-physics of Neon


Dan Flavin, "the diagonal of May 25, 1963 (to Constantin Brancusi)", 1963.
Tube fluorescent jaune, placé en diagonale, longueur : 244 cm
Photo: Billy Jim.
Courtesy Dia Art Foundation. © ADAGP, Paris 2006.


無形的光
「光」是自古以來繪畫與雕塑學科中作為藝術表現中重要的參考值之一,我們從印象畫派馬內、莫內、梵谷…等畫中就可了解。然而跳脫傳統媒材的界線,完全只以「無形的光」為主的創作模式,則必須等到六十年代初期,以日光燈為主要創作素材的美國藝術家Dan Flavin才算真正產生。Flavin出身於紐約,早期曾經研習過藝術史並透過素描與繪畫來自修創作,然而沉浸在當時的前衛藝術創作潮流,於1962年Flavin開始應用市場上到處買的到的日光燈管進行創作,並於1964年首次於紐約Green Gallery發表個展。奇特的創作模式,單純簡潔的表現手法讓他自此展開了為期三十年的重要創作生涯。雖然常被歸類於極簡藝術流派,然而Flavin從光藝術中所展現出來的除了具極簡藝術所強調之客觀條件 ─ 揚棄主觀性的表現主義手法以歌頌理性與單純的抽象幾何形式 ─ 之外,其實我們也可在其中看到「現成物Ready-made」(杜象)與蘇俄「構成主義Constructivism」(塔特林)的影子,或如藝術家所宣稱之「情境藝術Situational Art」,可謂是當今裝置藝術的前身,並將展場建築空間之佈局做為作品完成的變數之一,將建築的觀念帶入藝術創作的領域之中。
而Flavin的日光燈創作特色自此也成為他日後最重要的標誌,對於Flavin而言「藝術的迷思就在於過去傳統藝術中對於符徵(symbolic)與隱喻的信念,而新興的藝術則必須超越此一侷限,達到一種近似非藝術的境界…達到單純的「觀」的歡愉」,一種近似於零度的觀展經驗。



Francois Morellet, "Pi piquant de facade"
2006, Angers 美術館外牆
藝術家存檔照片

單純的點線面
如果Flavin可算是美國藝術史上重要的光的雕塑家,反觀法國藝壇,那就不得不提到Francois Morellet。作為法國極簡與觀念藝術的先鋒者,Morellet的創作並不僅只限於霓虹燈管的應用,他其實也有相當重要的繪畫創作作品。然近似於Flavin的信念,Morellet也相信理性運算與幾何圖像式的「系統性」創作手法,抹煞主觀性的非理性變數以強迫觀者培養出客觀的觀展心理,懂得去欣賞宇宙中最單純與最精練的元素 ─ 點線面 ─ 之間最純粹的組合。
而上述兩位藝術家對於後一代藝術家藝術創作的影響則是相當明顯的,就在今年巴黎現代美術館與Anger美術館均被「光」所佔據的夏天中,我們另外還可以發現到兩位年輕的藝術家,他們同樣也都相繼運用光的元素來進行創作,可謂是完美地延續了此一藝術史上重要的創新,他們分別是法國藝術家Claude Leveque與英國藝術家Cerith Wyn Evans。

Cerith Wyn Evans,
1. Left-Behind, 'Astro-photography' by Siegfried Marx (1987), 2006
2. Right-Behind, "Goodnight Eileen", from 'Here to Go' by Terry Wilson / Brion Gysin (1982), 2003
3. Left-Front, 'Museu de Arte de São Paulo' by Lina Bo Bardi (1957 - 1968), 2006
4. Right-Front, 'The Flights of A821 – Dearchiving the Proceedings of a Birdsong' by Marta Werner, 2004
Copyrights reserved, White Cube Gallery

巴洛克式的夢靨
同樣也展於巴黎現代美術館的Cerith Wyn Evans,不同於Flavin的多彩燈管的單純組合作品,這位懂得結合當代科技的藝術家在該美術館的當代藝術空間ARC中整整擺上了17個豪華玻璃懸掛吊燈。這17個吊燈有著從簡易到複雜的不同外型,而伴隨著一個個吊燈旁邊的牆面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個液晶式小螢幕,螢幕上面顯現著一串文字(小說片段或是藝術家的私人信件內容)以及這串文字用摩斯密碼解碼之後的特殊符號,而這些抽象的數位訊號再透過連線的方式即時控制著吊燈上一個個的燈泡,燈泡的光線隨著訊號的流通在空蕩蕩的展場空間中一閃一動地,令人感到彷彿立身在一個無聲無形的私密對話空間。而如果說Cerith Wyn Evans特殊的裝置作品在視覺上加注了一股科學式的數理幻象,呈現出一種科技(摩斯解碼)與傳統(古典吊燈)之間的聯繫與對話,那Claude Leveque在Mac/Val當代美術館中所展出的單件作品《癡眠Le Grand Sommeil》則應用戲劇化的造形語言,在全黑的展場空間中空懸吊了36張會發出螢光反應的病床,展場中搭配著近似可以在等候室中聽到的那種「情境古典音樂」,隨著音樂的播放,我們有如進入了另類的靜謐空間,一如展覽名稱所言造成一種感官上的癡眠狀態。



Claude Leveque, Le Grand Sommeil, 2006. MAC/VAL, Vitry-sur-Seine
© Photo Marc Domage/ MAC/VAL © Adagp, Paris 2006

不同於上述兩位藝術家所追求的客觀理性主義,Cerith Wyn Evans與Claude Leveque同樣都應用光的力量,但他們所追求的反而是透過誇張的物體造形與裝置設備,力求在觀眾身上激發出一種相當情緒化且具感官衝突的個人感受,不再質疑「光」作為創作元素的正當性,而是將之視為理所當然並發揚光大,應用光的造形物理學雕塑著觀者瞬間下無形的心理狀態。

Artbar
1. 《Dan Flavin回顧展》
巴黎市立現代美術館
地址:11 Avenue du Président Wilson, 75116, Paris, France
展期:09/06 – 08/10/2006

2. 《…in which something happens all over again for the very first time - Cerith Wyn Evans個展》
巴黎市立現代美術館
地址:11 Avenue du Président Wilson, 75116, Paris, France
展期:09/06 – 17/09/2006

3. 《癡眠 Le Grand Sommeil - Claude Leveque個展》
法國MAC/VAL當代美術館
地址:Carrefour de la Liberation, 94400, Vitry-sur-Seine, France
展期:19/05 – 10/09/2006

4.《圓周率奇想recentes fantasies - Francois Morellet個展》
法國Angers市立美術館
地址:14, rue du Musee, 49100 Angers, France
展期:25/06 – 01/1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