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某種美學與特色尚可應用在其它高度發展的工業建設外觀上,然持續散發熱量、高壓與瓦斯氣的高爐煉鐵廠則完全毫無美感可言。從外觀來看,我們可以很清楚辨視其中不同的構成元素。而以一種解剖學的觀點來看,高爐煉鐵廠就像個被剝掉皮,由內臟、血管、骨肋...所組成的形狀。而於匹茲堡、伯明罕、察勒若爾市、隆威市與杜伊斯堡市中四處可見的高爐煉鐵廠,就像在中世紀古城中四處可見的大教堂。」-語出伯恩與希拉.貝雪(Bernd & Hilla Becher)
Bernd & Hilla Becher
〈Hochofenköpfe(高爐煉鐵廠)〉, 1963-95
黑白銀鹽攝影, 40 x 30 cm each
Kunstsammlung Nordrhein-Westfalen, Düsseldorf 典藏
© Hilla Becher
德國攝影師貝雪夫婦所完成的一系列〈高爐煉鐵廠(Hochofenköpfe)〉的攝影作品主要源自六十年代,以近四十年持續拍攝工業建築物如水塔、煉鐵廠、煉油場、礦井...等所完成的《工業標地拓撲學(Typologie des monuments industriels)》系列。常被比擬於二十年代的人文攝影態度,貝雪夫婦以一種具系統化與嚴謹的構圖,排除畫面上可能干擾影像品質與意涵的細節如人跡與雲彩,記錄下一個個初看毫無特色、極端冷調、單調客觀,至今卻享譽國際的「杜塞爾夫攝影學派(Dusseldorf School)」:「客觀攝影(objectivity photography)」。「客觀攝影」學派與「極簡主義(minimal art)」的風格有著許多相似之處,如在作品主體的選擇與「系列化(serial)」的形式;並呼應隨之興起的「觀念藝術(conceptual art)」,在此類觀念攝影中影像的表象特質被簡化到最低的限度,並排除所有任何人為形式的主觀操作。
Bernd & Hilla Becher
〈Wassertürme(水塔)〉, 1999
黑白銀鹽攝影, 40 x 30 cm each
Kunstsammlung Nordrhein-Westfalen, Düsseldorf 典藏
© Hilla Becher
貝雪夫婦於七十年代於杜塞爾夫藝術學院開辦攝影課程,旗下培養出一系列至今在藝術界與攝影界響譽盛名的新一代攝影師如坎蒂達.荷弗(Candida Höfer)、湯馬斯.魯夫(Thomas Ruff)、湯馬斯.史托斯(Thomas Struth)與安德列斯.科斯基(Andreas Gursky)...等。本次巴黎市立現代美術館與德國杜塞道夫美術館(K20-K21)(Kunstsammlung Nordrhein-Westfalen (K20-K21))所合辦推出的〈客觀攝影(Objectivités)〉則試圖就此基礎出發,勾勒出此一攝影美學近四十年來的歷史沿革與發展。
Candida Höfer
〈Herzogin Anna Amalia Bibliothek,Weimar II(威瑪二世,安娜.亞美利亞女公爵圖書館)〉, 2004
C-Print, 222 x 180 cm
© ADAGP, Paris, 2008
類型學式的攝影深度
在紐約現代美術館所舉辦的〈安德列斯.科斯基〉個展畫冊中,藝術家曾這樣對藝評家彼德.賈拉西(Peter Galassi)說到:「貝雪的教學中有幾個基礎規範...首先學生必需決定主題,最好源自於建築或社會領域;進而確立一種風格,最好是靜態性或直觀性的觀察角度。最後必需要完成一系列大量的影像,並自其中找出一種『類型學式的深度(typological perspective)』。」簡言之,貝雪夫婦的教學影響主要立基在一種嚴謹但絕對、個人化且扎實的創作基礎,最終達到的是一個個個體的風格呈現,並發展出今日享譽國際的攝影美學。
Andreas Gursky
〈Kamiokande〉, 2007
彩色攝影, 228,2 x 367,2 cm
© Adagp, Paris, 2008 : Andreas Gursky / Courtesy : Monika Sprüth / Philomene Magers
湯馬斯.魯夫因此完成一系列毫不做作與花俏、不帶任何情感與主觀訊息、近證照似的大頭肖像作品,在其中,個體所具有的個人特徵看似被壓抑到最低的限度,尚存的只是一個個極簡化下的攝影標本。坎蒂達.荷弗則選擇以公共空間為主角,其無懈可擊的取景角度與分秒不差的曝光過程,有條有理地記錄下一系列目錄式般的知名建築內部與角落;在其中,人的足跡自始自終就像從未存在過一般。同樣也對地理空間感到高度興趣,安德列斯.科斯基的鏡頭下從自然外景到都會市容,從現代商業空間(如股市、超市、名牌店)到工廠內部,在此不像坎蒂達.荷弗一般:其大尺度的攝影作品相對壯麗化一個個建築空間,安德列斯而是以一種主觀取景的手法「寫實」記錄下當今世界的表象與社會脈動。最後,湯馬斯.史托斯早期以一系列黑白街道景觀攝影聞名,其中一個個莫名卻又似曾相識的影像延續了早期傳統記錄攝影的精隨;而其另一以家庭成員或美術館遊客為主的系列作品則突顯出藝術家在題材的選擇上有著相當廣度的彈性。值得一提的是,街道景觀攝影此一主題在90年代中又再度出現在藝術家的系列創作之中,只是這次藝術家用的媒介是彩色攝影,這點讓我們瞭解到對於湯馬斯.史托斯來說:「攝影的主題應該跳脫時空的分野,而每一系列或主題本質上是開放且永無止盡的。」-語出陸傑.德倫塔爾(Ludger Derenthal)
Axel Hütte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II, Paris(法國巴黎國立圖書館)〉, 2001
半透明片輸出, 152 x 294 cm
Courtesy Waddington Galleries, London
© Axel Hütte 2008
同為貝雪夫婦的學生,較為不知名的亞克瑟.鈺特早期的攝影作品主要以大自然景色為主,並彌漫著一股浪漫主義繪畫風格。藝術家在本展中展出的是一系列近期完成,以夜光為主的大型攝影作品,夜色下微弱的光照在此透過半透明片(duratrans)影像輸出膠片散發出攝人的光芒,呼應著藝評家魯道夫.舒密茲(Rudolf Schmitz)謂之為「幻覺式的客觀(objectivité hallucinatoire)」美學概念。
Ursula Schulz-Dornburg
〈Bushaltestelle, Armenien: Erevan-Yegnward(亞美尼亞:Erevan-Yegnward 公車站)〉, 1997
黑白銀鹽攝影, 44,7 x 34,8 cm
藝術家自藏
© Ursula Schulz-Dornburg
攝影背後的社會人文思惟
上述幾位均被視為是以貝雪夫婦為中心,繼他們之後對外發展的第一代客觀攝影藝術家。而與之並列,在本展中得以所見的藝術家還有峨蘇拉.舒茲(Ursula Schulz-Dornburg)、克勞斯.梅提格(Klaus Mettig)、畢特.史托利(Beat Streuli)...等。峨蘇拉.舒茲雖從未受教於貝雪夫婦,然其作品中所散發出的記錄性特質,如藝術家拍攝的威尼斯聖馬克廣場布簾系列,或簡陋卻不失趣味造形的亞美尼亞公車站;藝術家在此透過攝影的手法隱述著表象背後可能得以發展的故事與過去。
Klaus Mettig
〈Ohne Titel 2005 (Delhi # 08/05 – 34/04)(無題 2005)〉, 2005
彩色攝影,鐵框, 125 x 375 cm
藝術家自藏
© ADAGP, Paris, 2008
而同樣透過旅遊方式來補捉世界的角落,克勞斯.梅提格於本展中展出的三張全景式彩色攝影則因其主題、色彩與尺寸而強烈地具有寫實的特質以及批判的面向:「從尼泊爾到新德里、從上海到杜拜...其中的歷史政治、社會文化與經濟的背景過於異質化而難以令人一目瞭然...然在專心注目之後,從新興大樓與街上游民之間的相對落差下...,我們隱然意會到資本主義視經濟發展同等於生活水平的提高,此一假象背後所試圖掩蓋的謊言。」-語出英格利.侯澤(Ingrid Hölzl)
最後,以雙銀幕交錯投影數位裝置呈現都會過客之特寫影像的瑞士攝影師畢特.史托利則看似捕捉到現代人最真的一面:無意識到照相機的存在,一個個路人時而望向遠方、時而專注著某一事物、時而浸溺在內心世界之中,他們的面孔在毫無警覺的態度下道出了個體在片刻下最真實的再現。
Katharina Sieverding
〈Encode VII(七號編碼)〉, 2006
黑白攝影,鐵框, 125 x 190 cm
Sammlung Ciesielski, Vallendar 典藏
© ADAGP, Paris, 2008
剪貼、操作與數位技術
本展基本上深具歷史研究意義,以貝雪夫婦與「客觀攝影」為中心,透過不同的觀點與對照為四十年來的(德國)攝影發展畫出一明確的框架與沿革。而另一批展品主要以「杜塞爾夫學院」教師為主軸,對「客觀攝影」的發展有著間接的關係,它們分別是以攝影繪畫聞名世界的李希特(Gerhard Richter)的早期攝影集,波克(Sigmar Polke)的上彩攝影作品與費德曼(Hans-Peter Feldmann)的大尺寸影印影像作品。他們剪貼與操弄影像的技術正好呼應著展覽後段幾位攝影師近期的創作模式:如卡塔玲娜.席薇汀(Katharina Sieverding)與湯馬斯.魯夫的數位作品,前者將不同的影像透過電腦剪貼的方式交錯在一起,創造出多元的景深與視點;後者則將從網路上找到的影像放大數十倍,直到像素(pixel)清晰可見。
Thomas Ruff
〈jpeg msh01〉, 2004
彩色攝影, 276 x 188 cm
藝術家自藏
© ADAGP, Paris, 2008
以此為註腳,「客觀攝影」在四十年後的今天毫無疑問是攝影史與藝術史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它結合觀念藝術的概念以跳脫攝影記錄本質的框架,進而成就今日所謂的「造形攝影(photographie plasticienne)」美學形式,真正成為當代創作媒材的主流之一。
延伸閱讀:
複數性的客觀攝影(Objectivités)-「杜塞爾夫攝影學派」(La photographie à Düsseldorf)
展場:4 october 2008 - 4 jaunary 2009
展期:巴黎市立現代美術館(Musée d’art moderne de la ville de Paris)
網址:www.mam.paris.fr