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edi, octobre 06, 2007

一窺烏果.榮第隆尼(Ugo Rondinone)腦內的構造? - 談巴黎東京宮《第三意識THE THIRD MIND》展

九月底於巴黎東京宮(Palais de Tokyo)正式開幕,由瑞士當代藝術家烏果.榮第隆尼策劃,名為《第三意識》(THE THIRD MIND)的展覽共聚集了 31位藝術家的創作作品,創作年代廣及自六十年代到去年才完成的作品,名單從安迪‧沃荷(Andy Warhol)到卡迪‧諾蘭德(Cady Noland)、從威廉‧布洛斯(William S. Burroughs)到南西‧葛羅斯曼(Nancy Grossman)、從布萊恩‧蓋辛(Brion Gysin)到凱倫‧克林尼克(Karen Kilimnik),外加上尤斯‧費雪(Urs Fischer)、沙拉‧盧卡斯(Sarah Lucas)、蘇‧威廉斯(Sue Williams)、薇雅‧塞爾蔓(Vija Celmins)…等 ,涵蓋各世代的藝術家,不但具高度媒材異質性,也具高度觀念性。


© Sarah Lucas, Car Park, 1997 / vue de l’installation au Museum Ludwig, Cologne, 1997
© Sarah Lucas / Courtesy Sadie Coles HQ, Londres.

反覆性repetition
一進入展場中,在繞過美國藝術家賈許‧史密斯(Josh Smith)以展覽名稱所完成之格式不大,如章印式反覆佈滿半個牆面的影印(photocopy)作品,佔據著另一半個牆面的則是英國藝術家沙拉‧盧卡斯的大型裝置作品《Car Park》。這件作品共由兩個元素所組成:一部門窗遭到打破而碎裂一地的實體轎車、以及貼滿週遭牆面的黑白照片,照片中呈現出毫無人影、冷清空蕩的停車場。最後,位於牆後第一個展覽空間,首當其衝的是由策展人自約500件所組成,由安迪‧沃荷於1964 – 1966年之間所完成之錄像作品《Screen Tests》系列中所選出近20件的單頻影像,一台台擺在地上的電視機中放映著令人熟悉的人物:杜象(Marcel Duchamp)、裘納斯‧馬卡斯(Jonas Mekas)、路‧瑞德(Lou Reed)、妮基‧聖法爾(Niki de Saint Phalle)、蘇珊‧桑塔格(Susan Sonntag)、艾倫‧金斯伯格(Allen Ginsburg)等人。
雖說這三位藝術家分屬不同的世代,創作出發點也均具相當不同的企圖:沃荷對於流行符徵、明星影像與媒體社會的高度興趣與批判早已是眾所皆知的知名美學理論;而隸屬於英國YBA一代的盧卡斯在這件作品中展出的實體轎車則影射著她來自英國郊區的出身背景,呼應該區真實存在的暴力現狀,在其中,年輕世代的怒火與叛逆一表無遺;而年僅三十一歲的美國藝術家賈許‧史密斯其最知名的創作是長年以來所畫的一個主題:他自己的名字,質疑著藝術史中原創性的概念與繪畫的未來。



Andy Warhol, Screen Tests, 1964 – 1966 / © 2007 The Andy Warhol Museum,
Pittsburgh, PA, a museum of Carnegie Institute. All rights reserved.
View of exhibition / photo : ecran voile

氾濫與極簡overflow v.s. minimal
這三件開啟本展的藝術作品不約而同地透露出手法上的類同性,即高度反覆同一意像或主題,直到氾濫的模式。而位於沃荷作品展場旁邊,獨立出來的一個空間則展出由威廉‧布洛斯與布萊恩‧蓋辛共同完成的平面拼貼作品(Collage)。一個個看似文件展出的玻璃相框中凝聚著這兩位大師如遊戲般的創作結晶,令人難以去真正地解讀每個拼貼作品試圖表達的意涵。而自剪貼組成的文字與影像中所呼應的或許是另一位藝術家尤斯‧費雪所展出的裝置作品《費雪夫人》(Madame Fisscher),如工作室般的個人空間佈滿了藝術家雜亂的片段筆記、摘要、媒材研究與實驗,其氾濫(overflow)與無章的脈絡顯露出當代藝術家日常生活中Cup-up式的生活 - 創作型態。
相對於此,已逝美國藝術家保羅‧泰克Paul Thek早期幾何型的雕塑作品,透過黃色透明的有機玻璃,我們可以端視到有如人體內部血管結構的解剖物片段,此一血肉的呈現主要呼應著藝術家當年反越戰的藝術宣言。同樣已逝,可被視為是極簡藝術之父的美國藝術家羅蘭‧布萊登Ronald Bladen,其於六十年代與七十年代初所完成的兩件幾何大型雕塑作品《Three elements》與《Cathedral evening》則可視為是極簡藝術中的最佳表現。而另一澳洲藝術家托巴‧凱杜麗(Toba Khedoori)幾近建築透視圖的大型畫作,簡單的幾何線條素描被一層細緻的白色臘所覆蓋,不但賦予畫作表面具體的質感,並隱喻著另一延續性的無形想像空間。


URS FISCHER, 'Madame Fisscher', 1999/2000
Collection Hauser & Wirth, St Gallen

女性眼光的批判性feminism criticism
就在展出羅蘭‧布萊登的大型雕塑作品之旁,我們可以發現另外兩位美國藝術家卡迪‧諾蘭德與南西‧葛羅斯曼的雕塑作品。以社會學與人類學為出發點,卡迪‧諾蘭德被視為是「再挪用式」(reappropriation)創作策略手法的佼佼者,擅用具高知名度的媒體影像、歷史事件與人物來完成一系列如新聞快報或雜誌封面的絹印作品(serigraphy),呈現在木製或鐵製的看板上,看似要為這些矯飾的訊息留下具體的見證,進而解構媒體符徵的陰謀,以批判美國社會與政治的亂象。同樣也應用具高度象徵性的媒材與符徵:黑色皮革、拉鍊、索繩,南西‧葛羅斯曼一個個相當異常,且具高度物化性(fetishism)的黑色人頭雕像,除了挑戰著觀者的目光與態度,或許也影射著人心深部潛藏的壓抑性與暴力性。
隨之的展場牆面上所呈現的則是一張張美國藝術家蘇‧威廉斯早期完成的黑白素描作品。看似細膩且輕柔的筆觸呈現出的卻是一個個難堪且猥褻的畫面,勾勒一個女子受到性侵害與性暴力的場景與意念,二十幾張的素描串聯成有如一本藝術家私密日記紀錄,以女性主義的觀點質疑著男女之間的社會階級與情愛暴力關係。



Nancy Grossman, Mary, 1971 / Private Collection, Courtesy Michael Rosenfeld Gallery, New York.

對立性opposition
展覽中最後一個獨立的小型展場中則展出兩件作品,分別由美國藝術家凱倫‧克林尼克所完成的裝置作品與拉脫維亞籍美國藝術家薇雅‧塞爾蔓所完成的素描畫作。凱倫‧克林尼克的in situ裝置作品《天鵝湖》具巴洛克式的裝飾特質,整合了天鵝湖舞劇中所有的重要視覺要素:散佈一地的寶麗龍球象徵著湖面、兩件黑白色絲綢芭蕾舞裙象徵舞劇中的黑白天鵝、兩雙芭蕾舞鞋、兩面古典鏡面、一張天鵝形浪漫座椅、以及手繪的山水背景。《天鵝湖》一作除了顯示出藝術家對於寓言、童話高度的興趣之外,事實上,自克林尼克其它的平面畫作中,我們也可發現克林尼克對當代傳媒體追星文化的高度敏銳度,其至今最知名的畫作之一即是希爾頓集團知名繼承人,也是當代時尚熱門人物之一巴黎、希爾頓(Paris Hilton)的肖像畫。
而薇雅‧塞爾蔓的星空素描作品《夜空第十一號》(Night Sky #11)則隸屬於超寫實主義畫派。她的素描主題常常以大自然的景觀為主,而她具高度耐力、毅力與細心用鉛筆所素描出來的海浪、天空、蜘蛛網與星空(這次展出的作品)也呈現出幾近攝影令人驚歎的質感;然如果我們更細心的觀察,畫中細膩的鉛質顆粒更顯現出主題背後更為無限的想像空間,在面對著靜凝安祥的《夜空》,《天鵝湖》最終瀰漫著一股曲終人散後的寂寥與空虛。



Karen Kilimnik, Swan Lake, 1992 / Ringier Collection, Suisse / Switzerland

誰是烏果.榮第隆尼Who’s Ugo Rondinone
美國文學家威廉‧布洛斯與藝術家布萊恩‧蓋辛於七十年代曾經共同出版了一本書,名為《第三意識》,是兩位藝術家自超現實藝術家創作手法中所應用的拼貼Cup-up手法,將獨自剪輯下來的文字與圖片重新拼貼組合,以衍生出新的文本內容與詩意所完成的作品。兩位藝術家並宣稱此成果有如透過另一無形卻存在的它者,即《第三意識》所完成的作品。簡言之,打破慣有的書寫文法與閱讀系統,試圖透過非理性的方式(甚至有時借由藥物的幫助)來創造出文字間與作品中似是而非、虛擬幻真的風格。




Vija Celmins, Night Sky #2, 1991
Oil on canvas, mounted on aluminum

而瑞士藝術家烏果.榮第隆尼借用本書的標題來作為本展的主題,透過挑選不同藝術家的作品,試圖邀請大眾進入策展人的腦中以解讀其中錯綜複雜的串連與脈絡,這不禁令人想起最近一個知名的日本網站:一窺腦內構造《脳内メーカー》註一。該網站要大家忘掉心理學家大師佛洛伊德過於繁瑣又嚴肅的人格分析法,只要一秒鐘,就可以一窺自己腦內的構造。幸好,這樣取巧的美夢是不存在的,最終,烏果.榮第隆尼身為國際當代藝壇中知名的藝術家之一,他的腦中有著什麼樣的意識?我們或許永遠不會知道,甚至連藝術家本身在一場面談中也提到:「…要我如何解釋我的創作理念?我不知道。為什麼我不知道?因為對我而言,所有的作品都跨入虛無的空間…難以理解也難以體認。而我則深陷此一惡性循環的死胡同中:編織一些毫無用處的解釋以描述此一弔詭的虛無性 – 它們即是我藝術創作中詩意的源頭。換句話說:即使我們存在於此,然我們的生命事實上毫無任何意義可言…」註二



Williams S. Burroughs & Brion Gysin, Untitled ("W.R. Hearst, Jr."), c.1965 / © 2006 Museum Associate / LACMA / Collection 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Acquisition grâce aux fonds de la Hiro Yamagata Foundation.

然而在藝術家這番極具虛無主義、並帶一絲惆悵的自述之外,《第三意識》則很有技巧地推出了31位藝術家的作品,其展場的設計不但不會令人感到雜亂無章,並高智慧地清楚點出展覽的旨意:一方面除了向兩位大師威廉‧布洛斯與布萊恩‧蓋辛致敬,推崇他們知名的「拼貼Cup-up」創作手法之外;另一方面也引領大眾一窺策展人的Alter ego,在其中,我們看到的不是策展人烏果.榮第隆尼的腦內構造,但是藝術作品之間永無止境且無限可能的對話與激盪。

註一:http://usokomaker.net/
註二:轉述自藝術家Doug Aitken與烏果.榮第隆尼的面談內容《Entretien avec Ugo Rondinone》

展覽訊息Art-info
《第三意識THE THIRD MIND》展
策展人:烏果.榮第隆尼(Ugo Rondinone)
日期:27 Sep. 2007 – 03 Jan., 2008
地點:巴黎東京宮(Palais de Tokyo)
網址:www.palaisdetoky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